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佘明金

作品数:43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肿瘤
  • 10篇食管
  • 8篇食管癌
  • 7篇晚期
  • 7篇化疗
  • 6篇乳腺
  • 6篇腺癌
  • 5篇乳腺癌
  • 5篇细胞
  • 5篇免疫
  • 4篇晚期食管
  • 4篇晚期食管癌
  • 4篇疗效
  • 4篇免疫治疗
  • 4篇恶性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受体
  • 3篇疼痛
  • 3篇中晚期

机构

  • 32篇武警安徽省总...
  • 6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蚌埠医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合肥炮兵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8篇佘明金
  • 15篇马祖胜
  • 10篇李桂芝
  • 6篇秦凤展
  • 6篇程蒙蒙
  • 5篇方道连
  • 5篇朱文博
  • 4篇吴穷
  • 4篇汪子书
  • 4篇杨红旗
  • 4篇王勤
  • 3篇吕银
  • 3篇衡步元
  • 3篇郑荣生
  • 2篇徐德琴
  • 2篇沈永莉
  • 2篇鲍峰
  • 2篇徐学君
  • 2篇李志红
  • 2篇高琳

传媒

  • 5篇癌症进展
  • 4篇临床肿瘤学杂...
  • 4篇蚌埠医学院学...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武警医学
  • 3篇武警医学院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安徽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肿瘤药学
  • 1篇中华疼痛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TIM1基因干扰对人直肠癌SW837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2018年
目的研究STIM1基因干扰对人直肠癌SW837细胞增殖、凋亡及体外迁移的影响,以期为直肠癌临床防治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采用STIM1干扰慢病毒转染人直肠癌SW837细胞,实时定量PCR(q 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STIM1的干扰效果,分别采用MTT法和划痕试验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STIM1干扰慢病毒转染后,干扰组SW837细胞STIM1基因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细胞增殖、体外迁移能力均显著减弱(P<0.05);干扰组SW837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TIM1干扰促进SW837细胞凋亡与上调caspase-3、Bax蛋白,下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结论STIM1基因干扰可抑制人直肠癌SW837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体外迁移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朱文博佘明金李桂芝胡宏霞段婷梅程蒙蒙简晓红
关键词:细胞增殖凋亡
女性乳腺癌组织ERα、ERβ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α(ERα)与ERβmRNA及ERα蛋白在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ER亚型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及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5 2例乳腺癌组织及 19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ERα与ERβmRNA及ERα蛋白的表达。 结果 :ERβmRNA总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为 5 1.9% ,高于其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率 2 1.1% (P <0 .0 5 ) ;ERαmRNA单独表达率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为 6 3.2 % ,高于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 2 5 .0 % (P <0 .0 5 ) ;ERα与ERβmRNA共表达表型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 5 1.9% ,高于其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率 15 .8% (P <0 .0 5 ) ;在乳腺癌组织中ERα与ERβ共表达表型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 (P <0 .0 5 ) ,并趋向于更高的肿瘤病理学分级 ;ERα蛋白在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两种组织中的表达率相似。结论
汪子书秦凤展吴穷佘明金
关键词:乳腺肿瘤雌激素受体
乳腺癌pS2、PSA表达与ER、PR的关系及预后意义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pS2、PS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关系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5 2例乳腺癌中 pS2和PSA的表达 ,并对 5 2例进行了 5年随访。 结果 :pS2总阳性表达率为 6 5 .38% ,在ER(+)、ER(- )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8.5 7%和 5 0 .0 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在PR(+)、PR(- )中分别为 84 .2 1%和5 4 .5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SA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1.5 4 % ,在ER(+)、ER(- )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7.14 %和6 6 .6 7%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在PR(+)、PR(- )中分别为 84 .2 1%和 4 8.4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S2 (+)、pS2(- )两组中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5 .2 9%和 5 0 .0 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SA(+)、PSA(- )组中 ,5年生存率分别为84 .38%和 5 5 .0 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S2与PSA均可作为乳腺癌的预后因素 ,若联合检测激素受体 (ER、PR) 。
刘铁成鲁智陶仪声佘明金王勤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CT与钡剂造影精确确定非手术治疗食管癌放疗的GTV长度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应用定位CT与食管X线钡剂造影结合的方法测量食管癌病变长度,为快速、准确勾画食管癌GTV长度提供依据。方法 60例初治食管鳞癌患者拟行根治性放射治疗,在模拟定位机下吞钡行X线钡剂造影,用铅珠标记,确认食管癌病变两端长度,在相同体位固定下CT扫描。采用One-Way ANOVA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食管癌病变长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T扫描长度、X线钡餐造影长度(铅珠标记)和内镜长度,三种检测方法分别为(8.82±2.40)cm、(7.03±1.74)cm和(6.27±1.6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定位CT与X线钡剂造影结合的方法,参考内镜检查结果,在CT上能够快速确定食管癌GTV长度。
佘明金衡步元王勤马祖胜李桂芝朱文博秦高明程蒙蒙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食管钡餐造影靶区
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03年
目的 :检测部分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和正常人的血浆胃动素 (MTL)、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 ,了解化疗前后MTL、CGRP含量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结果 :胃癌和结、直肠癌化学治疗后血浆MT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 0 5 )。原发性肝癌和其他癌症患者血浆MTL含量测定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原发性肝癌治疗后比治疗前CGRP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1 )、结直肠癌患者血浆CGRP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 5 ) ,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患者血浆CGRP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肝癌尤著。胃癌及其他癌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马祖胜皇甫立云方道连吕银佘明金高琳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血浆胃动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意义
2006年
佘明金秦凤展
关键词:乳腺肿瘤骨髓微转移
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局部中晚期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3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分割放疗,每次2.0 Gy,总剂量56~66Gy。化疗在放疗的第1天开始,对照组予以52.5 mg·m^(-2)·d^(-1)顺铂,静脉滴注,第1天+500 mg·m^(-2)·d^(-1)5-氟尿嘧啶,静脉滴注,第1~5天;试验组予以奥沙利铂85~100 mg·m^(-2)·d^(-1),静脉滴注2 h,第1天+500 mg·m^(-2)·d^(-1)5-氟尿嘧啶,静脉滴注,第1~5天。2组患者一个疗程均为4周,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0%和75.00%(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6.97%和93.75%(P>0.05),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30%和68.20%(P>0.05)。试验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6.40%显著低于对照组62.50%(P<0.05);试验组的感觉异常发生率为2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控。
佘明金马祖胜李桂芝朱文博程蒙蒙秦高明
关键词:食管癌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安全性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随着对消化道动力学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传统观点认为食管癌术后需禁食5-7d以保护吻合口和恢复胃肠功能。由于手术创伤和应激,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蛋白质丢失增加,加上术前患者多已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因此,如果不予适当的营养支持,食管癌患者的营养不良程度加重,影响预后。本研究对7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行不同营养支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马祖胜佘明金李桂芝宫为一鲍峰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食管癌术后营养不良高代谢状态蛋白质丢失胃肠功能
GalNAcT和CK19mRNA表达与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骨髓中的β1,4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GalNAcT)mRNA和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初治乳腺癌患者40例,在化疗前抽取骨髓,利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骨髓中GalNAcT和CK19的基因表达;另选择血液系统良性疾病患者10例和5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40例乳腺癌患者GalNAcTmRNA和CK19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42.5%(17/40)和27.5%(11/40);10例血液系统良性疾病患者和5名正常人骨髓GalNAcTmRNA、CK19mRNA均不表达。两者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病理类型以及激素状况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GalNAcTmRNA和CK19mRNA可作为标志物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联合检测可增加骨髓微转移检测的敏感性。
佘明金秦凤展吴穷郑荣生汪子书
关键词:乳腺肿瘤骨髓微转移细胞角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现状和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食管癌在组织学上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和食管腺癌两大类,ESCC是中国食管癌的主要类型,约占食管癌的90%。ESCC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为15%~25%。既往临床试验并没有将这两种组织学亚型分开,二者的治疗均使用类似的方案。实际上,ESCC和食管腺癌在分子上是不同的,因此治疗应针对各自的组织学亚型。目前ESCC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但治疗方案的选择应依据临床分期。近年来,免疫治疗飞速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ESCC的治疗中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就ESCC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佘明金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