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三维适形
  • 2篇适形
  • 2篇放疗
  • 1篇动态增强MR...
  • 1篇异氟醚
  • 1篇诱发电位
  • 1篇预后
  • 1篇乳腺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三维适形放疗
  • 1篇三维适形放射
  • 1篇三维适形放射...
  • 1篇适形放疗
  • 1篇适形放射
  • 1篇适形放射治疗
  • 1篇髓母细胞瘤
  • 1篇听觉诱发电位...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癌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何东峰
  • 2篇哈思衡
  • 1篇靳二虎
  • 1篇杨捷
  • 1篇马大庆
  • 1篇张丽红
  • 1篇王晓宁
  • 1篇王长胜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2007第六...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动态增强MR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和提示恶性肿瘤病理分级中的作用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评估动态增强MR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和提示恶性肿瘤病理分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8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动态增强MRI检查结果,在第1个动态序列的肿块内选择具有最大初始斜率(Slopei_in)值ROI的热点,以及具有最小Slope_in值ROI的冷点,评估肿物的动态(包括冷点、热点和不均匀性)扫描特点和形态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包括初始斜率Slope_in流出斜率、流入斜率梯度、流出斜率梯度、曲线形态、环形强化以及不均匀强化程度)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正确性,并采用Joncheere-Terpstra检验分析各组动态参数间的差异。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38例未行新辅助化疗而直接行手术治疗的不同病理分级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肿瘤强化特征。结果所有参数中热点Slope_in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620),但与其他参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热点Slope_in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2%(55/87)和72.7%(8/11)。38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Ⅰ、Ⅱ和Ⅲ级者分别为9、19和10例,冷点Slope_in中位数分别为6.1×10-3、5.4×10^-3和1.4×10^-3,流人斜率梯度中位数分别为6.6、9.8和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和0.031);Ⅰ级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表现为均匀、较不均匀和极不均匀强化者分别为2、5和2例,Ⅱ级分别为1、12和6例,Ⅲ级分别为0、2和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动态增强MRI能够帮助提示肿瘤病理分级。热点Slope_in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何东峰马大庆靳二虎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分级
3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背景与目的: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属于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头部恶性肿瘤,诊断时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岁。近年来随着放化疗策略的巨大进步,5年生存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20%上升至70%。多数学者认为局部复发、术前是否存在转移、术后残存肿瘤体积以及患者年龄等因素都对预后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探讨髓母细胞瘤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毒副作用及其失败的原因。方法:2001年8月—2007年8月,共34例(男性23人,女性11人)髓母细胞瘤术后患者(3~16岁,平均年龄9.5岁)在我院就治,其中高风险组16例,低风险组18例。所有患者均于放疗前行肿瘤全切或次全切除术,术前从未接受过放、化疗。患者均于术后3周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先予以患者全脑全脊髓放疗至30Gy后,于后颅窝处补量20~25Gy,中位分次剂量180cGy/f。所有患儿于放疗后接受长春新碱、环己亚硝脲、顺铂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均未行鞘内化疗。患者于每次化疗前常规行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和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5年总生存率(5-year overall survival,OS)和5年无病生存率(5-year 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71%、62%,中位随访时间36.5个月。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50.0%,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34例患者中13例失败,其中有3例(8.8%)在筛板区域发生复发。完全缓解率为70.5%,部分缓解率为14%。而术前存在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2.5%(1/8);术后残存肿瘤体积≥1.5cm3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0%(0/5)。术前存在转移与术后残存肿瘤体积对患者的预后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性别对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影响。放疗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系统毒性反应(7/3420.6%)及胃肠道反应(11.8%,4/34)。结论: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术后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低风险组患者预后较�
何东峰哈思衡王长胜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放疗不良反应预后
局限性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目的比较膀胱充盈体积变化对治疗计划 DVHs 的影响,定量给出局限性前列腺癌三维适形放疗时所需膀胱最小体积。方法选择分期为 TNM的前列腺癌患者17例。采用仰卧位3个序列的 CT 定位扫描(CT1~CT3),每一序列 C...
哈思衡何东峰杨捷
文献传递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或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期间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作用。方法33例ASAⅠ级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氟醚组(I组)18例行诱导插管吸入全麻,丙泊酚组(P组)15例诱导插管同I组;麻醉维持分别用异氟醚与氧化亚氮吸入或丙泊酚靶控输注与氧化亚氮吸入。通过调节异氟醚吸入浓度或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使麻醉期间MAP、HR波动在基础值±20%范围内,记录麻醉期间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及AAI值。结果两组AAI值均较低,P组出现一过性AAI值≤10有12人次,I组则有4人次;且AAI值与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及异氟醚呼气末浓度呈负相关(P<0.05),与MAP、HR无明显相关。结论结合AAI监测可更全面的反映麻醉深度。
王晓宁张丽红何东峰
关键词:丙泊酚异氟醚听觉诱发电位指数麻醉深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