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群

作品数:107 被引量:1,169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8篇艾滋病
  • 15篇综合征
  • 14篇缺陷综合征
  • 14篇免疫缺陷
  • 14篇免疫缺陷综合...
  • 14篇获得性
  • 14篇获得性免疫
  • 14篇获得性免疫缺...
  • 14篇获得性免疫缺...
  • 12篇美沙酮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11篇美沙酮维持
  • 11篇美沙酮维持治...
  • 9篇性行为
  • 8篇吸毒
  • 8篇健康
  • 7篇影响因素
  • 7篇社区美沙酮维...
  • 7篇卫生服务

机构

  • 98篇广东省疾病预...
  • 27篇中山大学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深圳市卫生防...
  • 5篇江门市疾病预...
  • 4篇广东省卫生防...
  • 4篇暨南大学
  • 4篇中山市疾病预...
  • 4篇惠州市疾病预...
  • 4篇龙门县疾病预...
  • 3篇广东省皮肤性...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北京信息控制...
  • 2篇阳江市疾病预...
  • 2篇云浮市疾病预...
  • 2篇广州达安临床...
  • 1篇广东商学院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济南大学

作者

  • 105篇何群
  • 41篇林鹏
  • 32篇王晔
  • 32篇杨放
  • 28篇刘勇鹰
  • 25篇付笑冰
  • 20篇凌莉
  • 18篇赵茜茜
  • 15篇曹蓉
  • 14篇许锐恒
  • 14篇夏英华
  • 11篇李艳
  • 10篇孙宝山
  • 10篇龙其穗
  • 9篇张容瑜
  • 8篇陈昂
  • 7篇许燕君
  • 7篇宋秀玲
  • 7篇蔡秋茂
  • 6篇陈雯

传媒

  • 37篇华南预防医学
  • 12篇中国艾滋病性...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疾病控制杂志
  • 4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性病艾滋...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广东卫生防疫
  • 2篇Chines...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国卫生政策...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3篇2004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省广州市男同性性接触人群艾滋病KAP调查被引量:46
2005年
目的 ①了解广州市男同性性接触人群(menwhohavesexwithmen ,MSMs)的基本情况及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②探索接触同性恋人群的有效方法;③了解MSMs中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的感染情况;④MSMs相关危险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对研究人群采用统一问卷并采集静脉血,对其中依从性较好者进行定性访谈。结果 共调查MSMs 12 1人,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6 .0 3% ;HIV抗体、HBsAg、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0 %、11.97%和11.11% ;MSMs中与艾滋病、性病感染相关的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结论 开展MSMs性传播疾病的主动监测,以及针对性的行为干预迫在眉睫。
何群王晔林鹏张周斌赵茜茜徐慧芳
关键词:男性同性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流行病学
社区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了解社区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中影响安全套使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为制定社区性病艾滋病的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中部某镇的FSW采取面对面的定量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等情况。结果共调查201名社区FSW,主要来自发廊、洗脚屋、出租屋等处,平均年龄21.8±5.31岁,89.4%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7%来自外省。FSW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嫖客以及FSW自身的侥幸心理。“首次性行为特征因子”和“最近半年是否做过性病检查”是社区FSW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论提高社区FSW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的行为干预应主动增加针对嫖客的干预工作内容,同时应不断改良及研发新型安全套,提高其被接受的程度;严格规范化性病门诊的建设,提高性服务人群性病艾滋病的早期诊断,提高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
林鹏孙宝山梁立环刘海东付笑冰杨放赵茜茜刘雪梅何群刘勇鹰王晔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行为
广东省艾滋病病毒职业性暴露应急系统响应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建立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性暴露应急系统,分析应急响应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02~2004年报告的广东省各地HIV职业性暴露个案。结果 2002-2004年共报告152例HIV职业性暴露个案,其中医务人员占74.34%,干警占13.82%。29.61%是皮肤黏膜接触性暴露,70.39%是创伤性暴露。暴露级别中,一级暴露占57.24%,二级暴露占35.53%。三级暴露占7.24%。94.74%的暴露者进行了暴露后应急局部处理。发生暴露后,只有38.16%的暴露者采用了合理的处理方案。104例(68.42%)进行了预防性服药,但其中仅有27.88%(29/104)的人采用合理的服药方案。48例(31.58%)未进行预防性服药,但其中仅有60.42%(29/48)的人是真正无需预防性服药者。92例暴露者经12个月的随访未发现有感染HIV者。结论 广东省HIV职业性暴露应急系统能有效地响应全省HIV职业性暴露事件,但仍需加强对职业性暴露后应急处理技术的知识培训。
刘勇鹰林鹏付笑冰何群赵茜茜王晔杨放李艳孙宝山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非珠三角地区三级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非珠三角地区三级医院的科技影响力差异。方法基于广东省非珠三角的53家三级医院的调查数据,运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再采用TOPSIS法计算所有被评价医院的科技影响力的相对接近度,并进行排序。结果评价指标体系的31个三级指标中,权重分数最大的指标为成果转化和合作产业化(均3.35%)。综合性医院、直属附属医院、三甲医院、粤东地区三级医院的科技影响力较优。湛江市、汕头市、云浮市三级医院的科技影响力排名靠前,揭阳市、韶关市和阳江市则排名靠后。结论非珠三角地区三级医院的科技影响力发展不平衡,存在科研成果转化不足、科研平台建设薄弱等问题,大部分三级医院科技情况有待改善。
郑丹彤曹蓉郭辉杰何易洲夏英华卞巧何群
关键词:熵权TOPSIS
广东省艾滋病监测系统建立及流行风险评估
林鹏王晔刘勇鹰李艳付笑冰杨放李杰何群于国龙刁丽梅鄢心革林萍龙其穗颜瑾许锐恒张玉润林立丰
该项目完成了广东省艾滋病监测系统的建立、不断修订和完善,已建立起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广东省艾滋病监测体系,并运用该监测系统对艾滋病感染的各类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连续性监测,在该基础上对广东省的...
关键词:
广东省3个综合示范区五类人群艾滋病相关KABP情况调查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3个示范区各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广东省3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一般人群及高危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态度及高危性行为情况。结果共调查一般人群1 826人,高危人群838人。居民、学生、吸毒人群、暗娼、性病患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0.3%7、2.6%、66.1%、56.0%、45.0%;吸毒人群注射吸毒率为76.3%,近6个月共用针具率为30.5%,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为15.1%;暗娼人群近3个月持续使用安全套率为21.4%,近6个月性病患病率为31.8%,近12个月注射过毒品率为8.5%;性病患者中最近3个月内有非婚性伴率为42.9%,近3个月内与非婚性伴每次都用安全套率为3.3%。结论3个示范区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人群高危行为的发生率及HIV感染率较高,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措施。
杨放林鹏何群许锐恒余大年莫开笋周伴群刘勇鹰王晔付笑冰赵茜茜孙宝山刘文锦许建明蒋建新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静脉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静脉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以便制定该人群预防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措施。[方法]2002--2003年,在广东省选取2个社区,1个为干预区,采用针具交换干预措施;另1个为对照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进行10个月的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方便抽样,利用结构问卷对抽取的注射吸毒者分别进行面对面的断面调查,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静脉吸毒人员428、429名,干预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9.36%和58.67%(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人回归模型的因素按照贡献率依次为干预地区(OR=0.337),看过宣传资料(OR=2.815)、初中文化(OR=2.207)、高中及以上文化(OR=2.799)、40岁以上年龄(OR=0.510)。[结论]静脉吸毒人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接受过针具交换项目宣传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40岁以上及干预地区的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
杨放林鹏王晔何群刘勇鹰付笑冰李艳龙其穗
关键词:艾滋病注射吸毒者影响因素
广东省静脉吸毒人群吸毒行为的定性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确定吸毒及针具共用的影响因素,为在中国静脉吸毒者中开展艾滋病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阳江和云浮戒毒所和社区招募静脉吸毒者,对吸毒者进行深入访谈和小组访谈,对访谈记录利用NUD*IST4.0定性分析软件进行整理、编码、主题归类和分析。结果共对21名静脉吸毒者进行了深入访谈,同时进行了15组的小组访谈。结果显示多数吸毒者首次吸毒发生在刚刚步入社会,57.0%深入访谈的吸毒者首次吸毒发生在20岁以前;首次吸毒的方式100.0%为口吸;吸毒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结交了吸毒的朋友、好奇心的驱使、生活负面事件及对毒品危害认识的缺乏;从口吸转为注射吸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省钱及追求快感;针具共用的主要原因包括毒瘾发作时没有新针具、买针具困难、认为对方比较健康、关系好及对间接共用针具的危害缺乏认识;戒毒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心瘾难以克服和道友的影响;女性吸毒者存在卖淫问题。结论针具的可获得性差、毒瘾发作无备用和对间接共用针具的危害缺乏认识是针具共用的主要原因,采取加强针具的市场营销及针具交换等减少危害的措施势在必行。
林鹏杨放范子凡麦新荣王晔刘勇鹰付笑冰赵茜茜何群许锐恒
广东省首批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安全性评价
2009年
目的:评价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广东省首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445例患者在入组1、3、6月和1a后随访其不良反应和戒断症状,从门诊获得美沙酮管理资料。结果:133例报告有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发生人次数随治疗时间延长减少。最常见的戒断症状是"吃饭没胃口"和"晚上睡觉很容易醒"。尚未发生美沙酮非法流失事件。结论:广东省首批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安全性较好。
夏英华赵醴丽凌莉陈昂陈雯韩璐林鹏何群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安全性评价戒断症状
中国糖尿病管理研究热点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分析我国糖尿病管理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变化趋势,为糖尿病管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9年12月7日糖尿病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统计发文量、发表期刊情况,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合作共现图、机构合作共现图和关键词时区图,分析糖尿病管理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结果检索到文献17992篇,纳入中文文献8435篇,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09—2019年文献发表数量最多,8141篇占96.51%。在826种期刊上发表,其中核心区期刊13种,以《糖尿病新世界》刊载数量最多,419篇占文献总量的4.97%。发表数量最多的作者是楼青青,26篇占0.31%。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表数量居前三位,70篇占0.83%。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分别是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血糖管理、妊娠糖尿病、健康管理、社区管理和护理管理等;中心性较高的有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妊娠糖尿病和社区管理。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家庭医生和移动医疗是近几年新出现的研究方向。结论中国糖尿病管理的发文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糖尿病管理领域形成了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研究热点,家庭医生和移动医疗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研究热点。
牟丽夏英华何群邢晓辉
关键词:糖尿病管理CITESPACE自我管理健康教育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