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杰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图像
  • 2篇信息处理
  • 2篇医学论文
  • 2篇医学统计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基于WIND...
  • 2篇肝炎
  • 2篇PBMC
  • 2篇SPSS
  • 1篇凋亡
  • 1篇多边形
  • 1篇多边形区域
  • 1篇信息处理系统
  • 1篇亚群
  • 1篇医学图像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机构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四川联合大学

作者

  • 12篇颜杰
  • 4篇张蔚
  • 3篇王文昌
  • 3篇易东
  • 2篇李欣
  • 2篇李玲
  • 2篇顾长海
  • 2篇刘月明
  • 1篇尹全焕
  • 1篇宁竹之
  • 1篇张蔚
  • 1篇杨录军
  • 1篇袁渊
  • 1篇刘俊

传媒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重庆市预防医...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PSS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Ⅱ)被引量:7
2001年
张蔚颜杰
关键词:SPSS软件医学统计统计分析
基于实验均方误差F值的基因表达数据最佳聚类评判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近年来产生了一些用于分析基因表达数据的聚类算法 ,却很少有关于评价聚类算法方法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尝试建立一个定量地评价基因表达数据聚类结果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评价聚类结果的方法 ,利用我们提出的实验均方误差F值对几个常见的聚类算法进行比较。结果 利用F值对类质量的评价和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对类进行分析的结果一致。结论 实验均方误差F值可以定量地评判用于基因表达数据的聚类算法。
刘月明易东王文昌张蔚颜杰
关键词:基因表达数据聚类算法卫生统计
医学论文中绘制线图与条图时常见的错误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讨论医学科研论文中线图与条图绘制时常见的错误类型 ,分析其错误原因。方法 对某核心期刊 1 999年 1期至 2 0 0 0年第 1 0期中的统计图进行分类、整理 ,统计出错误图形及其类型。结果 错误主要集中在条图与线图的选择和绘制上 ,多表现为绘制线图时横轴刻度间距不等 ,立体条图纵轴刻度的选择错误。结论 通过几个典型错误图形分析 ,指出了改正方法及绘图时的注意事项。
张蔚王文昌颜杰
关键词:医学论文
Windows环境中图像文件格式转换的一种方法被引量:2
1999年
颜杰易东
关键词:WINDOWS图像文件
基于Windows界面的医用红外热图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课题研制的医用红外热图信息处理系统,根据临床和科研的需求,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和医学统计处理技术,顺应当前微机操作环境的发展趋势设计开发.系统使用Microsoft的Visual C++和Microsoft Foun...
颜杰
多边形区域的识别算法
1999年
颜杰袁渊
关键词:多边形区域医学图像
医学论文中绘制线图与条图时常见的错误分析
统计图是表现数字语言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直观地反应出事物的数量关系,又是医学信息的重要描述形式之一,是科研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统计图,可以为科研论文增色不少。美国纽约大学医学教授Warren.K.S提出,如果一篇文...
张蔚王文昌颜杰
关键词:科研论文统计图
文献传递
微核的计算机图像自动化检测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0年
刘月明杨录军颜杰
关键词:微核微核实验
基于Windows界面的医用红外热图像信息处理软件的设计
1998年
目的:开发处理医用红外热图像的Windows软件系统。方法:用Microsoft的VisualC++2.0和MFC基本类库编程。结果:编制的程序系统采用视窗风格,鼠标,具有温度测量、状态分析、统计处理、信息记录、格式转换等功能。结论:与原DOS系统相比,该系统功能更强、操作更简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和科研使用价值。
颜杰易东尹全焕宁竹之
关键词:图像处理软件开发
慢性乙型肝炎PBMC凋亡及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了解慢性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激活诱导细胞死亡 (AICD)现象的存在情况、各免疫细胞的状况、AICD与淋巴细胞状况的关系 ,以探讨乙型肝炎慢性化和重型化的机制。方法 :利用慢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人和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PHA P刺激下培养 72h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的凋亡情况 ;采用流式细胞仪结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慢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人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PBMC凋亡率高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 ( P<0 0 1) ,高于正常对照组 ( P <0 0 1)。慢性乙型肝炎组总淋巴细胞百分率高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 (P <0 0 1)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淋巴细胞数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CD3 +、CD3 +CD4 +细胞数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 (P <0 0 5 ) ;CD3 +CD8+细胞数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 (P <0 0 5 )。单核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 (P <0 0 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与凋亡共存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消耗严重 ,AICD参与乙型肝炎慢性化、重型化的发生机理。
李玲顾长海李欣颜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凋亡淋巴细胞亚群PBM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