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胃癌
  • 3篇预后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行为
  • 2篇肿瘤
  • 2篇胃壁
  • 2篇胃肿瘤
  • 2篇病理
  • 1篇增厚
  • 1篇生物学行为特...
  • 1篇手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手术
  • 1篇危险度
  • 1篇胃癌腹膜转移
  • 1篇胃癌患者
  • 1篇胃癌细胞
  • 1篇胃壁增厚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间质瘤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6篇高洪宇
  • 5篇薛英威
  • 2篇李春峰
  • 2篇张明
  • 1篇庞锐
  • 1篇郑春辉
  • 1篇郑春辉
  • 1篇魏玉哲
  • 1篇王国富
  • 1篇朱延收
  • 1篇王宽
  • 1篇李森
  • 1篇兰秀文

传媒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联合检测癌胚抗原和CA19-9对Ⅳ期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 研究血清CEA和CA19-9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103例胃癌腹膜转移患者与192例无腹膜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血清CEA、CA19-9表达水平.结果 腹膜转移组和无腹膜转移组血清CEA水平分别为(50.1±33.2)和(19.3±16.7)μg/L,CA19-9水平分别为(201.4±121.6)和(63.2±46.9)U/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CEA和CA19-9有助于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
高洪宇薛英威张明李春峰郑春辉庞锐
关键词:胃肿瘤腹膜转移癌胚抗原CA19-9
Borrmann Ⅳ型胃癌的生物学行为特点及预后被引量:8
2011年
Borrmann Ⅳ型胃癌又称弥漫浸润性胃癌、皮革胃等,癌组织沿胃壁各层弥漫性浸润生长,致使胃壁增厚.BorrmannⅣ型胃癌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迅速,较早发生转移,就诊时已多属晚期,治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1-3].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4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的118例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治疗及随访资料.
高洪宇张明魏玉哲薛英威
关键词:生物学行为特点预后胃壁增厚
T3期胃癌胃壁内浸润距离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较高。能否进行根治性手术是提高生存期的关键,而确定合理的切除范围胃癌手术的关键,本实验通过对T3期胃癌胃壁浸润长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为术中选择合适的切除范围提供依据。   ...
高洪宇
关键词:胃癌生物学行为切除手术
胃癌细胞腹腔脱落的病理基础及与预后的关系
2010年
腹腔冲洗液的细胞学检查(PLC)是腹膜转移亚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敏感性较差、准确性不稳定,临床尚未广泛开展。我们改进了腹腔冲洗液细胞的收集方法,联合细胞角蛋白cK18免疫化学检测,大大提高了胃癌脱落细胞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报告如下。
李春峰高洪宇薛英威
关键词:胃癌PLCCK18生物学行为
胃肠间质瘤复发危险度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预后的影响,以期为GIST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核分裂相、远处转移、甲磺酸伊马替尼等因素和GIST危险度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CD117表达阳性率为94.5%(121/128),CD34表达阳性率为72.7%(93/128)。按照Miettinen危险度分级标准,相同危险度的胃间质瘤与非胃间质瘤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组织学类型与危险度分级相关(P=0.0282)。远处转移与GIST患者的生存率密切相关(P<0.0001)。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GIST可以明显提高中-高危险度GIST患者的生存率。结论:Miettinen危险度分级标准作为GIST的预后判定标准更为合理。组织学类型和远处转移可以作为评估GIST的重要因素,应在分级标准中予以体现。对中-高度危险的GIST患者,应建议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郑春辉朱延收王国富高洪宇薛英威王宽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预后
75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收治胃癌患者2788例,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193例(6.9%),占2007--2010年各年度当年收治胃癌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6%、6.5%、6.9%和7.9%。其中有99例(51.3%)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根治手术组),35例(18.1%)接受姑息性切除治疗(姑息切除组),11例(5.7%)接受单纯胃空肠吻合或胃造瘘术治疗(吻合或造瘘组),48例(24.9%)接受化疗、生物或免疫等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组)。回顾性分析这组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对影响根治性手术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93例患者中位年龄为79(75—98)岁,其中140例(72.5%)为男性;79例(40.9%)伴有贫血,71例(36.8%)伴有低蛋白血症,19例(9.8%)共患糖尿病,21例(10.9%)共患肺炎,54例(28.0%)有吸烟或饮酒史,14例(7.3%)有遗传性肿瘤家族史。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7.9月,其中根治手术组38.2月,姑息切除组17.4月,吻合或造瘘组7.7月,非手术治疗组10.1月;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影响根治手术组患者生存时间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P=0.046)、淋巴结转移(N分期,P=0.000)、肿瘤直径(P=0.049)、肿瘤TNM分期(P=0.004)和癌胚抗原水平(P=0.029)与生存时间有关;而性别、年龄、Borrmann分型、细胞分化程度、手术方式、糖类抗原(CA199)水平、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与其无关(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缩短根治性手术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N,为P=0.005,OR=3.481�
高洪宇兰秀文李森薛英威
关键词:胃肿瘤老年人临床病理特点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