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之伦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渊源
  • 2篇判例
  • 2篇判例法
  • 1篇渊源研究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渊源
  • 1篇制定法
  • 1篇中国法
  • 1篇中国法治
  • 1篇人权
  • 1篇人权教育
  • 1篇人权理论
  • 1篇人权理论研究
  • 1篇人权行动计划
  • 1篇人权研究
  • 1篇破立
  • 1篇清朝
  • 1篇历史渊源
  • 1篇教育
  • 1篇光荣革命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4篇于之伦
  • 2篇朱力宇

传媒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法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清朝中前期正式法律渊源研究(1644-1840)
本文关注的是清朝中前期正式法律渊源问题。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许多制度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已经达到了最高峰。本文力图通过从对清朝中前期正式法律渊源的考察进而探究中国传统法制的内在规律,透过法律现象的层...
于之伦
关键词:制定法判例法
"光荣革命"前的英国判例法探源
于之伦
关键词:判例法历史渊源哲学渊源
论当代中国法治之路的不可逆转性被引量:3
2011年
法学理论上一般将法治的内涵视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文明社会的基本原则,占主导地位的普遍观念或内在精神,严格有序的实际状态或社会秩序。实践中要建设成为"法治国家",至少需要五个条件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高度民主的政治体制,全民具有较高的法律文化素质,人民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导致的社会转型和国家融入世界。当一个国家基本上或大体上具备了上述法治内涵和实现条件时,其成为法治国家的趋势就是不可逆转的。以这些内涵和条件评价近现代中国对法治之路探索的是非曲直和经验教训后,得出的结论是当代中国的法治之路已经不可逆转。
朱力宇于之伦
关键词:法治破立
论我国高校开展人权理论研究与教育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2011年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的公布,标志着中国的人权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为落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高校要充分认识开展人权理论研究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注意解决好人权理念的教育、人权教育的对象和课程、人权教学的方式、人权研究与人权教育的关系、人权教育培训、人权知识普及和人权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问题。
朱力宇于之伦
关键词:国家人权行动计划高校人权研究人权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