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
- 作品数:38 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脏病患者非酯化脂肪酸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吴亚郄会卿魏宏莲姜玲玲张连珊
- 关键词:肾脏病
- 莪术消癥丸的工艺创新和临床观察
- 郗超张茂新聂垣东肖汇颖吴亚
- 莪术消癥丸是历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处方。在原有配方基础上,该研究制备成莪术消癥水蜜丸,新工艺不但提高了莪术消癥丸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消耗,改善了生产环境,而且质量指标全部或超过原定的质量标准,达到国家...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中药制剂
- 家庭传播对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研究表明H.pylori感染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因此H.pylori感染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传播势必会影响H.pylori感染根除效果。我们通过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到我院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H.pylori感染者进行H.pylori感染途径的宣传教育,并动员与其一起生活和进餐的家庭成员进行H.pylori检测和根除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H.pylori根除率有了明显提高,报告如下。
- 黄梅淑李俊柳吴亚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家庭传播
- 加味玉屏风散及单味中药对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及单味中药对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旨在寻求中药在抗真菌方面的优势作用。方法用琼脂稀释法观察加味玉屏风散各组和单味中药黄连、茵陈、炙黄芪对104株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玉屏风散+黄连、玉屏风散+黄连+茵陈、黄连的抑菌效果较好,50%最低抑菌浓度(MIC50)分别为6.25、25.00、1.56 g·L-1,且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对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抑菌效果较差。玉屏风散和炙黄芪仅对热带假丝酵母菌有一定抑菌效果,未发现茵陈对假丝酵母菌有抑菌作用。结论黄连及含黄连的加味玉屏风散对各种假丝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耐药率较高的非白假丝酵母菌有较强的抑菌功效。这点对临床研究更有价值。
- 吴亚范世英魏宏莲曹爽
- 关键词:加味玉屏风散炙黄芪假丝酵母菌琼脂稀释法
- 5049份尿液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7-2018年中段尿标本进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梅里埃ATB Express半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5049份尿标本中共分离出1439株细菌和假丝酵母菌,分离率为28.50%。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25%,假丝酵母菌占20.71%,革兰阳性球菌占19.04%。分离前3位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45.45%)、屎肠球菌(12.51%)、白假丝酵母菌(9.52%)。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一~三代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除外)、庆大霉素、喹诺酮类药物、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抗菌药物较敏感,耐药率<2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高,粪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敏感性高于屎肠球菌。假丝酵母菌检出率较高,热带假丝酵母菌耐药性较其它假丝酵母菌高。结论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耐药菌株和真菌二次感染逐渐增多,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 吴亚赵红丽
- 关键词:尿路感染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假丝酵母菌耐药性
- 肝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杜士卜胡淑珍吴亚
-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血液流变学
- 过敏性紫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凉血消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探讨IL-12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2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在治疗前、2个疗程后分别静脉取血,用ELASA法检测治疗前后的IL-12水平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95.3%,西医对照组有效率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复发率3.1%,西医对照组复发率16.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治疗前IL-12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降低(P<0.05)。中西结合治疗组治疗后和治疗前IL-1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组治疗后和治疗前IL-1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组治疗后IL-1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西结合治疗组治疗后IL-1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既减轻了单纯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又从根本上解决了过敏性紫癜的复发问题;且IL-12参与HSP的发生与发展,凉血消斑汤治疗HSP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上调患者IL-12水平有关。
- 郄会卿王淑惠吴亚李永清
- 关键词:凉血消斑汤过敏性紫癜IL-12
- 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吴亚郄会卿柴娟
- 关键词:脂肪酸结合蛋白细胞型血清糖脂代谢紊乱
- 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刘东梅吴亚许萌
- 关键词:葡萄球菌红霉素克林霉素抗药性药物敏感性试验
- 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临床研究
- 2010年
- 吴亚吕书娟冯云霞魏宏莲
- 关键词: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游离脂肪酸糖尿病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