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恩志

作品数:149 被引量:56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2篇慢性
  • 66篇心病
  • 66篇肺心病
  • 62篇慢性肺
  • 45篇阻塞性
  • 43篇慢性肺心病
  • 29篇肺疾病
  • 27篇动脉
  • 25篇心脏
  • 25篇肺动脉
  • 22篇慢性阻塞性
  • 21篇心脏病
  • 21篇源性
  • 20篇肺源性
  • 18篇急性加重
  • 18篇急性加重期
  • 17篇睡眠
  • 17篇通气
  • 17篇阻塞性肺疾病
  • 17篇肺源性心脏病

机构

  • 126篇解放军第四医...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军事医学科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解放军第4医...
  • 4篇青海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青海医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兰州军区疾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三台县人民医...
  • 1篇上海交大海洋...

作者

  • 148篇冯恩志
  • 127篇杨生岳
  • 68篇张瑛
  • 38篇索玉梅
  • 32篇董红梅
  • 32篇殷和
  • 30篇田忠新
  • 29篇闫自强
  • 24篇沈君礼
  • 24篇高玲
  • 22篇贺巍
  • 22篇赵丽红
  • 21篇郭振援
  • 21篇赵宁伟
  • 17篇黄宁侠
  • 15篇陈宗茹
  • 15篇祁玉曙
  • 14篇戴胜归
  • 13篇刘睿年
  • 13篇吴雪梅

传媒

  • 29篇西北国防医学...
  • 2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8篇中国危重病急...
  • 14篇临床肺科杂志
  • 7篇高原医学杂志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5篇中华结核和呼...
  • 4篇中国应用生理...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中华航海医学...
  • 2篇中华航空航天...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2014中华...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8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13篇2011
  • 14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源性硫化氢与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内源性硫化氢(H2S)与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方法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稳定期患者72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血浆H2S、内皮素-1(ET-1)、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肺心病稳定期患者血浆H2S、PaO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而血浆ET-1、mPAP和PaCO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肺心病组患者血浆H2S水平与ET-1、mPAP、PaCO2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718、-0.692、-0.556,均P<0.01),与PaO2呈显著正相关(r=0.583,P<0.01)。结论内源性H2S可能参与了高原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血浆H2S作为一种无创指标监测PAH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冯恩志杨生岳闫自强张瑛殷和田忠新
关键词:硫化氢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
高原地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夜间睡眠减氧饱和的观察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探讨高原老年肺心病患者夜间睡眠减氧饱和及与呼吸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4例高原老年肺心病缓解期患者作了白天血气、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最大跨膈压(Pdimax)和夜间睡眠脑电图、眼电图、SaO2连续监测。结果高原老年肺心病患者夜间睡眠快动眼睡眠(REM)和非REM(NREM)期平均SaO2(MSaO2)和最低SaO2(MmSaO2)较白天觉醒SaO2(DSaO2)明显降低(均为P<001),以REM期最明显;高碳酸血症组较无碳酸血症组降低明显(P<001或005)。MSaO2与DSaO2、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75%、50%和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75/Ht(m)、V50/Ht(m)、V25/Ht(m)(Ht为身高,m为米)〕、Pdimax和MmSaO2与DSaO2呈明显正相关(r=0738、0687、0771、0889、0568、0876、0822,均为P<001)。结论高原老年肺心病患者夜间睡眠有明显减氧饱和,尤以REM期最明显。
杨生岳冯恩志赵宁伟索玉梅詹正嵩董红梅高玲
关键词:肺心病低氧血症呼吸功能试验
人体在高海拔低氧并重体力劳动时急性高原反应与肺动脉压的关系及其返回低海拔后的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部队官兵在高海拔低氧并重体力劳动时急性高原反应(acute high altitude reaction,AHAR)与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的关系及其返回低海拔后的变化。方法选择低海拔(1500m)快速进入高海拔(3700m)并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男性官兵96名,年龄18~35岁。根据AHAR症状评分,分为重度AHAR组(A组,n=24)、轻中度AHAR组(B组,n=47)和无AHAR组(C组,n=25),在该高度逗留50d后下撤前及返回低海拔(1500m)后12h、15d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pressure,mPAP)、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并与低海拔(1500m)50名健康官兵(D组)比较。结果 A组mPAP和血浆ET-1[分别为(34.70±2.94)mm Hg、(68.07±5.33)ng.L-1]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28.42±1.32)mm Hg、(55.58±2.91)ng.L-1]、C组[分别为(24.23±1.56)mm Hg、(47.27±2.63)ng.L-1]和D组[分别为(18.50±1.30)mm Hg、(33.23±2.86)ng.L-1],(均P〈0.01),血浆NO(53.76±4.03)μmol.L-1显著低于B组(65.54±2.97)μmol.L-1、C组(72.92±3.20)μmol.L-1和D组(82.43±4.03)μmol.L-1,(均P〈0.01),B组与C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海拔3700m AHAR总计分与mPAP、血浆ET-1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672、0.712,均P〈0.01),与血浆NO显著负相关(r=-0.619,P〈0.01);mPAP与血浆ET-1显著正相关(r=0.712,P〈0.01),与血浆NO显著负相关(r=-0.686,P〈0.01)。海拔3700mPAP和血浆ET-1显著高于海拔1500m12h、15d和D组(均P〈0.01),血浆NO显著低于海拔1500m12h、15d和D组,(均P〈0.01),海拔1500m12h与15d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15d与D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人体在高海拔低氧并重体力时AHAR越重,PAP越高,ET-1与NO比值失衡可能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返回低海拔后12h有显著改善,15d恢复到正常水平。
杨生岳冯恩志闫自强贺巍田忠新殷和马力夫周其全石自福
关键词:肺动脉压内皮素-1
FEV_1%和FEV_1/FVC对判断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流阻塞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比较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 )与FEV1/FVC比值 (FEV1/FVC)对判断高原COPD气流阻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了海拔 2 2 6 0~ 390 0m地区 86例COPD、32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和 30例健康人的FEV1%与FEV1/FVC。结果 :COPD组FEV1%与FEV1/FVC呈正相关 (r=0 .897,P <0 .0 1)。依FEV1% <82 %、FEV1/FVC <77%作为判断气流阻塞标准 ,COPD组分别为 87.2 1%和 86 .0 5 % ,限制组分别为 84.38%和 12 .5 0 % (P <0 .0 1)。作为COPD分级标准 ,FEV1%与FEV1/FVC的下降不一致 ,Ⅱ、Ⅲ级FEV1/FVC显著高于FEV1% (P <0 .0 1或P <0 .0 5 ) ,Ⅰ级略低于FEV1% (P >0 .0 5 )。结论 :FEV1%和FEV1/FVC对诊断高原COPD气流阻塞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FEV1/FVC能较好地区别阻塞性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在判断气流阻塞分级时 ,FEV1%较好。
杨生岳冯恩志郭玉枝索玉梅张瑛高玲董红梅赵丽红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流阻塞FEV1FEV1/FVC
高压氧预处理对平原移居高原人员体力负荷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高原人体运动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高压氧预处理(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HBOP)的影响,为改善高原劳动能力寻求新的措施.方法 6名由平原入伍进驻到海拔3800m高原地区6~24个月的健康男性战士自愿参与实验研究,用心-血管动力监控仪分别对受试对象在HBOP前和预处理5、7d后安静时,运动5 min以及运动后恢复3 min时的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室射血时间(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time,LVET)、心率(heart rate,HR)、逐次心跳间期(inter-beat interval,IBI)和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HBOP7 d体力负荷5 min时的SV[(110.32±11.99) ml]较同状态下无HBOP的对照值[(85.08±23.48) ml]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P5 d运动后恢复3 min时LVET[(267.24±13.62) ms]较对照组[(243.79±11.56)ms]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BOP后IBI延长、HR减慢,CO有增加的趋势,但与对照值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HBOP 7 d后各指标较HBOP5 d时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 机体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体力负荷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泵血功能受到抑制,HBOP能通过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提高心脏储备能力,增强高原缺氧环境下的心-血管功能,从而改善高原战士的劳动能力,而且经HBOP5 d即可达到改善血流动力学的目的,效果与HBOP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张延猛石路李洋洋江西冯恩志王永存更松多杰戴胜归徐海峰王占鹏
关键词:高压氧血流动力学
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睡眠吸氧时减氧饱和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高原COPD患者夜间睡眠吸氧时氧饱和度的变化。方法 :对 40例高原COPD患者白天肺功能、呼吸空气和吸氧时血气、夜间呼吸空气和吸氧时的SaO2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夜间睡眠呼吸空气时平均SaO2 (MSaO2 )显著降低 ,SaO2 <85 %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百分比 (T 85 )为 86 .3% ;吸氧时MSaO2 为 87.4%。以T 85 >30 %将本组分为无减氧饱和 (A组 ,占 5 5 % )及减氧饱和 (B组 ,占 45 % )组 ,睡眠呼吸空气或吸氧时B组MSaO2 和最低SaO2 (MmSaO2 )显著低于、T 85显著高于A组 (P均 <0 .0 1)。B组FEV1显著低于A组 (P <0 .0 1) ;白天呼吸空气或吸氧时B组PaO2 显著低于、PaCO2 显著高于A组 (P <0 .0 1或 <0 .0 5 )。睡眠呼吸空气或吸氧时MSaO2 、T 85与FEV1、SaO2 呈正相关 ,与PaCO2 呈负相关 (P均 <0 .0 1)。结论 :高原COPD患者睡眠呼吸空气时有明显减氧饱和 ,吸氧时约半数减氧饱和。
冯恩志杨生岳索玉梅张瑛董红梅高玲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疗氧饱和度
高压氧预处理对平原移居高原人员抗氧化状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由平原移居高原的人员负荷运动前后氧化/抗氧化状态及高压氧预处理(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HBOP)的影响.方法 选择由平原入伍到高原6~ 24个月的健康男性战士6名为研究对象,分别在HBOP前、5d、7d后检测这些战士静息时、运动后30 min时的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 PGF2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运动方式为:踏阶运动5 min,25次/min,阶高30 cm,用节拍器控制踏阶节奏和计时,劳动强度相当于650 kg·m/min,属中等偏重强度的体力劳动.结果 HBOP前、运动后血清8-iso PGF2a、MDA水平[(9.69±0.44) μg/L,(9.55±0.62) pmol/L]均显著高于安静时[(7.17 ±0.51) μg/L,(7.40±0.39)pmol/L],SOD、GSH-Px水平[(56.83±5.07) nU/L,(95.05±8.95) U/L]均显著低于安静时[(77.15±6.39)nU/L,(121.00±10.87) 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OP后,运动后血清8-iso PGF2α、MDA、SOD以及GSH-Px水平与安静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BOP5d、7d后,运动后的血清8-iso PGF2α、MDA水平均较HBOP前运动后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OP 5 d、7d后,运动后血清SOD、GSH-Px水平均较预处理前运动后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HBOP 7 d后的各指标水平与HBOP 5 d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平原移居高原的人员在高原中等强度负荷运动时,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HBOP可显著提高高原体力负荷劳动时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性损伤,且经5 d HBOP即可纠正机体氧化/抗氧化失衡.
冯恩志戴胜归贺巍石路江西张延猛徐海峰李洋洋王占鹏
关键词:抗氧化高压氧
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玉树地震救援人员急性高原反应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高原反应(AHAR)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发生中的作用及返回低海拔后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大地震后由低海拔(1500m)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3700m)并从事重体力劳动的18--35岁男性官兵96名,根据AHAR症状评分分为无AHAR组(25名)、轻中度AHAR组(47名)和重度AHAR组(24名);在高海拔地区停留50d后下撤前及返回低海拔地区后12h、15d分别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血清HIF-1α、VEGF水平。同时选择低海拔地区50名健康官兵作为对照。结果高海拔无AHAR组mPAP(mmHg,1mrnHg=0.133kPa)和血清HIF-1α(pg/L)、VEGF(ng/L)水平(分别为24.23士1.56、68.80±7.52、82.56±6.32)明显高于低海拔对照组(18.50±1.30、50.95±3.33、65.78士4.03);且随AHAR加重,各指标进一步升高,高海拔轻中度AHAR组分别为28.42±1.32、88.10±9.20、104.82±10.36,重度AHAR组分别为34.70±2.94、117.93±13.46、136.77±12.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海拔AHAR总计分与mPAP、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2、0.737、0.634,均P〈0.01);mPAP与血清HIF-1α、VE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06、0.638,均P〈0.01)。与低海拔对照组比较,96名官兵进入高海拔地区50d时mPAP(ramHg)和血清HIF-1α(pg/L)、VEGF(ng/L)水平(分别为29.08±4.22、91.16±20.58、107.11±10.32)显著升高(均P〈0.01),返回低海拔地区12h(分别为23.05±3.18、70.99±8.22、78.65±6.47)、15d(分别为18.96±1.75、52.31±4.92、63.08±4.55)时各指标显著下降,且15d明显低于12d(均P〈0.01),15d时各指标与低海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杨生岳冯恩志闫自强贺巍田忠新殷和马力夫周其全石自福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低氧诱导因子-1Α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4年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mary artery hypertension,HPH)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心病、高原肺动脉高压(高原心脏病)等多种心肺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理环节.HPH的形成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和低氧性肺血管重塑(hypoxic pulmonary vascularstructure remodeling,HPSR)两个主要发病环节.近年来,国内外对HPH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现就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冯恩志戴胜归杨生岳
关键词:低氧肺动脉高压
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重叠综合征,OS)患者与病死率和因COPD急性加重首次住院的关系,以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OS的影响。方法对65例经CPAP治疗的OS患者、81例未经CPAP治疗OS患者和66例单纯COPD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中位数为7.8年(范围2.1~9.8年),随访结束时间为患者死亡和因COPD急性加重首次住院。排除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中风病史。结果基础指标评估,两组OS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Charlson指数、Epworth嗜睡评分和研究前一年COPD急性加重率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静息血氧饱和度(SaO2)和睡眠平均SaO2水平显著低于单纯COPD组(均P<0.01),两组OS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修正年龄、性别、BMI、并发症、COPD严重程度、AHI、白天嗜睡后,与单纯COPD比较,未经CPAP治疗的OS组有较高的病死率(RR为2.12;95%CI为1.99~3.35)和更容易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RR为1.81;95%CI为1.47~2.60)。用CPAP治疗的OS组与单纯COPD组比较,病死率和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的风险未见增加。结论在高原地区,OS患者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和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的风险性增加。然而,有效的CPAP治疗可提高其生存率和降低住院率。
杨生岳冯恩志闫自强张瑛贺巍陈宗茹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后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