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静轩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液相
  • 3篇制冷
  • 3篇相平衡
  • 2篇验用
  • 2篇制冷性能
  • 2篇太阳能
  • 2篇太阳能利用
  • 2篇汽车
  • 2篇汽车空调
  • 2篇汽车空调系统
  • 2篇汽液相平衡
  • 2篇吸附式
  • 2篇吸附式制冷
  • 2篇聚光
  • 2篇聚光系统
  • 2篇空调系统
  • 2篇混合工质
  • 2篇工质
  • 2篇光强
  • 2篇光强分布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7篇高静轩
  • 6篇陈则韶
  • 5篇胡芃
  • 4篇毛华芳
  • 2篇张谦
  • 2篇王刚
  • 2篇莫松平
  • 2篇江守利
  • 1篇陈龙祥

传媒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流体机械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等光强分布的折平板反射聚光系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基于平板玻璃镜反射聚光获得等光强分布的方法,提出了折平板反射聚光太阳能系统的设计方案。推导了平行光聚光公式,可在给定接收截面宽度、倾角和安装高度时,给出一定聚光比所需的反射板数量、宽度、倾角及坐标位置;建立了CCD法测量能流密度分布的测试平台以及聚光光伏实验装置,并对折平板聚光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折平板玻璃镜聚光系统可以得到较为均匀的辐射能流密度,并且系统的发电效率也较高。
江守利陈则韶胡芃莫松平王刚毛华芳高静轩张谦
关键词:太阳能利用聚光系统
混合制冷工质汽液相平衡计算与实验用循环泵研制
传统的CFCs、HCFCs制冷剂由于破坏大气臭氧层而被限期淘汰,所以寻找新型绿色环保的替代工质成为一项很紧迫的任务。混合工质则可以通过不同组分、不同配比进行组合,有可能获得各方面性能更为优异的替代工质,从而受到重视。气液...
高静轩
关键词:制冷工程环保制冷剂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
文献传递
吸附式汽车空调系统制冷性能的动态模拟
本文研究了发动机排气驱动的吸附式制冷系统在汽车实况运行中制冷性能的动态特性。首先,基于线性驱动力(LDF)非平衡吸附模型建立了二维传热传质耦合的非平衡吸附模型,并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然后针对汽车发动机实际运...
毛华芳高静轩陈则韶
关键词:吸附式制冷汽车空调制冷性能
文献传递
吸附式汽车空调系统制冷性能的动态模拟
2010年
模拟研究了发动机排气驱动的吸附式制冷系统在汽车变工况运行中制冷性能的动态特性.首先,基于线性驱动力(LDF)传质模型对沸石分子筛/泡沫铝-水吸附系统建立了二维传热传质耦合的非平衡吸附模型,并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然后针对汽车发动机实际运行中的几种典型工况,以沸石分子筛/泡沫铝新型复合吸附剂-水为工质对,模拟分析了发动机从高速到低速、低速到高速、突然短暂怠速等变工况过程中系统制冷性能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吸附式制冷系统应用于汽车空调能通过调整周期来适应汽车的变工况运行特性.
毛华芳胡芃高静轩陈则韶
关键词:吸附式制冷汽车空调
制冷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试验用磁力循环泵的研究
2010年
在循环法气液相平衡试验中,循环泵用于输送气相或液相使系统充分混合并快速达到气液相平衡。本文针对高压制冷混合工质设计了一种磁力驱动循环泵,经试验测试能耐压6MPa,流量可以在0.18~0.55L/min连续可调,对循环流体无加热作用,能够满足制冷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试验的需要。
高静轩胡芃陈则韶
关键词:气液相平衡
等光强分布的平板玻璃反射聚光太阳能系统的实验研究
提出了两种使用平板玻璃镜获得等光强分布的聚光设计新方法,即等光强半槽式和折平板式反射聚光系统。给出了考虑太阳光不平行度影响的等光强半槽式反射聚光系统的设计公式,得到了均匀的能流密度分布;推导了折平板反射聚光系统的平行光聚...
江守利陈则韶胡芃莫松平王刚毛华芳高静轩张谦
关键词:太阳能利用聚光系统能流密度平板玻璃
文献传递
PR方程结合vdW混合法则推算二元及三元HFC/HC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性质被引量:7
2012年
以PR方程结合vdW混合法则,利用建立的二元相互作用系数kij差值关联模型,对11组二元HFC/HC混合工质及5组三元HFC/HC混合工质(HFC32/HFC125/HFC134a,HC290/HC600a/HFC32,HFC125/HFC143a/HFC134a,HFC32/HC290/HFC227ea,HFC32/HFC125/HC290)汽液相平衡性质进行了推算,并与文献实验数据比较,对压力计算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2.23%、8.32%、1.43%、0.40%、1.71%,对气相组分计算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086、0.0132、0.0054、0.0071、0.0089。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推算二元及三元HFC/HC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性质。
胡芃高静轩陈龙祥陈则韶
关键词:汽液相平衡二元混合工质三元混合工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