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其玲
-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角度多举措防控管理在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全身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多角度多举措防控管理在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全身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急性白血病化疗常规模式干预,试验组接受多角度多举措感染防控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感染发生率、感染防控专项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的化疗期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感染防控专项护理满意度各项内容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角度多举措防控管理对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期患者开展全身感染预防护理,可降低该类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具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深受患者好评。
- 夏霞卢其玲万孟超王爱萍
- 关键词: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全身感染
-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原因与防护措施被引量:2
- 2012年
-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新发现的主要经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至今为止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走向死亡。
- 卢其玲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 浅谈护士与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
- 目的探讨护士对艾滋病自身防护的措施,提高护士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防止护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2年3月我科所发生的10人次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原因和过程进行调查分析,采取问卷方式对...
- 卢其玲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 文献传递
- 药物渗出致右前肢破溃1例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药物渗出致皮肤破溃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江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2月8日收治的1例因药物渗出致右前肢破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患者经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后,右前臂创面基本愈合,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出现药物渗出患者,仔细评估患者肢体局部情况,尽快去除导致药物渗出的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良好效果;同时,临床护士也应依据引起静脉输液药物渗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减少药物渗出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静脉输液的质量。
- 卢其玲
- 关键词:药物渗出皮肤破溃护理
- 注射用黄芪多糖辅助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辅助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0例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托泊苷^(+)顺铂(E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EP方案化疗联合注射用黄芪多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血液学指标[白细胞计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为88.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NSE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EA、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辅助治疗SCLC,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赖红琳陈小永周洪卢其玲欧阳国泉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注射用黄芪多糖依托泊苷顺铂
- 基于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应用Gordon"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运用现场发放填写方式对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份21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平均得分2.01±0.35分,总体护理需求为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得分最高的是睡眠-休息型态,得分最低的是活动-运动型态。家庭经济状况、自感健康状况是患者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特征及疾病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措施。积极评估和发现患者的需要,及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 黄秀萍徐雯王霞珠卢其玲
- 关键词: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影响因素
- 健康教育在多导睡眠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多导睡眠监测(PS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进行PSG患者按护理模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知晓度、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疾病知识知晓度、舒适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PSG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减轻其生理、心理的不适,增加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卢其玲
- 关键词:健康教育多导睡眠监测护理
- PET-CT联合HRCT扫描对不同大小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PET-CT联合HRCT扫描对不同大小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良恶性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行HRCT扫描及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扫描发现的SPN患者82例。根据结节大小分为A型SPN(结节直径<1cm,15例),B型SPN(结节直径1cm≤直径<2cm,34例),C型SPN(结节直径2cm≤直径<3cm,33例);CT室判断:良性结节组27例,恶性结节组55例;PET/CT判断:良性结节组37例,恶性结节组45例;PET/CT联合HRCT判断:良性结节组39例,恶性结节组43例。根据呼吸内科、胸外科、肿瘤科医生的多学科讨论及病人自己的意愿进行:外科手术36例,经皮肺穿刺15例,内科治疗(抗感染、抗结核等)20例,动态随访组11例。结果经病理及随访证实36个为恶性结节,46个为良性结节。HRCT、PET/CT及PET/CT联合HRCT诊断A型SPN的准确率分别为66.7%,73.3%,86.7%;诊断B型SPN的准确率分别为58.8%,82.3%,85.3%;诊断C型SPN的准确率分别为69.7%,81.8%,90.9%。结论 PET/CT联合HRCT可以提高对不同大小SPN诊断的准确率。
- 郭玲玲卢其玲邵明岩王川红
- 关键词:HRCT高分辨CT孤立性肺结节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住院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 2014年
-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运用现场发放填写方式对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份210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为53.11±6.97分,其中生活护理满意度得分较低。经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自感健康状况是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应根据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不同特征及护理需求特点来开展多方面结合的护理措施。
- 黄秀萍王霞珠卢其玲
-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影响因素
- 重症肺部感染1例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6年
-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在临床急危重症人群中的比例相对较高,导致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常以混合细菌、高致病性细菌及耐药细菌为主,患者病情复杂多变,进展较为迅速,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不规范,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江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7月6日收治1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与针对性的精心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笔者对其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 卢其玲
- 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护理急危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