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聪芬
- 作品数:88 被引量:747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应用单雌系F_2代法检测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抗性等位基因的频率
- 沈晋良何丹军周威君高聪芬
- 氟螨嗪对柑桔全爪螨的室内毒力试验被引量:1
- 2004年
- 室内测定了氟螨嗪(Flumite200)对柑桔全爪螨的毒力,结果表明:氟螨嗪对室内用雌成螨产2d后的卵的毒力高于直接从桂花树采回叶片上的卵,其LC50值分别为11.0mg/L(有效成分,下同)和52.4mg/L,对幼、若螨和成螨的LC50值分别为35.6mg/L和6173mg/L。氟螨嗪对柑桔全爪螨具有较高的杀卵和杀幼、若螨活性,而对成螨活性很低,可以作为防治柑桔全爪螨的药剂。
- 高聪芬徐建陶周威君陈进沈晋良
- 关键词:柑桔全爪螨室内毒力
- 甜菜夜蛾泰安郊区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监测被引量:6
- 2004年
- 测定了山东泰安市郊区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 11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用点滴法监测结果表明 :该种群 3龄幼虫对氯氟氰菊酯抗性最高 (2 4 45 .5倍 ) ,其次为高效氯氰菊酯 (5 86 .5倍 ) ,均属极高水平抗性 ;对百树菊酯(12 3.8倍 )属高水平抗性 ;对毒死蜱 (39.4倍 )、马拉硫磷 (2 7.4倍 )及灭多威 (2 5 .1倍 )属中等水平抗性 ;对辛硫磷 (8.1倍 )抗性最低 ,属低水平抗性。用浸叶法监测结果表明 :3龄幼虫对氯氟氰菊酯 (85 6 .5倍 )和高效氯氰菊酯 (2 5 0 .7倍 )也均属极高水平抗性 ;对百树菊酯 (134.4倍 )属高水平抗性 ;对毒死蜱 (14 .3倍 )属中等水平抗性 ;对辛硫磷 (8.1倍 )属低水平抗性 ;对抑太保 (4 .2倍 )、拉威因 (4 .2倍 )、抑食肼 (3.4倍 )及虫酰肼 (3.1倍 )属敏感性降低阶段。
- 刘永杰赵旭东沈晋良高聪芬周晓梅贾变桃
- 关键词:甜菜夜蛾杀虫剂抗药性
- 二化螟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风险、交互抗性及亚致死效应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明确二化螟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风险、交互抗性及亚致死效应。【方法】分别采用饲料混药法和稻苗浸渍法建立了二化螟初孵和2龄幼虫对甲氧虫酰肼的敏感基线,采用饲料混药法评估了二化螟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风险;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抗甲氧虫酰肼二化螟田间种群2龄幼虫对抑食肼、虫酰肼和呋喃虫酰肼的交互抗性以及亚致死浓度抑食肼和甲氧虫酰肼对二化螟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当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402,斜率为2.451,平均选择压力分别为50%、60%、70%、80%和90%时,二化螟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上升10倍分别需要7.7、6.3、5.2、4.4和3.5代;2019年采自余姚的二化螟田间种群(YY-19)对甲氧虫酰肼处于中等水平抗性(RR=73.4倍),对呋喃虫酰肼(RR=24.7倍)和虫酰肼(RR=26.1倍)同样存在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对抑食肼(RR=2.9倍)有低水平交互抗性;采用亚致死浓度(LC25)抑食肼和甲氧虫酰肼处理二化螟2龄幼虫后,幼虫历期显著增加,化蛹率和F_(0)代雌蛹重均显著降低。此外,F_(0)和F_(1)代的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在经亚致死浓度甲氧虫酰肼处理后显著降低。【结论】二化螟对甲氧虫酰肼具有较高的抗性风险。对甲氧虫酰肼产生抗性的田间二化螟种群与其他双酰肼类杀虫剂之间存在交互抗性。亚致死剂量甲氧虫酰肼处理二化螟具有显著的适合度代价。
- 刘艳何林凤汪书超杨凤霞高聪芬吴顺凡
- 关键词:二化螟甲氧虫酰肼抗性风险评估交互抗性
-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药性监测被引量:18
- 2008年
- 1996—2007年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我国8省(区)27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在1996—2002年间,江苏[江浦(JPZY)、仪征(YZZY)和南通(NTZY)]、安徽[安庆(AQNS)]、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均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为0.3~3.5倍)。在2005—2007年间,监测到江苏[江浦(JPZY),2005年]和海南[陵水(HNLS),2007年]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达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8.8倍和19.4倍);其余种群如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湖南[常德(CDTY)]、浙江[余姚(YYLJ)]、江西[新建(XJSM)]、安徽[和县(HXLY)、潜山(QSMC)]及江苏[南通(NTZY)]等地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5.6~9.1倍);而江西[上高(SGMS)]、浙江[兰溪(LXYC)]和湖北[孝感(XGXC)]3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仍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2.5~4.1倍)。室内饲养22代,用噻嗪酮对1996年采自安徽[安庆(AQNS)]的褐飞虱间断筛选13代,它的LC50下降了30%,筛选前后抗性水平没有明显差异;随后连续筛选15代,抗性倍数达1157.7倍。上述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噻嗪酮已产生低到中等水平抗性,如果连续单一使用噻嗪酮,褐飞虱将具有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此外,还对褐飞虱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 李文红高聪芬王彦华庄永林戴德江沈晋良
- 关键词:褐飞虱噻嗪酮抗性监测抗性筛选现实遗传力
- 哒嗪硫磷·阿维菌素复配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哒嗪硫磷·阿维菌素为有效成分,配以适当的催化剂和溶剂复配而成的农药复配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螟虫,特别是对抗性二化螟具有极好的防治效果,可取代目前因抗药性而降低杀虫效果的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杀虫单(双)和有机磷...
- 沈晋良何月平陈文明黄丽琴刘晓宇王鸣华陈进高聪芬汪永祥苏建亚周威君施海燕
- 文献传递
- 转基因棉对高抗Bt棉棉铃虫生长发育及活动频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04年
- 以敏感品系棉铃虫在苏棉12和玉米上的生长发育及活动频率为对照,研究了新棉33B对高抗Bt棉棉铃虫生长发育及活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抗品系棉铃虫在转基因棉中后期主茎顶部嫩叶、侧枝嫩芽及嫩叶、蕾、铃上完成幼虫和蛹期的发育时间,分别比敏感品系棉铃虫在常规棉上的发育时间长13.4,10.7及7.0d,比敏感品系在玉米上完成发育时间长13.2~20.6d;且取食转Bt基因棉的高抗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和活动频率高,蛹重减轻,化蛹率和羽化率降低。
- 高聪芬沈晋良钱燕陈进
- 关键词:转基因棉生长发育
- 西花蓟马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被引量:12
- 2010年
- 采用药膜法加浸叶法测定了5类32种常用杀虫剂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辛硫磷、丁烯氟虫腈、毒死蜱、虫螨腈、丙硫克百威、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啶虫脒、联苯菊酯5类9种杀虫剂具有较高的毒力,可作为备选药剂进行田间试验,以保证不同药剂种类间交替轮换用药。
- 单彩慧王鸣华范加勤高聪芬
- 关键词:西花蓟马杀虫剂室内毒力
- 核酸农药纳米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 2024年
- 化学防治是防控农业有害生物的有效措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据统计,全球每年由病虫害导致的作物产量损失在30%~40%,使用化学农药可至少挽回30%的产量损失。化学农药具有使用方便、防治速度快、防治效果好等优点,但长期或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防治对象对农药产生抗性。
- 何承帅张辉吴顺凡高云昊高聪芬
- 关键词:化学农药农业有害生物作物产量递送系统化学防治
- 我国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4年
-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the)是我国茶区普遍发生的重要害虫之一,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近些年来有关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方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 魏琪高聪芬
-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害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