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瑞
- 作品数:28 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往复荷载作用下型钢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为研究往复荷载作用下型钢再生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性能,设计了14个型钢再生混凝土试件并对其进行往复加载试验,分析了型钢再生混凝土的黏结破坏过程,研究了其界面黏结应力分布,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型钢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往复荷载作用下型钢再生混凝土界面的黏结破坏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微滑移阶段、滑移发展阶段、黏结力陡降阶段和残余阶段),对应4个受力特征点(微滑移点、黏结荷载极限点、残余点和破坏点);与单向推出荷载作用相比,往复荷载作用下试件的极限黏结强度最大降低40%左右;加载初期,在正向卸载和正向加载时,黏结应力峰值在固定端附近,且随型钢埋置长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负向加载和负向卸载时,加载端附近黏结应力逐渐变大,试件由两端向中间逐渐破坏;型钢再生混凝土的特征黏结强度随着再生混凝土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型钢保护层厚度、体积配箍率和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提高。最后建立了型钢再生混凝土的特征黏结强度计算式,并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 薛建阳张新任瑞
- 关键词:黏结性能黏结应力
- 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 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融合了再生混凝土节能环保、可再生利用的显著特点和普通型钢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高、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不但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防灾能力,还符合国家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 任瑞
- 关键词:抗震性能试验抗剪承载力滞回性能
- 一种预应力砌体窗间墙及加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应力砌体窗间墙及加固方法,包括:一、截取光圆钢筋并拔丝;二、砌筑窗间墙,在第一皮砖砌体砌筑完成后砂浆铺设前,放置两根水平的光圆钢筋于第一皮砖砌体上,后铺设砂浆;三、继续砌筑,在砌筑至窗间墙中部位置处和顶部...
- 信任 马鹏飞谢启芳任瑞 毛立
- 文献传递
- 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了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设计了一榀缩尺比为1:2.5的三层两跨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水平荷载试验,观察了框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得了框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分析了框架的承载能力、刚度、延性、耗能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属于"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框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呈饱满的梭形,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破坏时试件的整体最大位移角为1/22,正反向平均位移延性系数为4.3,表现出了较好的变形能力和抗倒塌能力.
- 薛建阳王刚刘辉任瑞
- 关键词: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
- 低周反复荷载下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9
- 2014年
- 为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破坏特征和抗震性能,进行4榀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70%、100%的1∶2.5模型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其破坏形态和受力特点,对框架中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层间位移角、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典型破坏形态是节点核心区剪切斜压破坏;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饱满,位移延性系数介于3.95~4.88;弹塑性极限位移角约为1/19~1/26;破坏时节点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介于0.322~0.335;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有所降低,延性减小。但是相对于普通型钢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而言抗震性能降低不大。
- 薛建阳鲍雨泽任瑞王刚
-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结构再生混凝土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抗震性能
- 型钢再生混凝土梁柱中节点受剪承载力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为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梁柱中节点的受剪承载力,在型钢再生混凝土梁柱中节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受剪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柱中节点的破坏模式主要是剪切斜压破坏,其受力机理为钢筋再生混凝土斜压杆,钢"框架-剪力墙"和钢筋空腹桁架的综合作用,将节点域的受剪承载力分为三部分,即节点域型钢腹板"剪力墙"和翼缘"框架"、节点域再生混凝土斜压杆、节点域箍筋的受剪承载力;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提出型钢再生混凝土梁柱中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该计算式不仅考虑了梁、柱对节点域实际受力状态的影响,而且考虑了翼缘"框架"对再生混凝土的约束作用,采用计算式得到的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 薛建阳翟磊鲍雨泽任瑞赵鸿铁
- 关键词:中节点承载力
- 一种电阻位移传感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位移传感器,包括金属外罩、滑动杆以及位于金属外罩内的纵向线性电阻棒、导体套环、电路板、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其中,金属外罩顶部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滑动杆的上端插入于金属外罩后插入于滑槽内,纵向线性电阻棒...
- 任瑞徐新江薛建阳张新张锡成李贺超闫振华王超芸
- 文献传递
-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以培养“三师人才”研究生为培养定位,提出“三主体、三阶段”的培养模式。在构建“三主体、三阶段”的培养模式过程中,实现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明确学校和企业的关系;确立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制,确定...
- 张维华史庆轩任瑞刘永涛
- 关键词:产学研双导师制
- 在役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损伤智能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2024年
- 再生粗骨料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对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长期使用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对在役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长期性能需进一步探究。基于此,本文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外观损伤(裂缝)识别模型,将超声检测技术与深度学习方法相结合建立在役组合结构内部损伤变化和损伤位置监测,并基于BIM平台构建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长期使用过程结构损伤智能监测系统。该研究为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长期使用性能的监测与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 曹吉昌任瑞田卫任文高亮周涛
- 关键词:智能监测系统
- 型钢混凝土(SRC)暗梁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 2017年
- 型钢混凝土(SRC)暗梁在大跨度组合楼盖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结合6个型钢混凝土暗梁试件的单调静力试验,对型钢混凝土暗梁的受弯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和受弯刚度进行了研究.试验着重研究了暗梁截面高度、型钢截面尺寸、型钢截面类型等关键参数对型钢混凝土暗梁的承载能力、受弯刚度的影响规律及影响特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型钢混凝土暗梁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进一步结合型钢混凝土暗梁受力机理的理论分析,分别采用"刚心法"和"换算截面法"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暗梁的受弯刚度计算公式,并基于现有规程和理论,提出了型钢混凝土暗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张成中郭亚康杨勇任瑞薛皓
-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受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