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强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4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竞技体育内部各门类均衡发展研究
- <正>研究目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发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既为新时期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毋庸置疑,我国竞技体育...
- 高永强刘雪刘艳荣
- 文献传递
- 重新审视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思想的三重维度被引量:1
- 2016年
- "和谐"思想是贯穿马恩经典著作的主题思想,在马恩对现实不平等社会的批判和反思的论述中,时刻渗透着对和谐自然、和谐社会和和谐人格的渴望和追求。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从和谐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人格三重维度对马恩和谐思想进行重新审视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高永强
- 关键词:和谐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人格
- 新时代“课程思政”理念下学校武术教育的回归与定位被引量:100
- 2019年
- 新时代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从而让学校教育承担起民族文化的继承、传播和推介的文化责任。武术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源,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而且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学校武术教育不但可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而且可以在身体运动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厚重,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武术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政元素,学校武术教育要抓住这一契机,把“武术”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开展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力量,充分发挥学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的作用。由于课程思政在教育理念、育人内容以及育人主体上与学校武术教育高度契合,因此针对现今武术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学校武术教育要抓住时机,借当下“课程思政”需求进行强势回归,深刻挖掘中国武术的思政内涵,做好育人功能的教学设计,努力提高教师育人能力,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文化自信。
- 薛欣高永强
- 关键词:学校武术武术教育
- 体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逻辑、实践价值与推进理路
- 研究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重大场合多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着眼于某一特定领域或特定的人类问题,而是关照人类的整...
- 杨山山高永强
- 关键词:体育内在逻辑
- 社会治理创新与公共领域建构
- 2014年
-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加速期,人民内部矛盾也进入高发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传统社会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是重要原因,因此,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势在必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培育具有批判精神和公共理性为特征的公民文化,促进我国公共领域建设,对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高永强张万生
- 关键词:社会治理公共领域社会矛盾
- 习近平关于体育强国重要论述的价值特性研究被引量:23
- 2021年
- 分三部分对习近平体育强国重要论述价值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论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把握人民对体育发展需求,定位体育强与中国强的内在关系,回答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性价值。其次,具有深厚的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体育是论述的核心理念,将建设体育强国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紧密结合,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体育为基础,促进体育运动同步协调发展是着力点,回答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导向性价值。再次,具有科学的系统性。论述对体育事业发展进行系统擘画,强调体育强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充分释放体育所具有的各种功能,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回答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实践性价值。习近平体育强国重要论述,系统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体育强国、如何建设体育强国的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指导性思想。
- 陈尚伟刘原孙晓华高永强
- 关键词:体育强国
- 论人的政治需要与人的发展被引量:1
- 2012年
- 人的需要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需要本身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确认和明证;人的需要与人的发展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需要不断产生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满足的过程。政治需要是人的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需要的产生、发展和不断满足既是人的发展的确证又是推动人自身实现发展的动力。
- 高永强陈尚伟
- 关键词:政治需要
- 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逻辑转换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被引量:8
- 2018年
- 人的生态需要的状况与人及社会的发展状况是一致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生态需要具有不同的特点,反映着人的不同的发展风貌。作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的逻辑转换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一是在人的整体需要结构中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二是享受性、发展性生态需要增长迅速。基于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发展的新特点,生态文明建设应大力加强观念、法制、科技的高度统一,应努力实现生态理念与"五位一体"建设的深度融合,努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 高永强
- 关键词:生态需要生态文明
- 论体育文化需要与人的发展被引量:11
- 2015年
- 人的需要是人的发展的原动力,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需要不断产生并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从文化哲学视角着手,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力图界定体育文化需要的本质内涵,进而论证体育文化需要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体育文化需要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认为,体育文化需要是人的需要的重要内容,是人类通过体育运动及其他相关形式获得满足的人对健康和自由的需要,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需要。体育文化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它与体育发展及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人的体育文化需要的产生、满足过程,是扬弃体育的"自在""异化"状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
- 高永强
- 关键词:体育文化身心健康
- 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及应注意的问题被引量:40
- 2017年
- 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是改进、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关键环节。思政课亲和力不足,表现在教材、教师、教学内容等不同方面。提升思政课亲和力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也应注意避免思政课内容知识化、教学娱乐化、教师过度自我化等问题出现。
- 高永强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