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东景

作品数:41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11篇文化科学
  • 10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主义
  • 8篇高校
  • 6篇教学
  • 5篇哲学
  • 5篇社会主义
  • 5篇教育
  • 4篇大学生
  • 4篇两课
  • 4篇两课教学
  • 4篇教师
  • 3篇政治
  • 3篇社会
  • 3篇视域
  • 3篇思想品德
  • 3篇思想品德课
  • 3篇品德
  • 3篇品德课
  • 3篇资本逻辑
  • 3篇理论课
  • 3篇历史境遇

机构

  • 37篇河南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0篇任东景

传媒

  • 3篇理论月刊
  • 3篇呼兰师专学报
  • 3篇山西高等学校...
  • 3篇忻州师范学院...
  • 3篇经济与社会发...
  • 2篇黑龙江高教研...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理论导刊
  • 1篇新东方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学海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天中学刊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协商论坛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河南商业高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3
  • 4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威权时代高校师生关系困境的哲学透视及其重构被引量:14
2010年
后权威时代的突出特点是高校教师地位从立法者向阐释者地位的转变,知识获得的路径从单一线性到多维网状的转变,师生关系从亲密到淡漠的转变等。这带来教师权威和神圣地位的解构,带来传统师生关系的解体以及重构新的师生关系的时代呼唤。新时代重构师生关系应当立足于:超越自我中心主义的迷恋,建构起"为他者负责"的高校伦理;超越工具理性的主导,建构起价值理性的交往方式;超越片面的主客二分,建构起主体间性的思维方式。
任东景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主体间性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高校“两课”教学
2003年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输送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两课”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基础地位,这就要求“两课”教学重新审视自己,哪些方面阻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在教学改革中采取哪些措施,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更好地实现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任东景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教师赏识教育
当前高校“两课”教学过程的创新问题被引量:8
2003年
当前高校“两课” (政治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应通过“两课”教学管理考核方式的创新 ,“两课”教材建设思路的创新 ,以及“两课”教学理念的创新等 ,进一步把握“两课”教学的内在规律 ,在实践中走创新之路 ,从而达到以真引人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使“两课”教学收到针对性、实效性。
任东景
关键词:高校教学过程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
习近平同志关于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研究
2020年
习近平同志关于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青年观和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核心理论,围绕为什么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青年和怎样培养青年等问题,聚焦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新形势”“新主题”“新目标”“新原则”“新内容”和“新途径”,科学把握新时代培养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性,是新时代培养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指南。认真学习和实践这一重要论述,有助于把脉新时代青年人生价值实现之惑,有助于筑牢新时代青年理想信仰之基,有助于激发新时代青年建功立业之源。
任东景
关键词:青年
社会变革时代当代人的生存困境透视--犹太哲学家鲍曼的流动现代性理论探析
2011年
当代英国著名犹太哲学家鲍曼以其敏锐的目光来审视流动现代性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把当代社会的突出症候概括为全球化下的资本飘逸、个体化下脆弱的人际纽带以及消费主义条件下自我价值实现的幻化。鲍曼运用历史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组合优势,以图重建人们生活的精神家园即新伦理共同体的重建,具体包括为他者负责的伦理观、公共领域的政治观和自我身份认同的文化观等三部分,这是鲍曼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困境所实现的一次理论建构。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有利于准确把握当代人的发展困境以及探索走出困境的方法,同时也为审度当代人的生存样态提供一种他者维度的致思路径。
任东景
关键词:伦理共同体
“生存之忧”与“发展之惑”——犹太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现代性反思理论及其实践意蕴被引量:4
2010年
当代英国著名的犹太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现代性反思理论涵盖了从现代性、后现代性再到"流动现代性"的辩证逻辑,通过作为复杂幸事的解放、对自由的向往与迷惘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清算等加以展开。他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左派"理论家的立场对当代人的生存境遇进行深入剖析,对于在一定程度上建设精神家园、克服精神生活的物化和虚无主义困境,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东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一种现代性的分析路径被引量:1
2008年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这一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对全球化、个体化和过度化而做出的必然反映。理论上的建构路径要把道德评价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要把发展生产力与追求社会的和谐结合起来,要把公共空间的拓展与个人自由的追求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的理性观。
任东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工智能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探析被引量:3
2020年
马克思通过原子化的个人、单向度的人、自我膨胀等方面揭示了物化的个人,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资本逻辑的超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方面实现物化个人的超越。人工智能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的交往实践、社会融合、观念的转变等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人工智能也可能对人的全面发展带来更加物化的社会、虚拟现实的陷阱、主体地位的丧失等风险。因此,需要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以达成共识,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对策以应对风险。
任东景
关键词:人工智能
鲍曼流动现代性理论的内在逻辑探析被引量:1
2010年
当代英国著名社会哲学家鲍曼立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提出了流动现代性的理论范式。这种理论范式的内在逻辑结构包括:作为方法论的社会批判理论,作为实践路径的他者伦理观重构和作为理论归宿的公共领域重建。深入研究鲍曼流动现代性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对于准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任东景
关键词:资本逻辑公共领域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就是要紧密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使命,要紧密结合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培养以及保证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等方面进行。
任东景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课程设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