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少林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永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置管
  • 2篇突出症
  • 2篇前间隙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颈椎
  • 2篇颈椎间盘
  • 2篇颈椎间盘突出
  • 2篇颈椎间盘突出...
  • 2篇穿刺
  • 2篇穿刺置管
  • 1篇等容性血液稀...
  • 1篇丁丙诺啡
  • 1篇断指
  • 1篇断指再植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稀释

机构

  • 5篇永州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吴少林
  • 3篇唐小林
  • 3篇潘富林
  • 3篇邓艳玲
  • 2篇史兆良
  • 1篇李世胜
  • 1篇莫文娟
  • 1篇冯涛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七氟醚闭环靶控麻醉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由于控制变量采样频率和药物输注速度调节迅速,闭环控制麻醉更易维持麻醉深度和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从而提高麻醉质量。本研究使用吸入麻醉控制程序,对结肠部分切除患者进行七氟醚(Sevoflurane)闭环靶控麻醉,观察麻醉控制效果并与传统手动控制麻醉相比较。
吴少林
碳酸利多卡因复合丁丙诺啡用于断指再植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丁丙诺啡对碳酸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断指再植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便携式超声定位仪,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96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8),观察组为碳酸利多卡因(6mg·kg-1)加丁丙诺啡0.15mg;对照组为碳酸利多卡因(6mg·kg-1)加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变化和围术期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麻醉起效和痛觉消失时间、维持时间,评价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和痛觉消失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麻醉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丙诺啡能够增强碳酸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采用。
吴少林
关键词:碳酸利多卡因丁丙诺啡臂丛神经阻滞断指再植
高氧液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手术患者颈内静脉血氧分压的影响及应用被引量:27
2004年
目的 通过高氧液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患者的颈内静脉血氧分压的观察 ,探讨高氧液等容性血液稀释液用于失血量较大的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髋关节和肝右叶切除术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两组均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照组输入复方乳酸钠和羟乙基淀粉 ;治疗组输入高氧液和羟乙基淀粉。两组同步记录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 vO2 )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 vO2 )、HR、MAP、CVP、肺毛细血管楔入压 (PCWP)。结果 治疗组P vO2 、S vO2 均较对照组高 (P <0 0 5 )。结论 高氧液用于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的患者 ,可提高P vO2 、S vO2 以保证组织氧供需平衡 ,是安全可行的。
唐小林李世胜冯涛邓艳玲吴少林潘富林莫文娟
关键词:高氧液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手术治疗安全性可行性
高位硬膜外穿刺置管至前间隙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研究
唐小林史兆良邓艳玲王斯旗潘富林吴少林黄社玉吕志平
该项目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研究。高位硬膜外穿腔刺置管从后间隙绕过脊髓达前间隙,并从导管中推注胶原酶等药物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一种新方法。颈段脊硬膜外穿刺置管至前间隙;介入诊断(或定位)其药物...
关键词:
关键词:高位硬膜外前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
硬膜外穿刺置管至前间隙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0例报告被引量:2
2006年
为观察胶原酶注射在前间隙和后间隙的治疗效果,评价高位硬膜外穿刺置管至前间隙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选择60例适应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Ⅰ组n=30例),对照组(Ⅱ组n=30例),在CT或CP机引导下操作。结果表明高位硬膜外穿刺置管至前间隙微创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唐小林史兆良邓艳玲吴少林潘富林王斯旗
关键词:穿刺术胶原酶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