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钊
- 作品数:68 被引量:45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的肾小球疾病
- 2015年
- 中年女性,因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6月出现尿检异常,并逐渐进展至肾病综合征,伴镜下血尿,血清肌酐正常,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阴性,肾活检病理示肾小球膜性病变,诊断符合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性膜性肾病。泼尼松治疗2个月联合他克莫司治疗1个月后患者临床病情获部分缓解。
- 刘正钊谢红浪刘志红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膜性肾病
- 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被引量:4
- 2009年
- 介绍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诊断要点以及减少漏诊、误诊的方法。诊断线索主要有:(1)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的病史;(2)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与肾功能损害不成比例的贫血、肾小管损害,特别是近端肾小管损害,如肾性糖尿、尿N-乙酰胺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升高、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氨基酸尿、小分子蛋白尿、低渗尿、肾小管性酸中毒、低尿酸血症等;(3)肾活检病理特点主要呈现急、慢性肾间质小管性病变。急性肾小管坏死者,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裸膜;慢性间质性肾炎者,肾间质广泛纤维化,但极少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应将临床、肾脏病理及用药史相结合,综合分析,同时注意基础肾脏疾病以及药物、剂量对临床病理表现的影响,认识马兜铃酸肾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个体差异,从而减少漏诊、误诊。
- 尹广刘正钊
- 关键词:肾病马兜铃酸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肾性糖尿
- 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V型狼疮性肾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 刘正钊胡伟新章海涛刘志红
- 多靶点疗法治疗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针对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AAV)的治疗方案如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虽可提高治疗缓解率,但复发率及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文中回顾性观察多靶点疗法治疗AAV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诊断为AAV,伴有肾损害,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3 mg/d L,并采用多靶点疗法治疗的患者7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6例,年龄21-54岁,均为髓过氧化物酶-ANCA(myeloperoxidase-ANCA,MPO-ANCA)阳性,均有大量尿蛋白和血尿。其中4例SCr升高(1.47-2.94 mg/d L)伴e GFR90 m L/min、1例e GFR60 m L/min的3例e GFR均恢复正常。随访末,4例e GFR正常,1例e GFR介于60-90 m L/min之间,2例e GFR<60 m L/min,无终末期肾病发生。3例血清MPO-ANCA转阴,4例MPO-ANCA水平明显下降。随访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无复发及死亡。结论 多靶点疗法可有效控制伴轻中度肾功能损害AAV患者的肾活动,显著改善肾功能和尿蛋白,耐受性良好,但其疗效仍需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 李康章海涛杨柳程震刘正钊刘志红胡伟新
- 关键词:ANCA血管炎疗效安全性
-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临床上极易漏诊误诊。加深对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的认识,特别是提高做冷球蛋白检查的意识,是减少漏诊误诊的关键。本文讨论1例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血肌酐升高并高血压,冷球蛋白明显升高伴类风湿因子阳性,补体降低,无丙肝感染。入院后通过临床-病理-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特别是冷球蛋白分析,诊断为Ⅱ型冷球蛋白血症(单克隆IgM+多克隆IgG)肾脏损害。希望通过复习本病例,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 尹广刘正钊曾彩虹
- 关键词: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类风湿因子
- 狼疮性肾炎足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足细胞病(狼疮足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预后。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肾损害,经肾活检组织学和电镜检查符合狼疮足细胞病的患者53例(女48例,男5例,中位年龄31岁,中位病程1.5月)。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预后。结果:53例狼疮足细胞病占同期狼疮性肾炎的1.41%,其中50例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17例(32.1%)伴急性肾损伤(AKI),合并镜下血尿和高血压各9例(17.0%)。根据肾活检光镜改变分为系膜增生性病变(MP,n=31)、轻微病变(MCD,n=13)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n=9)三组。电镜观察中位足细胞足突融合比例85%,三组间无明显差异。FSGS组AKI发生率(77.8%)显著高于MP组(22.6%)和MCD组(23.1%)(P<0.01),肾小管间质急性病变程度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与MCD组(23.1%)相比,MP组(83.9%)和FSGS组(88.9%)低C3血症的比例显著升高(P<0.01)。经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诱导治疗后,69.8%获得完全缓解,FSGS组完全缓解率(22.2%)显著低于MCD组(92.3%)和MP组(74.2%)(P<0.01)。中位随访时间60月,29例(54.7%)肾病复发,13例复发后行重复肾活检,其中6例发生病理转型,无终末期肾病或死亡病例。结论:狼疮足细胞病以肾病综合征或伴AKI为主要特征,组织学改变可为MCD、MP或FSGS,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敏感,FSGS者AKI发生率高、肾小管损伤重且治疗缓解率低。该病复发率高,部分重复肾活检可见病理转型,长期随访预后良好。
- 王少凡陈浩陈樱花刘正钊徐峰刘志红胡伟新
-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预后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假性肠梗阻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假性肠梗阻(IPO)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2004年1月至2014年4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住院确诊为SLE合并IPO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30例SLE合并IPO患者中,女性26例,男性4例,发生IPO时平均年龄(26.1±11.2)岁,SLE中位病程为27.5月,狼疮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11.2±7.4)分。6例有明确诱因(5例不洁饮食、1例上呼吸道感染)。IPO临床症状依次为恶心呕吐(76.6%)、腹痛(66.7%)、腹泻(56.7%)和腹胀(30%)。腹部平片及腹部CT可辅助诊断肠梗阻,阳性率〉75%,7例患者同时合并肾盂、输尿管积水。96.7%患者存在贫血,9例患者血小板减少,8例患者白细胞减少,4例直接Coombs试验阳性。96.7%的患者补体C3降低,ANA阳性率89.7%,抗ds-NDA抗体阳性率51.7%,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30.4%,狼疮抗凝物阳性率43.8%,抗C1q抗体阳性率47.4%。29例患者接受激素为主[泼尼松0.6~1 mg/(kg·d)]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10例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1例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情均好转出院,IPO好转中位数时间12d。24例患者长期随访(1~60月),2例死亡,4例行腹膜透析,5例反复发生IPO,至随访终点,肾脏完全缓解率25%,部分缓解率41.7%。结论:SLE累及消化道导致IPO临床相对罕见,但症状较重,容易误诊,早期识别,并及时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
- 王霞许书添胡伟新刘正钊李世军刘志红章海涛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假性肠梗阻预后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血管炎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治疗过程中合并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1996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AAV伴肾脏损害的患者255例,其中男性103例,女性152例,年龄14~78岁(中位年龄55岁)。诱导治疗方案包括单用激素、激素联合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IV-CTX)或吗替麦考酚酯(MMF)、多靶点疗法或雷公藤多苷(TW)。感染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微生物检查,收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种中度以上感染患者,分析感染发生的时间、部位、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在中位随访15月(1~155月)期间,共86例(33.7%)发生103次感染。单用激素(n=65)、MMF(n=77)、IV-CTX(n=66)和TW(n=40)诱导治疗期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8.5%、39.0%、33.3%和22.5%。76次(73.8%)感染发生在治疗6个月内,其中3个月内66次(64.1%)。感染最常见部位为肺(n=74),其次为皮肤、消化道和泌尿道,6例发展为脓毒症;感染病原体以细菌最常见(78.6%),其次为真菌(12.6%)和病毒(8.7%)。COX回归模型显示前驱感染(RR=4.105,95%CI=2.557~6.592)、血清肌酐≥530.4μmol/L(RR=1.179,95%CI=1.090~1.276)和使用CTX治疗(RR=1.889,95%CI=1.020~3.500)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肺部影像学征象表现以大叶性肺炎(51.4%)最为多见,依次为弥漫间质性肺炎(28.4%)或多发结节样病灶(17.6%)。12例(11.7%)患者均死于肺部感染。结论:AAV治疗过程中并发感染的发生率高且好发于治疗前3个月内,病变部位以肺最为常见,病原体以细菌感染比例最高。前驱感染、严重肾功能不全和使用CTX治疗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杨柳谢红浪刘正钊陈樱花成水芹章海涛刘志红胡伟新
- 关键词:发生率
- 前瞻性随机对照比较雷公藤多苷与硫唑嘌呤维持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章海涛胡伟新刘正钊刘志红
- 耳后包块、色素膜炎、双肾钙化和血清肌酐升高被引量:1
- 2009年
- 王金泉刘正钊
- 关键词:结节病肉芽肿高钙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