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军
- 作品数:22 被引量:28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从盆底筛查来提高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识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行盆底筛查提高妇女对自身盆底功能的了解,为妇女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健康查体中行盆底筛查检查的2 216例已育妇女检查结果,以提高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识。结果:在2 216例已育妇女中,共检出阴道前壁、后壁膨出789例和428例,各占35.6%和19.3%;子宫脱垂364例,占16.4%;子宫脱垂同时并发阴道前、后壁膨出296例,占13.4%;合并压力性尿失禁783例,占35.3%。结论:已婚已育妇女是盆底疾病的高危人群,盆底筛查可提高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检出,加强妇女保健意识,提高其终生的生活质量水平。
- 刘海静刘迎军宁艳春
- 关键词:已育妇女盆底功能障碍
- 健康教育及孕中、晚期盆底肌肉锻炼防治孕期、产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及孕中、晚期盆底肌肉锻炼干预对孕期、产后尿失禁的影响,为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200例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各50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在孕中期开始健康教育及盆底肌肉锻炼,实验组2在孕晚期开始健康教育及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不干预。比较三组孕妇在孕期、产后发生尿失禁的情况。结果:实验组2发生孕期尿失禁的情况高于实验组1(P<0.01);对照组发生产后尿失禁的高于两个实验组(P<0.01),实验组1与实验组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科学规范的盆底肌肉锻炼能减少孕妇孕期、产后尿失禁的发病率,而且孕中期开始锻炼较孕晚期开始锻炼的效果更加明显。
- 刘海静刘迎军张桂欣王慧丽
- 关键词:健康教育盆底肌肉锻炼尿失禁
- 唐山地区影响孕产妇死亡率及其下降趋势相关因素的研究
- 韩淑芬李宗瑞龚华虹蒋维刘迎军
- 该项目通过对唐山地区孕产妇死亡的逐年监测、质量控制、趋势分析和专家评审,准确掌握唐山地区孕产妇死亡情况的动态变化及死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加强了唐山地区的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建设,更...
- 关键词:
- 关键词:妇幼保健
- 家属参与孕产妇围生保健临床效果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围生保健的意义。方法家属主动参与围生保健的190例为观察组,无家属参与围生保健186例为对照组,将二组孕妇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孕妇心理焦虑、抑郁状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孕妇体重指数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属主动参与围生保健有助于提高产科质量,促进自然分娩。
- 邱忠君付建英刘迎军唐惠艳
- 关键词:孕产妇围生保健家属参与
- 孕期保健操对妇女孕期、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在孕中、晚期行孕期保健操训练对孕期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8月在该院产科门诊行孕检并于产后6~8周复查的26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其中进行孕期保健操训练的156例作为观察组,另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两组产妇孕期体重增长、产程时间、助产等与妊娠及分娩有关的产科因素对孕期、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并使用盆底肌力检测法检测两组孕产妇的盆底肌强度,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张力强度大于对照组,产程时间、助产、巨大儿等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孕期保健操对于控制孕妇及胎儿体重、增加孕妇盆底肌肉的强度、耐力和支持力均有重要影响。
- 刘海静孙贵平刘迎军付建英王丽华
- 关键词:孕期保健操盆底功能障碍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的盆底肌收缩肌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的盆底肌收缩肌变化及其影响相关性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产后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2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其中产后盆腔器官脱垂者50例为观察A组,产后尿失禁者70例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120例经产后复查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盆底肌收缩肌变化及其影响相关因素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后肌电图显示持续与快速收缩值(16.45±8.38)μv与(16.22±11.10)μv均比对照组(21.85±11.64)μv与(37.50±20.91)μv低,且观察A组持续收缩值均比观察B组与对照组低,观察B组快速收缩值均比观察A组与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腹压增高史所占比例、阴道分娩概率、新生儿体重与分娩前体质量指数均比对照组高(P<0.05);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相关因素包括腹压增高史、新生儿体重、分娩前体质量指数与阴道分娩概率等。结论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对其盆底肌收缩肌产生一定变化,产妇持续与快速收缩值降低,且腹压增高史、新生儿体重、分娩前体质量指数与阴道分娩概率为导致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相关因素。临床需强化产前干预,且选择合理分娩方式,促进产妇预后改善。
- 韩炜蒋维刘迎军陈宝丽
-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因素
- 分娩球纠正胎儿臀先露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纠正臀位,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择2000年3月~2011年3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妊娠30~38周、年龄21~35岁、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33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分娩球操,对照组采取胸膝卧位。结果:至动产时观察组头位154例,臀位14例,臀位纠正率91.67%;对照组头位114例,臀位54例,臀位纠正率6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30~38周做分娩球操可明显减少臀先露,降低剖宫产发生率。
- 付建英刘迎军
- 关键词:胸膝卧位臀先露
- 分娩球操在分娩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9
- 2012年
- 目前孕期保健仅注重常规的产前检查,而忽视了调动孕妇本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孕妇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孕期的保健中来,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孕产妇健康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依据人体肌群的分布和女性骨盆的生理特点,编排了一套分娩球操,有目的地锻炼孕妇在分娩时产生肌力的肌群和骨盆韧带,在消耗多余的热量,防止脂肪蓄积,控制胎儿和母体的体质量,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付建英邱忠君唐慧艳刘丽俊刘迎军
- 关键词:分娩产程产后出血
- 运动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 刘迎军付建英刘海静唐惠艳曹淑新
- 研究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1月-6月间在该院围产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11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40例孕妇接受孕妇体操治疗及孕期的糖尿病营养治疗。40例孕妇接受单纯的糖尿病营养...
- 关键词: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运动疗法营养治疗
-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研究被引量:59
- 2017年
-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1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DF-Q)分度情况评价手术效果,调查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评定疗效,于术后3、6个月时门诊复查测定盆底肌力,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DF-Q分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PDF-Q分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FDI-20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PFDI-2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均明显提升,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盆底肌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确切,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时间短,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韩炜郑婷华蒋维陈宝丽刘迎军
- 关键词:盆底重建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