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鼻翼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便利选取2019年7—12月及2020年7—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的手术时间≥4 h且手术分级为Ⅲ或Ⅳ级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2019年7—12月96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7—12月9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手术结束时、拔除气管插管后24、48、72 h 2组患者鼻翼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并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6例患者鼻翼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6.25%(6/96),观察组患者均未发生压力性损伤,观察组患者鼻翼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26.88±1.94)分,高于对照组的(24.71±3.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预防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鼻翼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手术体位是指术中患者的位式,其正确摆放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需要在保证患者安全舒适、不损伤其神经和血管的基础上充分暴露术野,方便手术医生的操作〔1〕。放射性颌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jaw,ORNJ)是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2〕,最常见的晚期损伤是颈部纤维化,患者颈部僵硬如同石板一般且运动受限,该现象称之为"冰冻颈"〔3〕。寰椎转移癌是指从其他系统或部位生长的原发癌,通过循环系统转移到寰椎〔4〕,可导致颈椎活动受限,影响头颅旋转运动〔5〕,还会压迫延髓导致高位颈脊髓损害,甚至呼吸肌瘫痪而危及生命〔6,7〕。此类患者的手术体位护理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该院2021年9月收治1例患者,舌癌术后多次放疗致右下颌骨坏死,右下颌巨大瘘口伴流脓及骨面暴露合并"冰冻颈",同时,该患者因寰椎转移癌导致颈椎活动受限,头偏向右侧,不能左右转头,仅靠转身代偿。现患者须行右下颌骨坏死切除同期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封闭下颌瘘口,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为了暴露术野,需要摆放的手术体位为侧头仰卧位,头偏向左侧,但由于患者体征的特殊性,决定了该手术体位的困难性和代表性,患者头部不能旋转和屈伸,颈部僵硬,若强行扭转容易引起颈椎骨折或寰椎肿瘤压迫颈脊髓造成高位截瘫,危及生命。为了防范手术过程中的体位风险和充分暴露手术视野,该科针对此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体位护理方案,为颈部活动受限患者行口腔颌面部手术体位摆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