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冬

作品数:36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国教育科学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十二五”规划军队专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6篇军事

主题

  • 7篇湿热
  • 7篇湿热环境
  • 5篇体育
  • 5篇器材
  • 5篇教学
  • 4篇院校
  • 4篇军事
  • 3篇热环境
  • 3篇陆军
  • 3篇美国陆军
  • 3篇军医
  • 3篇课程
  • 3篇肛温
  • 2篇单杠
  • 2篇弹力带
  • 2篇底座
  • 2篇训练法
  • 2篇医学院校
  • 2篇晕动病
  • 2篇瘦体重

机构

  • 3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6篇刘小冬
  • 21篇祁海霞
  • 18篇包瀛春
  • 9篇张辉
  • 8篇罗琳
  • 8篇潘纯洁
  • 6篇邵林
  • 5篇张雷
  • 4篇杨宝垒
  • 3篇房晓
  • 2篇朱娇
  • 1篇傅扬
  • 1篇李翔
  • 1篇杨月珍
  • 1篇刘文宝
  • 1篇杨峰
  • 1篇邓元
  • 1篇吴晓农
  • 1篇黄矛
  • 1篇党晨珀

传媒

  • 5篇中国社会医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医院管...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全国高等医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军事体育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便携式体能器材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体能器材包,包括包体,所述的包体为筒状结构,所述的包体包括柱体的布体一和设置在布体一两端的布体二,所述的布体二与布体一之间设有拉链配合连接,所述的布体一外侧壁对称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
祁海霞刘文宝王泽众罗冬林刘小冬
模拟湿热环境下军人习服训练干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对高温、高湿环境下习服训练的研究,探索热习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确保部队在应急条件下的战斗力。方法受试对象为60名男性军校学员,年龄在18~20岁,实验组对照组各30名,经体检和《军人体能标准》测试均合格;实验组学员在预定好的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并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实验组学员高温高湿环境下12min跑成绩测试和未参加训练的对照组学员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P<0.000 1),并且肛温、5点皮肤温度在逐渐增加环境的温、湿度和运动强度的训练过程中逐步趋于平稳,心率和血压趋势良好,已获得热习服。结论在科学的安排和合理的运动量下,高温、高湿环境下短时间系统的训练即可获得热习服。
刘小冬房晓张雷包瀛春
关键词:热习服湿热环境肛温
冬季模拟热环境下有氧运动对减轻体质量的影响——一项教学实践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对体质量超标学员进行冬季模拟热环境下的有氧运动教学实践,探索安全、快速、有效的减轻体质量方法。方法按《军人体能标准》挑选出76名体质量超标的军校学员作为受试者,并按统计学原理进行配对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8人。两组均参加日常体育课,试验组每周再进行3次热环境减重训练,每次训练80 min,共21次。结果试验组实验前后体质量下降均值4.26 kg;对照组试验前后体质量下降均值1.32 kg。说明两组均有效果,但试验组减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模拟热环境下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减重效果明显。
祁海霞刘小冬罗琳张帆包瀛春
关键词:热环境有氧运动
湿热环境习服训练的人体神经反应速度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比较经模拟湿热环境训练的实验组和部队日常训练的对照组的反应时,证明本训法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方法:挑选长跑成绩近似的60名男性学员一一配对。实验组经模拟湿热环境下训练,对照组经部队进行日常训练。最后在统一场地、统一着装、统一考核,从而评定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提高神经反应速度上好于对照组。结论:该训法在减少人体因在湿热环境下导致神经反应速度变慢的影响方面,具有重要的军事推广意义。
罗琳刘小冬
人参皂甙Rb1对急性运动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急性运动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生理盐水组(A组,n=7),安静+人参皂甙Rb1组(B组,n=7),力竭运动+生理盐水组(C组,n=7),力竭运动+人参皂甙Rb1组(D组,n=7)。测定血中AST、ALT的含量;检测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 C组小鼠血中转氨酶水平及肝脏中MDA活性比D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脏组织中SOD及GSH的活性显著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三组之间的血中转氨酶及肝脏SOD、GSH及MDA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甙Rb1能够通过增强肝脏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机制从而起到保护急性运动肝损伤的作用。
潘纯洁杨峰包瀛春刘小冬
关键词:人参皂甙RB1力竭运动肝损伤自由基
环境高温对晕动病发病机制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常温与高温环境下晕动病生病的差异。方法261名18~20岁男性军校学员作为受试对象,经体检和"军人体能标准"测试均合格者,分别在20℃常温与38℃高温环境下以科里奥利(Coriolis)转椅诱发晕动病,以格瑞比尔(Graybiel)法评定晕动病程度。结果常温和高温环境下受试者格瑞比尔评分分别为6.53±7.36和7.55±6.75(Z=2756.5,P=0.0025),常温和高温环境下受试者格瑞比尔等级人数,从无症状(N)到极度重症(IV)分别为46人、37人、47人、62人、39人、30人和47人、37人、30人、32人、51人、64人(Z=2410.50,P=0.0007)。结论高温与常温环境相比,更容易发生晕动病,而且晕动病等级更高。
朱娇张雷罗琳刘小冬祁海霞包瀛春
关键词:晕动病热环境发病率易感性
肌酸激酶和血红蛋白在湿热环境训练监控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人体湿热环境下的体能训练与测试,检测人员血清中肌酸激酶和血红蛋白的水平,研究其与运动能力强弱、运动潜力大小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习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军校45名青年男性学员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常规对照组,对训练组进行8周湿热环境负重跑训练,训练结束后行负重跑测试,测定其运动后血肌酸激酶和血红蛋白,同时记录运动成绩和运动后的肛门温度,分析计算两组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和相关关系.结果训练后训练组的12 min负重跑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而运动后肛温则明显低于对照组;训练结束时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别,但训练组的运动后血肌酸激酶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相同海拔下,血红蛋白对环境习服和运动水平不具有指示意义,而运动后的血肌酸激酶水平可作为指示运动能力、习服程度和运动损伤的有益监控指标.
房晓任浩刘小冬张雷孙璟川祁海霞
关键词:湿热环境习服肛温肌酸激酶
功能性训练提高预选卫生士官伤员搬运能力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功能性训练,提高预选卫生士官伤员搬运能力。方法运用实验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某军医大学100名预选卫生士官分组进行为期十周(每周2次,每次80分钟)的传统体能训练和功能性训练。结果 50名进行功能性训练的预选卫生士官50米掮法平均成绩提升2.78秒、抱法平均提升1.43秒;50名进行传统体能训练的预选卫生士官50米掮法平均成绩提升1.63秒、抱法平均提升0.79秒。结论功能性训练较传统体能训练能更有效提高预选卫生士官的伤员搬运能力。
王泽众张优刘小冬祁海霞
关键词:卫生士官
军医研究生体育课程开设现状及合理构建策略研究
2013年
目的构建合理的军医研究生体育课模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训练效果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方法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从教学理念的设计到教学内容的制定、从教学方法的多变到考核模式的多元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结果目前军医研究生体育课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员队伍比例不合理。结论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自由的选课方式、适宜的考核模式5大措施,是军医研究生体育课的理想模式。
祁海霞张辉刘小冬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式
一种移动式四人单杠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式四人单杠训练装置。其主要由杠杆、支架和把手组成。所述杠杆有四根,首尾相连,围合成一方形连杆;支架有四根,每一根支架的顶端同方形连杆的一个角连接,底端上设置有一个底座;所述底...
刘小冬罗琳祁海霞张辉包瀛春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