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迎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疗法
  • 2篇放射疗法
  • 1篇星形
  • 1篇星形细胞
  • 1篇星形细胞瘤
  • 1篇治疗恶性肿瘤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扩增
  • 1篇帕米膦酸
  • 1篇帕米膦酸二钠
  • 1篇脐血干细胞
  • 1篇人骨髓
  • 1篇人骨髓间充质...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细胞瘤
  • 1篇细胞培养
  • 1篇流式细胞

机构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江北人民...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周迎峰
  • 1篇陆化
  • 1篇费小明
  • 1篇沈文怡
  • 1篇周小玉
  • 1篇唐宇鸿
  • 1篇吴雨洁
  • 1篇肖卫群
  • 1篇汪承亚
  • 1篇张雪梅

传媒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帕米膦酸二钠合并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观察帕米膦酸二钠合并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并对其联合机制进行了探讨。方法 对5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在放疗中应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并设对照组(单用放疗)。结果 在54例患者中,止痛有效率98%,疼痛缓解时间缩短,对骨转移控制效果高于对照组。毒副反应轻微。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合并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有良好的效果。
周迎峰肖卫群张雪梅马戈余荣
关键词:帕米膦酸二钠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疗法
益气养阴清肺汤对放射性肺损伤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养阴清肺汤对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三维适形放疗V30>20%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放射治疗(放疗),治疗组在放疗开始起至放疗结束后8周,每日给予中药益气养阴清肺汤服用。2组放疗前和结束时分别测定血浆TNF-α含量;放疗第15天开始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胸部CT。结果放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浆TNF-α分别为(1.91±0.48)、(1.93±0.51)ng/m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浆TNF-α水平降低〔(2.38±0.78)ng/ml vs(5.00±1.03)ng/ml,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分别为5例(16.67%)和12例(40.00%),肺损伤持续时间分别为(16.18±5.20)d和(25.93±5.4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清肺汤能抑制放疗后血浆TNF-α的过度表达,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用于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
周迎峰
关键词:肺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
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脑星形细胞瘤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评价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对脑星形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92例脑星形细胞瘤不全切除的放疗患者分为4个组,常规放射治疗剂量每次1.8Gy~2.0Gy,每周5次,总剂量55~70Gy。超分割放射治疗剂量每次1.1Gy~1.2Gy,每天2次,间隔6小时,每周5次,总剂量60~70Gy。结果 92例随访5年,Ⅰ~Ⅱ级1,3,5年局控率超分割组优于常规组,Ⅰ~Ⅱ级1,3,5年局控率高于Ⅲ~Ⅳ级局控率。结论 加速超分割放疗方式可明显提高Ⅰ~Ⅱ级星形细胞瘤的局控率。但对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效果不够明显。同时肿瘤病理类型是影响脑星型细胞瘤预后的重要因素,超分割放疗效果亦与病理类型关系密切。
周迎峰
关键词:放射疗法超分割放射治疗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支持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探讨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为基质的无血清培养方法,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cord blood stem cells,CBSC),研究BM-MSC支持造血的功能,以能最终用于临床。方法:用含血小板生成素(TPO)、干细胞因子(SCF)、flt3/flk2配体(FL)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无血清培养液,比较有或无MSC条件下,体外扩增脐血CD34+细胞两周后检测总细胞TC、CD34+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和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增加倍数。结果:在TPO、FL、SCF和G-CSF的作用下,经两周体外扩增后有MSC组的TC、CD34+细胞、CFU-GM、CFU-C和LTC-IC数较起始分别增加了427、39、125、104和16倍。单纯用上述4种细胞因子的无MSC组,TC、CD34+细胞、CFU-GM、CFU-C数分别增加了62、11、25、24倍,但LTC-IC只有扩增前的0.8倍。结论:以人BM-MSC为基质的无血清体外培养体系可以更有效扩增CBSC,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费小明陆化吴雨洁周迎峰周小玉唐宇鸿沈文怡汪承亚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细胞培养流式细胞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