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成根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长期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观察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长期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接受1年内分泌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175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并分析不良反应患者的分布情况。结果175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潮热43例(24.57%),乏力32例(18.29%),关节痛27例(15.43%),恶心21例(12.00%),脱发15例(8.57%),皮疹12例(6.86%),食欲不振或增加10例(5.71%),抑郁8例(4.57%),血栓7例(4.00%)。175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其中<55岁患者72例,≥55岁患者103例;未绝经患者56例,已绝经患者119例;体力状况(PS)评分0分患者32例,1分患者65例,2分患者78例;Ki67<14%患者60例,Ki67≥14%患者115例;雌激素受体(ER)状态+患者37例,++患者62例,+++患者76例;有内脏转移患者78例,无内脏转移患者97例。年龄≥55岁、已绝经、PS评分2分、Ki67≥14%、ER状态+++、无内脏转移占比更高。结论在对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长期内分泌治疗时,会发生较多的不良反应,需要加强临床观察,重视内分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全程管理。
- 龙成根凌华海许德明梁秋龙杨春亮
- 关键词:内分泌治疗
- 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短期预后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短期预后。方法60例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氟维司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肿瘤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63.33%、疾病控制率(DCR)96.67%均高于对照组的36.67%、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两组血清CA153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CA153水平(22.45±5.30)U/ml低于对照组的(32.31±7.26)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PFS)(7.63±1.27)个月、总生存期(OS)(9.87±1.02)个月均长于对照组的(6.25±1.08)、(8.26±1.2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效果显著,可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短期预后,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 龙成根李媛媛凌华海杨春亮陈日上梁秋龙
-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卡培他滨节拍化疗氟维司群
- 乳腺癌分子标志物与DCE-MRI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DCE-MRI表现与分子标志物的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6月本院及广东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PR、ER、HER2、Ki-67不同表达状态患者的MRI检查表现及其相应的动态增强特征。结果:ER阴性表达者的癌肿边缘光滑比例明显高于ER阳性表达者,癌灶出现小肿块比例低于ER阳性表达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阳性表达者癌肿边缘光滑比例低于PR阴性表达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低表达者癌灶出现小肿块比例高于HER2过表达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低表达者癌肿边缘光滑比例低于Ki-67过表达者,癌灶出现小肿块比例高于Ki-67过表达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显示的乳腺癌肿大小、癌肿边缘情况均与ER、PR、HER2、Ki-67的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
- 谌力群朱辉严龙成根许平谢磊李薇
-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标志物
- miR-10b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
- 2017年
- 目的探讨miR-10b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RT-q PCR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乳腺组织中miR-10b的表达情况,分析miR-10b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iR-10b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是癌旁乳腺组织的3.87倍,其中有、无淋巴结转移乳癌分别为癌旁乳腺组织的6.12倍和0.95倍;分析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发现随着肿瘤增大(T2~T4)、病理学分级增高(Ⅱ、Ⅲ级),腋窝有淋巴结转移、Her-2表达阳性、ER阴性及Ki-67数值(≥50%)增高,miR-10b表达均增多,均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PR、P53的表达未显示出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miR-10b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加,并且与乳腺癌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提示miR-10b有可能成为临床判断预后的指标。
- 周怡锦龙成根张英刘涛黄文楠
- 关键词:乳腺肿瘤MIR-10BRT-QPCR
- 乳腺癌相关microRN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nucleotide,nt)的内源性短链RNA,不编码蛋白质,可通过与编码蛋白质的mRNA互补结合,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重要细胞活动的调控。近年来发现miRNA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miRNA可以同时调节多种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演进,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分子。miRNA的发现及其和肿瘤关系的揭示为寻找肿瘤新的生物治疗靶点提供了一个极有希望的研究方向。本文就miRNA在乳腺癌中的相关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龙成根张英
- 关键词:乳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