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超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疾病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螺旋C...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成像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成像诊断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管疾病诊断
  • 1篇影像
  • 1篇影像方法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相对密度
  • 1篇颅内

机构

  • 5篇湖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黄超
  • 4篇胡海华
  • 2篇赵红星
  • 1篇翁卿吉
  • 1篇蒋建萍
  • 1篇叶永强
  • 1篇郑银元
  • 1篇包芸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浙江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螺旋CT扫描对COPD的诊断价值比较
2019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剂量螺旋CT扫描对COPD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COPD选择检查方法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收治120例初步诊断为COPD的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危险因素暴露史、家族史等,所有患者均行肺功能检查。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剂量螺旋CT组和低剂量螺旋CT组,以分组及编号代替患者信息后,分别予以常规剂量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由两位放射科主治医师独立阅片并对成像质量分级。比较两组成像质量、辐射剂量及诊断结果准确性的差异,评估不同剂量螺旋CT扫描对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种CT检查方法的图像的优良率及诊断结果准确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螺旋CT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常规剂量螺旋CT相当,且辐射剂量低对人体的损害小,对于COPD的诊断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常规剂量螺旋CT与低剂量螺旋CT的优良率虽相同,但图像效果更优。
黄超胡海华包芸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0T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颅内动脉成窗畸形(FIA)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FIA的MRA表现、好发部位以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共78例FlA患者的血管畸形好发部位、类型及其合并其它颅内血管性病变的情况。78例患者均行MRA扫描,再将原始图像经AW4.5工作站采用最小密度投影(MIP)及三维容积重建(VR)两种方法进行血管重组,并对血管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78例FlA患者中,单发61例,多发17例,共计95处。其中61例单发病例中位于基底动脉15例,位于前交通动脉区13例,位于大脑前动脉26例,位于大脑中动脉5例,位于大脑后动脉2例;17例多发病例中,位于基底动脉及左大脑前动脉6例,位于左椎动脉颅内段及左大脑前动脉7例,位于基底动脉及前交通动脉4例。78例患者中合并其它颅内血管性病变者占83.3%(65/78),双侧动脉对比一侧优势者36例,伴动静脉畸形(AVM)1例,永存三叉动脉3例,大脑前动脉A1段缺失16例,血管狭窄9例。结论3.0T MRA能清楚显示FIA的位置、形态及合并颅内其它血管病变的情况,是诊断FIA的首选、有效、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
胡海华叶永强翁卿吉黄超徐冬煜
关键词:颅内动脉
不同影像方法测量原发性肝癌大小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与增强CT在测量原发性肝癌最大直径的一致性与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皆接受超声及增强CT检查,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是<3 cm组、3~5 cm组及>5 cm组,比较各组超声与增强CT测量原发性肝癌大小的结果并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对于直径较小(≤5 cm)的原发性肝癌,超声的测量结果大于增强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直径较大(>5 cm)的原发性肝癌,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差异不大(P>0.05)。直径较小(≤5 cm)的原发性肝癌采用两种方法测量肿瘤大小的一致性不理想,而对于直径较大(>5 cm)的原发性肝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与病理结果相相比,增强CT以及直径较大(>5 cm)超声测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较小(≤5 cm)的原发性肝癌的超声测量结果比病理结果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测量小的原发性肝癌时与病理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而增强CT更为准确;对于大的原发性肝癌,两者测量结果无明显区别。
黄超胡海华郑银元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影像方法超声
定量CT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评价定量CT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腹部CT检查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组织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脂肪改变组(11例)、中度脂肪改变组(11例)和重度脂肪改变组(10例),另纳入20例无肝脂肪变性或脂肪变性相关临床表现者作为对照组,均于肝穿刺活检前1 d行肝脏CT平扫,测量肝脏、脾脏CT值,经测量及数据处理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用CT阈值和肝内血管相对密度及肝/脾CT值比值对CT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诊断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52例患者CT平扫诊断,不同程度脂肪肝组CT值和肝/脾CT值比值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CT值阈值、血管相对密度值分级及肝/脾CT值比值标准,定量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6.9%、94.2%和98.1%。结论定量CT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诊断中呈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和优势,可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评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黄超胡海华赵红星
精细化护理在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在心血管疾病诊断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精细化管理是对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每一处实行精细的管理,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提高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将这种管理理念应用在护理工作之中称之为精细化护理。精细化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已得到了充分肯定,为了提高CTCA成功率及诊断效果,我们对住院的80例行CTCA的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并与80例门诊检查患者进行比较,探讨精细化护理对CTCA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黄超蒋建萍赵红星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CT成像血管疾病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