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飞
-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运城学院政法系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试论我国仲裁简易程序之建构被引量:5
- 2006年
- 虽然我国各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规定了简易程序,但现行《仲裁法》并未明文规定简易程序,同时,由于理论界对仲裁简易程序缺乏研究,导致在仲裁实践中对简易程序的运用缺乏理论支持和指导,进而即便在仲裁实践中有简易程序理性的闪光,但在脱离实践的仲裁简易程序理论界也显得非常苍白。通过大量实际考查,建议在立法上构建我国仲裁简易程序。
- 唐太飞
- 关键词:仲裁
- 浅析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被引量:2
- 2007年
- 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各国公司立法都对之都予以高度重视,并作出了明确、严格的规定。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公司注册资本制度,认为我国现行《公司法》所采用的法定注册资本制还有待商榷。
- 唐太飞
- 关键词:注册资本法定资本制
- 仲裁调解功能之探析被引量:8
- 2003年
- 调解是解决纠纷的方式之一 ,它以儒家思想的“和为贵”、“中庸”、“息诉”等理念为哲学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成功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仲裁调解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愈发显得重要 ,因此 ,本文从功能方面对仲裁调解加以分析、探讨。
- 林义全唐太飞
- 关键词:仲裁调解儒家思想诉讼调解《仲裁法》
- 当事人诉讼行为瑕疵的优化救济
- 2018年
- "程序正当"是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之一,倘若当事人不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实施诉讼行为,势必产生瑕疵的民事诉讼行为,影响案件审理,甚至影响裁判的公平、公正与司法效率。虽然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瑕疵诉讼行为的救济做出了一些规定,但略显粗放,且不完善,仍然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在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比例原则、程序自治原则和程序安定原则等原则的前提下,优化当事人诉讼行为瑕疵的救济途径,明确当事人意思不真实诉讼行为瑕疵的救济方式,确立当事人瑕疵诉讼行为异议机制,构建当事人诉讼行为瑕疵救济法律体系,对我国民事诉讼领域的正当性、安定性、公正性和效率性具有重要的司法理论和实践意义。
- 唐太飞
- 仲裁简易程序之内涵及适用条件探析
- 2007年
- 在分析仲裁简易程序时代内涵的基础上,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方面对仲裁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探讨,建议规范我国仲裁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实现仲裁简易程序的和谐价值取向。
- 唐太飞
- 关键词:仲裁仲裁规则
- 我国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现状及改进——基于2009年某地方院校239名被录取者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通过对2009年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某地方院校239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在我国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上存在着考研动机、硕士专业选择、学习方式、科研素养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可以从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转变招生方式、关注本科生科研素养以及加强招生单位和地方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来确保我国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不断提升,促进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
- 党亭军万德敬唐太飞
-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地方院校
- 民间调解文化透视被引量:1
- 2010年
- 民间调解的产生与发展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与乡土基础,体现了我国传统乡土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向度,其蕴含的"和"文化理念折射出儒家、道家对"无讼"的最高追求。而其"俗语"化的选择更是成为我国法律文化的生态源泉。
- 唐太飞董超格
- 关键词:民间调解法律文化乡土社会和为贵
- 民事诉讼公告送达之透视——以《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为视角被引量:1
- 2018年
- 公告送达是民事送达制度中最为特殊的一种送达方式,于其他送达方式具有弥补性、救济性和实现送达任务之保障性,于法院、双方当事人具有程序正当性和实体公正性。现行《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对其规定略显粗糙与操作性缺失,且刚柔适用模糊。故在《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视角下透析民事诉讼公告送达,探索刚柔兼济的适用条件,构建立体的公告送达机制,提升公告送达的司法影响力,既是法院的愿景,更是维护当事人程序正义、实体公正与法律威严的迫切需要。
- 唐太飞
- 关键词:公告送达《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 试析仲裁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被引量:1
- 2007年
- 虽然我国各仲裁委员会在实践中大量适用仲裁简易程序,但我国法学理论界却很少对其时代内涵进行界定,对其适用条件也缺乏探讨,因而制约了仲裁简易程序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在分析仲裁简易程序时代内涵的基础上,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方面对仲裁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探讨,建议规范我国仲裁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实现仲裁简易程序的和谐价值取向。
- 唐太飞
- 关键词:仲裁仲裁规则
- 立案登记制下违法滥诉治理的创新路径
- 2018年
- 随着立案登记制的实施,立案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在立案过程中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违法滥诉行为仍旧不同程度的存在,其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公正的公信度。因此,构建违法滥诉制裁机制、建立违法滥诉防范机制已经成为立案受理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对此需要创新思路、综合施治,以实现对其的有效解决。
- 唐太飞
- 关键词:司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