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年

作品数:117 被引量:1,120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天文地球
  • 5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0篇城市
  • 27篇值模拟
  • 26篇数值模拟
  • 25篇污染
  • 23篇气溶胶
  • 21篇气候
  • 21篇气象
  • 15篇城市热岛
  • 13篇边界层
  • 11篇能见度
  • 11篇区域气候
  • 11篇污染物
  • 10篇数值模拟研究
  • 10篇气候模式
  • 10篇气候效应
  • 10篇城市边界层
  • 9篇区域气候模式
  • 9篇灰霾
  • 7篇PM2.5
  • 7篇大气化学

机构

  • 116篇南京大学
  • 14篇苏州市气象局
  • 10篇云南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南京市环境保...
  • 6篇中国气象局北...
  • 6篇杭州市气象局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福建省气象局
  • 3篇合肥市气象局
  • 2篇北京市气象局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重庆市环境科...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作者

  • 117篇刘红年
  • 54篇蒋维楣
  • 17篇王学远
  • 17篇张宁
  • 13篇吴涧
  • 10篇朱焱
  • 9篇刘罡
  • 8篇孙鉴泞
  • 8篇苗世光
  • 6篇张予燕
  • 6篇王卫国
  • 5篇张力
  • 5篇俞布
  • 5篇王咏薇
  • 5篇郑秋萍
  • 5篇黄辉军
  • 5篇朱莲芳
  • 5篇汤剑平
  • 4篇周荣卫
  • 4篇赵伟

传媒

  • 15篇气象科学
  • 14篇南京大学学报...
  • 11篇环境科学学报
  • 7篇高原气象
  • 4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大气科学
  • 3篇环境监测管理...
  • 3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气象学报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环境监控与预...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13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对流层二氧化硫光化学氧化过程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9
2001年
利用一个三维非静力区域大气化学输送模式与中尺度气象模式MM5相连接构成一个数值模拟系统 ,模拟了中国地区对流层臭氧与其前体物的分布以及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的过程 ,模式包括地面源排放、大气输送和扩散、干沉积、气相化学反应和云雨过程 .结果表明 :日间 ,O3 浓度主要由NOx 和NMHC的源排放和光化学反应过程支配 ,大气辐射是光化学反应强弱的决定因子 ,其强度可使SO2 、O3 和SO4 2 -的生成浓度呈现不同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结果表明高浓度的O3 对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的化学过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 ,这种作用受NMHC浓度的影响很大 ,较高浓度的NMHC使O3 浓度上升 ,但同时增加了对OH等自由基的消耗 ,使SO2 的转化率降低 .
刘红年蒋维楣汤剑平李昕
关键词:大气化学大气污染
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及其应用被引量:64
2004年
介绍了一种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 ,该系统由气象模式 (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及城市大气边界层模式CBLM)和大气污染物输送扩散化学模式组成 .将模式系统应用于南京市 ,试预报结果同监测结果一致 ,表明模式具有较好的模拟性能 .模式系统试运行后的检验改进工作 ,气象资料、污染源及环境参数等质量的提高 ,预报结果检验方法的确定等都是模式系统业务化时应予以充分考虑的 .
房小怡蒋维楣吴涧张宁刘红年徐天骄
关键词: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大气污染化学
城市建筑动力学效应对对流边界层影响的敏感性试验被引量:9
2008年
本文将大涡模拟应用于城市对流边界层(CBL)湍流结构和流场特征的研究,在大涡模式中,拖曳系数取与建筑物高度及建筑物高度标准差有关的表达式以考虑次网格建筑物对风速和湍流动能(TKE)的面积平均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城市建筑物对气流的拖曳作用,使建筑物冠层及整个CBL内风速大幅度减小,城市冠层内部风速减小尤为明显,在夹卷层内,风速有一明显的跃变。在边界层中部对流运动已经发展成为较强的热泡,城市建筑物的动力学效应使热泡的水平尺度增大,CBL内平均上升气流速度和下沉气流速度减小,同时使CBL中上升气流所占比例比平坦地面增大。城市建筑物使CBL低层热通量、动量通量、速度方差和位温方差明显增大,但对近地层高度以上的湍流量影响不大。
刘红年苗世光蒋维楣刘罡孙鉴泞
关键词:大涡模拟湍流结构
南京地区大气灰霾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0
2009年
从环境角度出发,在化学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霾与能见度的关系,数值模拟了南京地区能见度分布及灰霾天气现象.研究表明:冬夏两季SO42-/NO3-质量比为5.39;风速、相对湿度、PM2.5浓度是灰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能见度模拟结果很好地体现了细粒子成分的污染分布特征,在南京地区,硫酸盐和有机气溶胶是能见度下降最重要的贡献者,其次为黑碳气溶胶.
胡荣章刘红年张美根蒋维楣张予燕
关键词:灰霾能见度
应用城市地表能量平衡方案研究城市冠层结构对城市热岛的热力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用南京大学区域边界层模式NJU-RBLM,通过对一组理想试验的模拟,研究了TEB方案(town energybalance)和SVAT方案(soil-vegetation-atmosphere transfer)模拟城市热岛现象的差异及本质原因,发现TEB方案对城市热岛(UHI)尤其是夜间UHI模拟效果更优,这是由于TEB方案具备较强模拟城市储热项的能力形成的。此外,深入探讨UHI对大气边界层热力结构的影响,发现UHI现象使城市和郊区的近地层位温廓线在清晨和傍晚都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使城市区域气温全天高于郊区,且日间城乡温差能达到的高度明显高于夜间。分析人为热源和建筑物冠层对UHI的影响时发现:人为热源对UHI的影响在夜间强于白天,而建筑物对白天城市湍能的影响强于人为热源的作用。
何晓凤蒋维楣刘红年周荣卫
关键词:城市热岛城市边界层城市冠层数值模拟地表能量平衡
高影响天气对苏州市大气污染物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苏州市2010—2012年大气污染物逐时质量浓度数据和气象条件资料,分析4类高影响天气对该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暴雨对污染物的清除作用主要与降水时间和强度等因子有关,且降水时间的影响大于降水强度;夏季高温日污染物平均质量浓度高于非高温日,PM10、PM2.5、O3、NO2分别增长了29.5%、19.2%、51.3%和13.5%,且O3质量浓度大于321.6μg/m3的日最高气温均在33℃以上;寒潮过境对污染物有很好的清除效应,可对不同污染物影响程度不同;台风带来的大风和降雨能使污染物浓度迅速降低,其来临前的外围下沉气流可能对污染物浓度升高有影响。
邹勋周雪城蒋琳张天启刘红年
关键词:高影响天气大气污染物高温热浪寒潮台风
中国及邻近地区污染排放对对流层臭氧变化与辐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6
2005年
利用双向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式和大气化学模式系统, 研究了中国与邻近地区人为污染排放引起对流层臭氧变化和产生的辐射强迫.结果表明, 污染排放对对流层臭氧含量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对北方的影响不如南方显著, 西部的季节变化稳定且小于东部, 内陆污染地区各季节臭氧柱含量的变化量均较高.对整个模拟区域而言, 臭氧变化量的年平均值为30.928 DU, 春季最大为32.168 DU, 而空间分布变化在12~38 DU之间.臭氧变化量对北方地区辐射的影响较小, 而对低纬和华东地区影响较大, 臭氧变化量引起的晴空地气系统短波辐射强迫、长波辐射强迫的平均值分别是0.185 W·m-2和0.464 W·m-2, 标准化短波辐射强迫与净辐射强迫值为0.006 W·m-2·DU-1和0.021 W·m-2·DU-1.气候反馈过程对对流层臭氧含量的影响范围在-0.470~0.752 DU之间, 包含气候反馈过程的区域年平均臭氧变化量是30.942 DU.在气候反馈条件下, 臭氧变化量的短波和长波辐射强迫分别是0.249 W·m-2及 0.482 W·m-2, 标准化的短波与净辐射强迫值为0.008 W·m-2·DU-1和0.024 W·m-2·DU-1.臭氧变化量导致地表温度的变化范围在±0.80 K之间.
王卫国吴涧刘红年郭世昌陈新梅罗燕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大气化学模式污染排放对流层臭氧气候效应
基于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的杭州市通风廊道气象效应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城市通风廊道能增加城市空气流通能力,缓解城市热岛,为了定量评估城市通风廊道的气象效应,本文采用区域边界层化学模式(RBLM-Chem),利用杭州市高分辨率地表类型、城市建筑等资料,开展了杭州市通风廊道影响的模拟研究,模式水平分辨率为250 m。本文针对冬季和夏季两个典型个例进行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夏季个例时间为2013年8月12日,盛行南风,风向顺着通风廊道;冬季个例时间为2014年1月28日,盛行东风,风向垂直于通风廊道。主要结论如下:城市绿色通风廊道有增加风速、降低气温、提高湿度的作用,与没有通风廊道的情况相比,夏季风顺着廊道方向时,廊道区域风速平均增加可达1.4 m/s,廊道区域内60 m高度风速平均增加可达1 m/s。而冬季风垂直于廊道时,廊道区域风速增加较小,仅有0.5 m/s左右。通风廊道夏季降温幅度平均可达2.7°C,冬季降温幅度较小,仅有0.6°C左右。通风廊道对气象场的影响随风向向下游延伸,夏季在通风廊道下游250 m处,风速增加、气温下降、相对湿度增加最大值分别为1.5 m/s、2.9°C、3.1%,即使在通风廊道下游1500 m处,最大降温仍有1.2°C。
刘红年贺晓冬苗世光俞布危良华王学远
关键词:城市气候
街区建筑物对城市交通隧道废气排放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大气边界层模式和随机游动扩散模式相连接的模拟方法,对上海市拟建的交通隧道排气口附近街道建筑物区域的气流分布和废气排放物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设计了6种方案,并按不同的废气排放形式,分别分析了街区的地面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建筑物存在的情况下,排风口造成的地面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最高值会很大,可达0.44mg/m3,若换成排风塔,则为0.13mg/m3;没有建筑物的情况下,由排风口和排风塔造成的地面污染物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0.11mg/m3,0.4mg/m3。当风速增大,质量浓度会降低,最大值分别从0.44mg/m3降为0.2mg/m3,和从0.13mg/m3降为0.1mg/m3。分析表明,建筑物附近的气流特征对污染物扩散会起引导作用:垂直方向上,导致污染物从高空被带入地面;水平方向上,使得污染物在下风向堆积;当风速增大时,地面污染物质量浓度值降低。同时研究表明,对排风塔污染物散布起主要作用的是水平方向的气流结构,而对排风口的污染物散布起主要作用的则是其附近建筑物的背风侧的气流下洗效应和水平流场,因此建筑物背风侧有可能成为重污染区。
胡荣章龚辉刘罡刘红年蒋维楣
关键词:环境工程城市交通隧道空气污染城市边界层
高密度建筑群及超高建筑物对风环境影响的风洞试验被引量:8
2016年
利用风洞试验方法,以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筑群及上海中心大厦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不同粗糙度、不同风向条件下,高密度建筑群和超高建筑物对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粗糙度越小,大风区范围越大。此外,建筑群的分布、排列形式会明显改变来流走向。2)超高建筑物由于其形态上下不一致,在一定条件下,不同高度处的风矢量存在明显差异。3)参照国外建筑物风环境舒适度评估标准,对模拟区域内行人高度处的舒适度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3个风环境较差的区域。
王成刚罗峰王咏薇刘红年
关键词:风环境风洞试验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