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青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生物膜
  • 1篇低浓
  • 1篇低浓度
  • 1篇低浓度废水
  • 1篇悬浮载体生物...
  • 1篇移动床
  • 1篇三相流化床
  • 1篇三相生物流化...
  • 1篇三相生物流化...
  • 1篇生物流化床
  • 1篇生物流化床处...
  • 1篇生物膜反应器
  • 1篇内循环
  • 1篇内循环三相流...
  • 1篇流化
  • 1篇流化床
  • 1篇膜反应器
  • 1篇膜厚
  • 1篇活性
  • 1篇反应器

机构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北京市环境保...

作者

  • 4篇黄青华
  • 4篇曹从荣
  • 3篇贾立敏
  • 3篇张强
  • 2篇宋英豪
  • 2篇王凯军
  • 1篇王化军

传媒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环保产业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城市管理与科...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在对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工艺性能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展望了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曹从荣贾立敏黄青华张强
关键词: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流化床移动床
SBAR反应器生物膜生长特性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载体吸附法的自固定化方式培养出活性良好的颗粒污泥———悬浮载体生物膜颗粒,并建立了生物膜物化特性和生化特性的系统分析方法。试验装置采用SBAR反应器,投加人工配水,裸载体为陶粒(湿视密度1 310 kg/m3、平均粒径0.55 mm)。试验运行了110 d,反应器内最大污泥浓度12.4 g/L,最大附着污泥浓度9.52 g/L。
曹从荣贾立敏黄青华宋英豪王凯军张强
关键词:SBAR活性膜厚干密度
好氧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低浓度废水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本研究探讨了好氧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低浓度废水的可行性和生物膜生长特性。
曹从荣宋英豪黄青华王凯军贾立敏张强
关键词:SS低浓度废水
内循环三相流化床的生物膜的培养被引量:13
2006年
研究了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在两种不同进水方式情况下生物膜培养情况. 研究表明:间歇进水时生成的生物膜能达到200~250?m左右,连续进水时生物膜厚度能达到100?m;前者较为圆滑紧密,而后者的活性较高;较低的启动容积负荷有利于启动挂膜;挂膜完成后进水的容积负荷不能过低,否则容易因污泥负荷低而引起丝状菌膨胀. 通过间歇式进水培养的活性污泥达到了生物量9.65g·L^-1(其中附着生物膜占92.7%),而连续式进水负荷COD可以达到11.45kg·m^-3·d^-1, 此时COD去除率达到80%.
黄青华王化军曹从荣
关键词:内循环三相流化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