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楚珠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东黄海日本鲭种群的初步研究
- 刘楚珠严利平李圣法
- 基于框架法的东黄海日本鲭产卵群体形态差异分析被引量:21
- 2011年
- 利用2010年1月至5月在闽南、闽东、温台和烟威渔场采集的254尾产卵期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样品,分析了4个海域日本鲭产卵群体的形态差异。每尾样品先以框架测量法(truss method)测定20个框架的数据;再利用相对生长测定法(allometric method)对框架数据进行标准化,消除个体大小差异对分析的影响。用254尾样品标准化后的框架数据进行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提取了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6.63%。第2主成分主要受第二背鳍基底长度和臀鳍基底长度的影响;第3主成分主要受鳃盖腹部末端至腹鳍起点距离的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日本鲭产卵群体的形态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体型的长短引起的。通过逐步判别分析(Stepwise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DFA)建立了4个日本鲭产卵群体的判别公式,其判别准确率P1为97.06%~100%,判别准确率P2为97.14%~100%,综合判别率为99.2%。研究结果显示,源自4个海域的日本鲭产卵群体具有显著的形态差异。本研究旨在为东黄海日本鲭种群的划分从形态特征上提供科学依据。
- 刘楚珠严利平李建生吕振波张壮丽张辉李圣法
- 东黄海日本鲭产卵群体差异性比较研究
- 近年来,日本鲭在东黄海的渔捞比重逐渐上升,在渔业生产中居较高地位。但该鱼种的低龄化、小型化现象较为明显。对日本鲭群体的研究有助于掌握其生活史,估算种群数量及资源变动,丰富渔业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促进该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
- 刘楚珠
- 关键词:繁殖群体产卵期
- 东黄海日本鲭种群的初步研究
- 本研究利用2010年1月至5月在闽南-粤东、闽东、温台和烟威渔场采集的254尾产卵期日本鲭样品,初步探讨了东黄海日本鲭的种群结构。每尾样品先以框架测量法(Truss method)测定20个框架数据;再利用相对生长测定法...
- 刘楚珠严利平李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