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雷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1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我院367例小肠疾病患者应用胶囊内镜诊治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367例小肠类疾病患者采用胶囊内镜诊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367例小肠疾病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手术结果分析胶囊内镜诊断符合率。结果经胶囊内镜检查显示,367例小肠疾病患者中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检出率比较高,对炎性改变、疑似恶性肿瘤方面检出率较低,且与手术结果相比较,胶囊内镜符合率分别为血管病变71.4%、隆起性病变55.6%、高度疑似良性肿瘤70%、高度疑似恶性肿瘤71.4%、高度疑似克罗恩氏病100%。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的诊断率较高,在临床中,可作为诊断小肠疾病的有效工具。
- 陈志彪高春雷刘美丽
- 关键词:小肠疾病胶囊内镜符合率
- 关于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诊断方法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比分析肠结核(ITB)组和克罗恩病(CD)组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切片等差异,力求做到准确诊断肠结核和克罗恩病。方法将该院确诊为肠结核的46例和克罗恩病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观察肠镜下的表现及病理表现。结果两组在黏膜水肿、糜烂、肠腔狭窄、节段性改变比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鹅卵石状变化方面,ITB组(0.0%,0/30)明显低于CD组(20.67%。19/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肠部炎症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TB组与CD组的裂隙状溃疡比例分别为(0.0%,0/30)和(30.43%,2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B与CD在病理和内镜表现相似,差异较小且容易发生误诊。因此,要将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力求减少误诊机率。
- 陈志彪高春雷张怡刘美丽胡薇
- 关键词:肠结核克罗恩病
- 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
- 2007年
- 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已得到肯定,尤其是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其他传统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在3年间进行该类检查56例,报道如下。
- 陈志彪伞锕镅刘美丽任大宾高春雷陈田阳光
- 关键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断胶囊内镜小肠病变可替代
- 以上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心血管疾病27例分析
- 2007年
- 陈志彪任大宾伞锕镅高春雷
- 胶囊内镜在慢性腹泻中的临床应用
- 2014年
- 慢性腹泻为慢性消化道疾病症状之一,国外统计其发生率为3%~5%。小肠疾患所致慢性腹泻传统检查诊断率低。胶囊内镜的出现,使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作者用M2A胶囊内镜对胃肠镜及X线消化道钡透阴性慢性腹泻患者检查并与健康体检者比较,证明胶囊内镜在慢性腹泻中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陈志彪高春雷刘美丽
- 关键词:胶囊内镜慢性腹泻
- 六味能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临床症候群,其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嗳气、厌食、早饱等上腹不适症状,并经多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者。
- 陈志彪任大宾伞锕镅高春雷王书田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六味能消胶囊不适症状症候群
- 肠镜下结肠巨大息肉切除15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肠镜下结肠巨大息肉切除的临床可行性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6年5月在解放军第211医院消化科经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直径〉2cm结肠巨大息肉患者155例(171枚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171枚息肉中经内镜黏膜切除(EMR)103枚(整块切除89枚,分2块切除14枚),均为1次肠镜完成。68枚带蒂息肉行高频电圈套切除17枚,采用银夹加高频电圈套切除33枚,行尼龙套扎加电凝电切18枚。并发症:即时出血量〈20mL者5例;20—50mL者3例。1例创面距直肠7cm处息肉,切除24h后迟发出血300mL,经及时处理后止血。结论结肠巨大息肉可以经内镜切除,在超声微探头辅助下依息肉形态采用不同的切除方法.
- 陈志彪刘美丽伞锕镅高春雷任大宾陈田阳光
- 关键词:结肠息肉内镜切除
- 结肠肿物部位诊断92例分析
- 2006年
- 陈志彪高春雷阳光陈田
- 老年患者胶囊内镜检查27例分析
- 2007年
- 陈志彪伞锕镅陈田高春雷刘美丽任大宾
- 关键词:胶囊内镜检查老年患者多脏器功能障碍肺功能不全患者小肠镜检查内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