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士英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血压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妊娠
  • 1篇妊娠高血压
  • 1篇妊娠高血压综...
  • 1篇社会支持
  • 1篇神经病变
  • 1篇输液
  • 1篇输液瓶
  • 1篇输液器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周围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南士英
  • 2篇许丽
  • 1篇尹哲
  • 1篇张敏
  • 1篇宋慧玲
  • 1篇王迎雪
  • 1篇倪一虹
  • 1篇孙福敦
  • 1篇李涛
  • 1篇孙俊华
  • 1篇李艳
  • 1篇吴新春
  • 1篇屠振华
  • 1篇郭成山
  • 1篇陈诗鸿
  • 1篇孙兆红
  • 1篇窦爱霞
  • 1篇李萌
  • 1篇张丽
  • 1篇许丽

传媒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输液器防脱落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器防脱落装置,包括瓶口固定夹,所述瓶口固定夹的下方设置有输液器固定装置,所述输液器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瓶口固定夹连接的竖向固定柱,所述竖向固定柱上横向设置有防脱片,所述防脱片...
李艳南士英李涛许丽国鸣马艳丽张永菊
刺五加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3年
为观察刺五加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用该法对 3 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治疗组 )进行治疗 ,并与 2 9例经常规糖尿病治疗者 (对照组 )进行对比。结果显示 ,治疗组各临床症状好转率 ,特别是肢体疼痛、足背动脉波动减弱、肢体皮肤色泽变浅及体位性低血压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运动末端潜伏期 (MLP)较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提示刺五加离子导入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改善神经髓鞘功能 。
宋慧玲陈诗鸿张丽倪一虹孙福敦南士英张丽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刺五加离子导入疗效
1例乙型肝炎合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度贫血病人的护理被引量:1
2013年
2012年10月我院收治1例乙型肝炎合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度贫血孕妇,由于治疗、护理措施得当,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许丽南士英孙兆红刘春霞
关键词:乙型肝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护理
肝硬化住院患者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9
2020年
目的描述肝硬化住院患者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从心理社会因素方面探究患者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肝病科符合标准的肝硬化住院患者和家属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成人量表和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分别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疾病不确定感的横断面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明确2个群体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果肝硬化住院患者和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得分分别为(84.82±12.92)分、(92.49±12.66)分。不可预测是影响患者和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重要因素。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受自身感知的社会支持(β=-0.181,P=0.019)和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β=0.378,P<0.001)。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受自身感知的社会支持(β=-0.202,P=0.013)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β=0.336,P<0.001)。结论肝硬化住院患者及家属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两者体验到的疾病不确定感可以互相影响,医护人员应同时关注2个群体的疾病不确定感,以便及早进行综合干预。
许丽李萌南士英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
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或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求难治或复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高效、低毒、经济实用的治疗手段。方法:49例ITP患者采用泼尼松治疗难治或复发的ITP患者分为3组治疗:泼尼松组11例:甲基泼尼松龙1g/d,静脉滴注,共3~5d,然后泼尼松1mg·kg^-1·d^-1,口服;其他随机分为2组,即:长春新碱组19例:泼尼松1mg·kg^-1·d^-1,口服,长春新碱1mg静脉滴注,每周1次;甲氨蝶呤组19例:泼尼松1mg·kg^-1·d^-1,口服,甲氨蝶呤10mg静脉滴注(或口服),每周1次。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总体疗效、血象、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治疗完全反应率依次为27%、67%和79%,总反应率分别为55%、84%和89%,而长期反应率分别为18%、42%和52%。后2组完全反应率、总反应率及长期反应率均显著高于泼尼松组(P均〈0.01),并且甲氨蝶呤组较长春新碱组亦有更高的趋势。PA—IgG变化:各组治疗前后PA—IgG均下降(P〈0.01);长春新碱、甲氨蝶呤治疗后均比泼尼松组治疗后分别下降更显著(均P〈0.01);甲氨蝶呤治疗后比长春新碱治疗后水平更低(P〈0.05)。长春新碱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是神经末梢损害,占45.5%,而甲氨蝶呤治疗组仅有8.7%出现了口腔黏膜溃疡。结论:加用甲氨蝶呤或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或复发性ITP均可提高疗效,甲氨蝶呤有效率更高、激素减量快、远期效果好、安全性高。
郭成山南士英孙俊华吴新春张敏窦爱霞王迎雪尹哲屠振华
关键词:紫癜难治或复发性甲氨蝶呤长春新碱泼尼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