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平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北京奥运的金牌期待分析
- 2007年
- 本文从"夺取奖牌"、"关注奥运"和"奥林匹克精神"三个方面探讨了北京市民的奥运金牌期待。年龄、学历、收入、职业和户籍等五个因素对不同人群的奥运金牌期待有显著影响。最后,作者从爱国主义、生活场域及人际沟通等三个方面对不同群体的奥运金牌期待特点作出了解释。
- 周秀平
- 关键词:北京市民奥林匹克精神
- 安全奥运——构建和谐社会的契机
- 2008年
- "安全"是确保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的秩序保障,而秩序中的人心秩序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北京市民有很高的安全奥运期待,高度信任政府;认为医院、竞赛场馆和机场是最安全的公共场所。安全奥运期待与人们的年龄呈正相关,与学历和收入呈倒U型相关。基于北京市民的安全奥运期待特点,认为,应该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强化公共场所的规范管理与信息沟通,重视中间阶层的社会稳定作用。
- 周秀平曾盼盼丁建略
- 关键词:北京市民奥运
- 公共行为视角下的中国人文明素养
- 本文认为公共行为的文明水平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素养。通过一项实证调查研究,研究者发现中国人公共行为的特点表现为知行偏离,公共权威的'缺场'指导与社会志愿者们的'在场'示范有助于引导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文明行为。最后,作者分析...
- 周秀平
- 关键词:公共行为中国人
- 文献传递
- 奥运的社会参与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认为市民的广泛参与是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坚实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与资料的梳理,作者发现:北京市民眼里的奥运会是一场"欢乐的盛会";赛场与家是他们观看奥运赛事的首选场所;市民在奥运参与方式上表现出了以传者为主导、非正式性与消遣性的特点。最后,作者建议以奥运的社会参与为契机培养中国公民的公共参与精神。
- 周秀平
- 关键词:奥运社会参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