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玲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华女子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学校防治性骚扰义务之投诉处理机制建构 耶鲁大学的相关规定及启示(下)
- 2021年
- 美国耶鲁大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普手构建防治校园性骚扰的相应机制,历经数十年改革,逐渐统一了性不端行为(包含性骚扰、性侵害、亲密关系伴侣之间的暴力等)的处理机制,目前形成了性不端行为非正式和正式投诉处理机制。
- 刘春玲龙大瑞
- 关键词:性侵害不端行为投诉处理机制性骚扰亲密关系
- 美国首例校园性骚扰损害赔偿案
- 202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2019年12月16日稿)第1010条(以下简称“民法典草案1010条”)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育语、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责任。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 刘春玲
- 关键词:民法典草案从属关系性骚扰受理投诉利用职权
-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立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 2010年
- 就我国如何通过立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相关问题,文章借鉴其他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实践,提出了"明确规定警察的及时出警义务以及处理家庭暴力报警的程序"、"确立保护令制度"、"严格追究施虐者的法律责任"、"加强对施暴家庭儿童的保护"、"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主张。
- 刘春玲徐海燕
- 关键词:家庭暴力儿童保护
- 再论性骚扰案件中的证据问题被引量:3
- 2010年
- 证据问题历来是处理"性骚扰"案件的一个瓶颈,我国现有立法不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保障,尚需要完善。为有效防止性骚扰,制裁侵权行为人,我国立法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加以完善:完善代理律师的取证权的规定,加强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责任,规定证据出示制度,规定被告提出的关于原告以前的性行为的历史的证据原则上不具有可采性。
- 刘春玲
- 关键词:性骚扰品格证据
- 性骚扰案件中的证据问题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本文根据性骚扰案件的特点,就性骚扰案件在诉讼过程中的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据的收集和认定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1)在性骚扰案件中,仍应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明责任分担规则;(2)在证据的收集方面,正确理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认原告以偷拍、偷录方式获得的证据的证据能力。因性骚扰案件体现出的公益性质,当事人除可申请法院调取证据外,法院应主动依职权调取相关证据;(3)在证据认定方面,提高对原告陈述的证明力的认定,同时,应降低对原告的证明标准的要求。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切实保护性骚扰案件的受害人。
- 刘春玲
- 关键词:性骚扰
- 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改革二题被引量:6
- 2004年
- 依据司法公正原则、尊重和维护审判独立与裁判权威原则、遵循行政诉讼基本原理原则、坚持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抗诉机制 ;依据现实需要 。
- 刘春玲
- 关键词:行政诉讼检察院
- WTO协议司法审查原则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之回应
- 2003年
- 根据WTO司法审查原则,我国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审查标准和审查依据等方面都 与目前《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有不同之处。因此,检察机关应当针对入世后行政诉讼的这些变化 及时应对,为未来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做好准备。
- 刘春玲段厚省
- 关键词:司法审查原则行政诉讼制度检察监督审查标准《行政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