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骊
- 作品数:55 被引量:19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 毒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遗传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和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135例散发性AD与138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MSP1位点及NAT2基因型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细胞色素P4501A1各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NAT2基因慢乙酰化型基因型在AD组中的分布频率(21.5%)明显高于对照组(12.3%),OR值达1.947。结论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MSP1的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易感性无关;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AD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 欧阳晓春余小骊刘振华吴多斌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细胞色素P450多态现象
- 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二级预防方法.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52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发病年龄、性别、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服抗血小板聚集药及嗜烟与脑...
- 余小骊刘俊华
- 线粒体脑肌病MELAS型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4年
-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MELAS)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通过分析1例MELAS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报告如下。
- 欧阳晓春余小骊张萃萍景少巍
-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高乳酸血症卒中样发作
- 去纤酶与益气活血药相结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
- 1999年
- 目的探讨降纤疗法与益气活血相结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脑梗塞266例,随机分为降纤与益气活血相结合组(治疗组)98例,单纯降纤组82例,单纯益气活血组86例,采用计分法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降纤组有效率为90%,益气活血组有效率为88%。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余小骊马顺甫何大贵
- 关键词:脑梗塞药物疗法去纤酶益气活血药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54例疗效观察
- 2004年
- 余小骊涂怀军伍小华
-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中医药疗法针灸推拿
-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并与单用奥扎格雷钠的对照组比较,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减少,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
- 欧阳晓春余小骊翁燕红王水华
- 关键词:脑梗塞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
- 血浆NO含量测定在预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
- 2005年
- 目的探讨测定血浆一氧化氧(NO)含量对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CO)患者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意义。方法将62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两组,迟发性脑病组(A组)29例和未发生迟发性脑病组(B组)33例。采用检测NO的中间代谢产物亚硝酸盐来反映A、B两组患者连续血浆的NO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中毒后第1天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B两组第5天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第10天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B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观察急性CO中毒后病人血浆NO变化有助于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 涂怀军余小骊冯青青翁燕红何大贵王占科王志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氮迟发性脑病血浆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血栓通T组(33例)和丁苯酞L组(35例)。丁苯酞L组行单一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血栓通T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分行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治疗15 d后Barthel指数、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5 d后病情均明显好转,且血栓通T组患者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丁苯酞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可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栓通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等,提高患者治疗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 熊文娟余小骊欧阳晓春景少巍杨晓燕王艳秋
- 关键词:血栓通丁苯酞注射液急性脑梗死治疗有效率
- 一氧化碳中毒后痴呆与其它类型痴呆的鉴别
- 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经抢救成活后最常见的伴发症状是痴呆,而由该病引起的痴呆与其它常见的、传统、经典类型痴呆在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药物治疗、预后均有本质上的区别,既往相关文献及报道较少,在该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方面的概...
- 余小骊
- 文献传递
- 亚低温治疗24例脑干出血并高热的疗效初探被引量:2
- 2004年
- 急性期脑干出血患者常并发有高热(39℃以上), 使用解热及抗生素疗效均欠佳, 患者病情多危重, 死亡率高. 我们对24例脑干出血并高热患者采用亚低温(30~35℃)治疗, 并与20例脑干出血患者非亚低温治疗作对照, 结果发现亚低温治疗组疗效显著, 现将所得资料及体会报告如下.
- 余小骊涂怀军何大贵赵绿卫刘红梅
- 关键词:亚低温疗法脑干出血高热颅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