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向群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蠕变
  • 2篇冰芯
  • 1篇单轴
  • 1篇单轴压缩
  • 1篇单轴压缩试验
  • 1篇动荷载
  • 1篇多晶冰
  • 1篇应变率
  • 1篇应力
  • 1篇应力状态
  • 1篇振动
  • 1篇振动荷载
  • 1篇人造冰
  • 1篇韧脆转变
  • 1篇组构
  • 1篇微裂纹
  • 1篇各向同性
  • 1篇荷载
  • 1篇冰帽
  • 1篇冰雪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高向群
  • 2篇黄茂桓
  • 1篇张家懿
  • 1篇彭万巍
  • 1篇毕祥军
  • 1篇岳前进

传媒

  • 5篇冰川冻土

年份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下多晶冰在振动荷载下的蠕变被引量:3
1994年
应用人造多晶冰开展了正弦振动荷载和恒荷载压缩蠕变实验。振动应力的最大值为0.50MPa,最小值为0.34MPa,对时间的平均值为0.42MPa,实验频率在10 ̄(-2)—5Hz范围内变动。恒荷载实验的初始应力为0.42MPa,实验温度一律为-1℃。当应变很小时(低于~0.14%)样品在一个振动周期内发生的可恢复应变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加。一个振动周期内可恢复应变的量级为10 ̄(-4)。振动荷载下样品最小平均应变率为恒荷载实验结果的1.4倍。为获得最小平均应变率所需的应变与恒荷载实验所得结果相同。
高向群黄茂桓张家懿金正妹
关键词:多晶冰振动荷载蠕变
单极大型组构冰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1996年
试样取自南极洛多姆(LawDome)冰帽具有单极大型组构的冰芯和人造各向同性多晶冰。试验温度为-33℃,应力条件为03MPa八面体剪应力。冰芯试样的最小应变率比最小各向同性应变率约低3倍,说明此处的各向异性对应变率没有增强作用。随着第三应变阶段的发展,冰芯冰和人造冰的第三应变率趋近相同的恒定值。试验结束时,冰芯和人造冰c轴方位组构类型均为小圆环,晶粒尺寸趋近同一平衡值。试验结果证明,小圆环型组构与压缩应力状态的相容性比单极大型组构与该应力状态的相容性好。
高向群T.H.Jacka
关键词:冰芯单轴压缩试验
人造冰和冰芯冰蠕变和方位组构发展对比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描述了单轴压缩蠕变实验结果。试样包括c轴取向为随机分布和非随机分布的冰、人造冰和取自南极洛多姆冰帽的冰芯冰.各向同性冰芯冰和人造冰的最小应变率存在差别,未获得合理的解释。方位组构与应力状态相容时,各向异性冰的最小应变率高于各向同性冰的最小应变率。随着第三应变阶段的发展,冰芯冰和人造冰的第三应变率趋近相同的恒定值。实验后冰芯冰和人造冰c轴方位组构类型相们,晶粒尺寸也接近。
高向群Jack.,TH
关键词:人造冰应力状态
人造柱状冰韧脆转变区裂纹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1995年
利用脱气蒸馏水制成纯净柱状冰(S_2冰),在单轴压缩实验的韧脆转变区内观察垂直于柱面方向加载时内部微裂纹的开裂与扩展(-5℃),初步的实验观察表明,大多数裂纹发生在晶界。当加载速率较低时(3.8×10^(-5)s^(-1)),试样由微裂纹的增多汇集成与截面法向平行的主裂纹而破坏;当速率较高时(大于7.6×10^(-5)s^(-1)),微裂纹为失稳开裂,导致试样脆性破坏。
岳前进毕祥军黄茂桓彭万巍高向群
关键词:韧脆转变微裂纹
密度对各向同性冰雪应变率的影响被引量:2
1993年
为了考察冰密度对最小应变率的影响,应用实验室制备冰和南极LawDome冰帽顶端附近的BHD冰芯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当密度由0.66Mg/m^3增至0.80Mg/m^3时,最小应变率降低约一个数量级。密度超过0.83Mg/m^3时,最小应变率接近一恒定数值,该值与实验室制备冰(0.912Mg/m^3)的实验结果相吻合。当密度<0.912Mg/m^3时,为获得最小应变率所需要的总应变有所增加。当密度为0.66Mg/m^3时,为获得最小应变率所需要的总应变为6—8%。为得到最小应变率而付出的额外应变的一部分被用于试样的密实化。
高向群
关键词:冰雪应变率冰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