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国
- 作品数:73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肉瘤保肢术的远期随访结果分析
- 2004年
- 目的 对 15例骨肉瘤患者施行灭活保肢术的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将 15例经病理学诊断为骨肉瘤患者进行术前化疗、瘤段酒精灭活病检、术后化疗。结果 15例中 2例局部复发而行截肢术 ,3例因肺转移死亡 ,余病例均存活 ,其中 2例已随访 12年完全恢复体力劳动。结论 正规化疗加灭活保肢术对治疗骨肉瘤的效果是明显有效的 ,应在严格适应症的前提下 。
- 闫乔生贾晶许有杨波马志国缪旭东
- 关键词:骨肉瘤保肢术随访
-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采用球囊扩张器(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02—2014-03采用球囊扩张器对37例(45个椎体)80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第3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在X线片测量术前、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和Cobb角。结果 37例获随访3~15个月,平均10.3个月。术后腰背部疼痛立即消失,无脊髓损伤、无神经功能症状和感染以及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前VAS和活动能力与术后1周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和术后X线检查前缘椎体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s角度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显著,是一种治疗高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恢复骨折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改善功能,缓解疼痛,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马志国马红霞任胜闫乔生
- 关键词:PKP
- 显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显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显微镜下摘除突出的髓核,并与传统小切口髓核摘除手术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4.5个月。显微手术组优良率为94.17%,明显高于小切口手术组的81.25%(P<0.01)。结论显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疗效好、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短期内可恢复工作等优点。
- 闫乔生马志国许有贾晶缪旭东常刚刘宁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联合其他术式治疗顽固性癫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总结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ST)联合其他术式治疗顽固性癫疒间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顽固性癫疒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脑电图、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及MRI检查,结合术中皮质电极脑电图探测结果,标出致疒间灶地域图。在显微镜下先行脑结构性病灶切除。反复复查皮质脑电图,对周围和广泛性棘波发放区施行MST,直至皮质脑电图结果正常。结果术后疗效优(癫疒间发作完全消失)52例(31.9%),良(偶有发作)83例(50.9%),中(发作频率减少50%)10例(6.1%),差15例(9.2%),无改善3例(1.9%);手术总有效率88.9%。结论采用MST联合其他术式治疗癫疒间疗效较好,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马志国安宁杨辉杨梅华吕胜青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结合G-K钉治疗小腿骨折骨外露
- 2003年
- 为探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结合Grosse-Kempf交锁髓内钉(G-K钉)治疗小腿软组织缺损骨髓炎及感染创面、骨折,骨、肌腱外露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的18例患者资料。结果:18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骨折愈合;术后伤口一期愈合12例,6例伤口延期愈合,经换药最长时间2个月愈合。术后随访2年,患肢外观正常,不臃肿,患肢活动好,无截肢残疾的发生。提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加G-K钉综合方法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折造成的骨、肌腱等外露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马志国闫乔生马红霞贾晶许有
- 关键词:小腿骨折骨外露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骨髓炎感染创面
- 脊髓损伤手术治疗12例报告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综合外科手术方法对其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2例患者分别施行脊髓切开减压 +自体周围神经匀浆 +动力泵GM1持续注入 ,带血管蒂的肋间神经与腰骶神经根吻合、闭孔神经—阴部神经吻合、胚胎脊髓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 ,同时复习相关文献及讨论。结果 3例颈髓损伤术后足趾出现自主运动 ;1例闭孔神经—阴部神经吻合术后 2个月可控制小便 ,阴茎勃起并能完成性生活。结论 脊髓损伤病人通过神经桥接
- 闫乔生陈恩智马志国贾晶许有杨波
- 关键词:脊髓损伤手术
- 早期软通道与小切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高,致残率也高。在临床治疗中,对于颅内血肿较大患者,单用药物的保守治疗临床效果往往不佳,外科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无疑是降低颅内压、恢复受压脑组织及神经元的最有效方法。本研究对早期软通道和小切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 任胜马志国陈恩智闫乔生常刚刘清波
- 关键词:脑出血小切口治疗疗效比较
-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疾病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随着工作环境及类型的变化,腰椎疾病的类型也在逐年增加,其中腰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较高。在传统的开窗椎间盘摘除术及显微椎间盘摘除术中,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充分剥离后路椎旁肌肉,并且需要对椎体后方的骨结构、韧带组织等进行过度的切除来建立手术空间,由于创伤较大,且由于出血等使得手术视野区清晰度下降,进一步限制了器械操作的灵活性,同时肌肉的过度分离会导致术后后背痛及肌肉萎缩。
- 莘清云考树均马志国辛雪栋沈宏任路通闫厚军
- 关键词:腰椎疾病
- 回收式自体输血用于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
- 2001年
- 采用国产自体— 2 0 0 0型血液回收机 ,对 2 5例手术患者术中血液回输 ,观察血常规及血液生化变化。术中共回收原血 2 976 6ml,平均每例 1190 .6 4ml,获得浓缩血细胞 12 40 0ml。
- 杨焕杰郭永军王立文马志国
- 关键词:外科手术自血回输血常规
- 颈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体会被引量:1
- 2015年
-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1],为当前人类"三大杀手"(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一[2]。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已越来越多地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中和术后有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急性脑缺血、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穿刺部位血肿等相关并发症。我科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病例,总结出术前精心准备、术中精确操作、术后精细护理对预防以上相关并发症有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任胜马志国闫乔生陈恩智常刚郭雅丽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