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大连

作品数:106 被引量:358H指数:11
供职机构:纽约州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8篇耳蜗
  • 32篇细胞
  • 28篇毛细胞
  • 26篇耳毒
  • 25篇毒性
  • 24篇耳毒性
  • 18篇内耳
  • 13篇前庭
  • 12篇豚鼠耳蜗
  • 11篇小鼠
  • 11篇卡铂
  • 11篇卡那霉素
  • 8篇耳聋
  • 8篇耳蜗毛细胞
  • 7篇动物
  • 7篇神经节
  • 7篇螺旋神经节
  • 6篇听性
  • 6篇听性脑干
  • 6篇听性脑干反应

机构

  • 37篇上海第二医科...
  • 23篇纽约州立大学
  • 22篇中南大学
  • 2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篇上海第二医科...
  • 9篇复旦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成都市第三人...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6篇丁大连
  • 18篇孙虹
  • 16篇李鹏
  • 14篇金西铭
  • 13篇皇甫慕三
  • 11篇金晓杰
  • 10篇王家东
  • 9篇徐秀玲
  • 8篇赵纪余
  • 6篇胡海生
  • 6篇李永奇
  • 6篇于进涛
  • 5篇王中和
  • 5篇郑向阳
  • 4篇王坚
  • 4篇蒋海燕
  • 4篇罗德峰
  • 3篇亓卫东
  • 3篇吴学文
  • 3篇骆松明

传媒

  • 22篇中华耳科学杂...
  • 15篇听力学及言语...
  • 1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0篇中国耳鼻咽喉...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华耳鼻咽喉...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耳鼻咽喉(头...
  • 3篇空军总医院学...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广东省医学会...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耳鼻喉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γ-射线对动物耳蜗及前庭损伤的实验研究
1998年
目的:为探讨耳蜗及前庭放射损伤的始发部位和可能机理。方法:给予16只豚鼠耳区一次50Gy的60Coγ-射线照射,采用耳蜗动作电位(AP)、眼震电流描记术和电镜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辐射后豚鼠AP反应阈上升呈渐进性;前庭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辐射后豚鼠眼震次数和持续时间呈进行性减少或缩短;电镜检查发现耳蜗和前庭毛细胞纤毛倒伏或缺失,其线粒体和内质网明显受损;神经末稍明显受损;细胞损伤程度:耳蜗外毛细胞>内毛细胞、前庭毛细胞>支持细胞、腹壶嵴毛细胞>椭圆囊斑毛细胞>球囊斑毛细胞。结论:放射线对耳蜗和前庭毛细胞和神经末稍的损伤是造成其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其辐射损伤呈进行性加重;
王中和胡海生王家东丁大连
关键词:耳蜗前庭器动物实验Γ射线
9370兆赫微波与耳蜗微循环的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试技术结合螺旋韧带血管纹红细胞计数,探讨微波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作用。结果表明:(1)微波组动物经辐射10分钟后,耳蜗微循环的血流量较辐射前上升19.79%,30分钟后上升23.45%;(2)对速尿/微波一组动物,微波能使速尿引起的血流下降明显改善。与此同时血管纹毛细血管的红细胞充盈也较单纯注射速尿动物组显著增加;(3)有关听功能的改善情况,比较AP反应阈恢复正常的时间,速尿/微波组动物可较单纯速尿组动物提前1/3。提示加快内耳微循环的血流,增加血管纹红细胞的充盈是微波辐射促进听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史晓瑞金西铭皇甫慕三丁大连
关键词:耳蜗微循环速尿微波血管纹血流听功能
甲状腺素对抗卡那霉素肾及耳毒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实验通过单纯肌注卡那霉素(400mg/kg)10d与肌注相同量卡那霉素同时给予口服甲状腺素(10mg/kg)的豚鼠对其听功能及肾功能进行比较,探讨甲状腺素保护内耳的作用机制。结果单纯用卡那霉素动物组的肾功能持续减退,听功能亦下降:而用甲状腺素实验组的肾功能及听功能减退均较前者轻。结论提示甲状腺素可延缓卡那霉素对肾功能的损害,保证了肾小球排出卡那霉素的能力,有助于降低内耳液中蓄积卡那霉素的浓度,以减轻卡那霉素对毛细胞的损害。
金晓杰赵纪余丁大连皇甫慕三李学敏
关键词:甲状腺素卡那霉素耳毒性肾毒性
小鼠耳蜗的形态学发育过程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昆明种小鼠耳蜗听觉器官的分化发育过程。方法收集从胎龄13天直至出生后14天的昆明种小鼠的耳蜗制作成石蜡切片或者环氧树脂切片,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或者甲苯胺兰染色法显示耳蜗内细胞结构,光镜下观察耳蜗细胞的分化发育演变过程。结果小鼠耳蜗发育过程经历听泡上皮增殖期(孕第13- 14天)、感觉上皮分化期(孕第15-16天)及耳蜗发育成熟期(孕第17天-出生后第14天);耳蜗结构发育成熟期占据整个发育期的2/3;耳蜗螺旋器的发育从底回开始,顶回螺旋器的发育比底回晚1-2天;毛细胞的出现早于相应上皮嵴的消失,小上皮嵴的消失亦早于大上皮嵴的退化。结论昆明种小鼠耳蜗螺旋器的分化发育有序地从底回向顶回发展,至出生前其大体结构已经基本发育成形,出生后耳蜗螺旋器的精细结构进一步分化发育直至出生后14天才渐趋完善,其中耳蜗发育成熟期在整个耳蜗发育过程中占重要地位。
李春晖杜波丁大连杜宝东
关键词:耳蜗螺旋器发育小鼠形态学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研究被引量:54
2007年
由于抗菌谱广和价格便宜等原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却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耳蜗毛细胞中的主要积聚部位是线粒体和溶酶体。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细胞内氧自由基活动增强是毛细胞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局部或者全身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可以保护耳蜗免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损害。钙激活的蛋白酶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毛细胞破坏过程中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抑制钙激活蛋白酶的活性也能有效保护耳蜗毛细胞。急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中毒引起的毛细胞破坏大都死于细胞凋亡,其凋亡原因主要是因为线粒体被药物特异性结合并破坏后,其内部的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细胞质中,因而刺激了Caspase-9并激发其下游的Caspase-3,从而导致毛细胞的程序化死亡。与此不同的是,慢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中毒引起的毛细胞破坏不仅包括细胞凋亡而且涉及细胞坏死。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毛细胞坏死过程中,溶酶体的超载破裂最终造成毛细胞自溶性坏死是其典型特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螺旋神经节没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但是在耳蜗毛细胞被破坏之后,螺旋神经节往往由于缺乏神经营养因子而发生延迟性神经元死亡,应用转基因技术将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片段转染到耳蜗支持细胞使之产生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可以有效减轻延迟性神经元死亡的发生率。
丁大连Richard Salvi
关键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
鸡行正弦摆动诱发眼震的引导方法
1996年
用日本的视动旋转眼震仪及眼震电图仪,对10只鸡进行正弦摆动诱发眼震的测试,记录到良好的眼震电图。表明该实验为研究鸡的前庭功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徐秀玲王家东丁大连金西铭黄燕燕
关键词:眼震电图前庭功能
高强度微波辐射损害内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用功率密度分别为892mV/cm^2和4330mW/cm^39370兆赫微波辐射豚鼠耳区,观察AP反应阈、EP变化、自发性眼震及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变化,并与正常豚鼠相比较,结果发现:4330mW/cm^2组前庭终器最早受到破坏,继而耳蜗受损害,而血管纹正常。提示:前庭对高强度微波最敏感,而持续受辐射后耳蜗亦受影响。
金晓杰丁大连
关键词:微波内耳损伤前庭
Pilocarpine促内耳分泌功能的实验研究
2001年
目的探讨Pilocarpine是否具有促使内耳分泌细胞功能亢进作用。方法 皮下注射Pilo-carpine,用圆窗电极记录栗鼠CM,CAP,SP,观察在用药前以及用药后30’、60’、90’、120’、150’、180’检测栗鼠500、1000、2000、4000和8000Hz的CAP听阈,CM、SP振幅变化;实验结束后将动物处死,透射电镜下观察内耳形态学改变。结果皮下注射Pilocarpine后15’动物出现唾液分泌、排泄物增多的现象.30’时所有频率的SP振幅增大,以 2000Hz最为显著,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SP振幅逐渐增大,90’后逐渐下降,180’时部分频率的SP振幅已恢复到用药前水平。在用药后各个频率的CAP阈值的变化率呈正态分布,大多数动物无显著变化,只有少量动物的几个频率CAP振幅在10dB以内振荡,CM振幅无显著变化。透射电镜下内耳毛细胞形态正常,但在微纹区的暗细胞和内齿细胞(interdental cell, IDC)内有着色较深的颗粒,并且部分颗粒向外分泌,在基底膜与盖膜间的空腔间形成层状物。结论 Pilocarpine能促进内耳分泌功能。
金晓杰丁大连Richard J.Saliv
关键词:匹罗卡品总和电位内耳分泌功能
耳蜗细胞死亡方式的鉴别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通过几种不同耳毒性药物离体培养实验和活体动物实验,以观察耳蜗细胞死亡的不同方式。方法应用Apoptosis-Necrosis Quantification Kit对正常或耳毒性药物处理过的离体培养耳蜗组织和活体耳蜗组织进行了染色。试剂盒中含有3种不同荧光标记的探针,其中绿色荧光标记的annexin V可鉴别活细胞内出现的凋亡改变,红色荧光标记的Ethidium homodimer III可鉴别活细胞内出现的坏死改变,蓝色荧光标记的Hoechst 33342则可鉴别出健康细胞。结果在耳蜗离体培养实验中,细胞凋亡信号和坏死信号几乎同时出现在顺铂或庆大霉素处理的耳蜗外植体;在活体动物实验中,细胞凋亡信号和坏死信号也同时出现在急性卡那霉素损害模型和慢性卡那霉素损害模型。结论在细胞受损后的变性过程中,凋亡因子和坏死因子可同时出现而导致细胞的死亡。细胞凋亡的过程一般比较迅速而常常发生在急性损害阶段,而细胞坏死的过程往往比较缓慢而多见于细胞的慢性损害过程。在细胞死亡的最后阶段,细胞的最终破坏一般取决于哪种死亡方式抢先完成,但无论是哪种死亡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都不能排除另外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对细胞降解过程的协同作用。
丁大连李鹏高可雷蒋海燕孙虹陈成芳Richard Salvi
关键词:耳蜗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死亡耳毒性药物
卡铂损伤南美栗鼠耳蜗内毛细胞及对听觉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通过卡铂耳蜗损伤模型,观察成年南美栗鼠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及其基底膜内、外毛细胞密度,探讨内毛细胞损害程度与CAP振幅、阈值改变的关系。方法18只成年南美栗鼠经耳科学检查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只):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分别接受1次和2次卡铂注射(76 mg/kg,腹腔注射,2次注射间隔1周)。B组和C组动物在卡铂注射后30 d、A组在相应时间行终点功能测试。经下鼓室径路将记录电极安放到麻醉后南美栗鼠的圆窗龛,记录短声(click)及0.5、1、2、4、8、16 kHz短纯音刺激下的CAP。测试结束后处死动物。耳蜗基底膜铺片经琥珀酸脱氢酶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毛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全耳蜗基底膜铺片连续高清拍摄,统计毛细胞数量及基底膜长度,计算10%基底膜长度内耳蜗内、外毛细胞的数量作为毛细胞密度。采用GraphPad 6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成年南美栗鼠click及0.5、1、2、4、8、16 kHz短纯音声刺激CAP阈值分别为(7.1±2.6)、(25.4±5.0)、(24.6±5.4)、(10.4±5.0)、(0.4±1.4)、(4.2±6.3)和(17.1±14.1)dB SPL(±s,n=12)。A组单个耳蜗毛细胞总数为(8936±643)个(±s,n=7),全耳蜗基底膜长度为(17.73±1.01)mm(n=12)。与A组相比,B组动物CAP阈值未见明显变化,但CAP饱和振幅降低了40%并伴有约40%的内毛细胞缺失。C组动物CAP明显升高并损失了近90%的内毛细胞。结论成年南美栗鼠短纯音CAP阈值在2、4、8 kHz最低,在低频或高频时阈值略有升高。卡铂造成的部分内毛细胞损伤与CAP振幅改变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但在内毛细胞损失40%时并不改变CAP的阈值,当内毛细胞缺失超过80%时,CAP阈值的升高不可避免。
袁芳丁大连丁大连王坚Salvi Richard J亓卫东
关键词:基底膜卡铂复合动作电位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