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亦方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水利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2篇南水北调
  • 6篇南水北调工程
  • 5篇水资源
  • 4篇南水北调中线
  • 3篇调水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环境
  • 3篇供水
  • 2篇调水量
  • 2篇水工
  • 2篇水工程
  • 2篇水量
  • 2篇西部大
  • 2篇西部大开
  • 2篇西部大开发
  • 2篇供水调度
  • 2篇大开发
  • 1篇大西线调水
  • 1篇调水工程
  • 1篇东线工程

机构

  • 11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13篇韩亦方
  • 2篇董延军
  • 2篇蒋云钟
  • 1篇曾肇京
  • 1篇鲁帆
  • 1篇王海潮
  • 1篇王浩

传媒

  • 8篇南水北调与水...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中国水利
  • 1篇水利规划与设...
  • 1篇2000年西...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调度特性浅析被引量:6
2007年
南水北调中线是一项跨流域、跨省市的特大型调水工程,中线供水调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技术运用、准市场运作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结合对中线供水特点和目前国内外典型调水工程的分析,提出了中线供水调度的原则应该遵循在实现供水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区域和谐原则、国家利益和个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和公益性与经营性的统一,并据此提出了供水调度研究思路和设想。
董延军蒋云钟韩亦方王海潮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调度准市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7
2003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北调前期工作,在大量的野外勘测和分析比较了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最终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四横三纵”基本格局。经党中央国务院审议并原则同意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已由规划转入实施。但对中线工程规划中的工程规模、分期实施和输水方式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文章结合总体规划的研究情况对“中线工程规模、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和管道与明渠的比选”等问题谈了几点认识。
韩亦方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
半个世纪的梦想——南水北调规划的研究历程被引量:1
2003年
1 探索阶段(1952—1971年) 根据我国北方水少土多的特点,在建国初期编制黄河流域规划时,工程技术人员就设想从南方调水,并提出将长江水调到西北和淮河、黄河、海河的南水北调设想,1952年8月黄委会组织查勘了从通天河引水入黄河的线路,编写了《黄河源及通天河引水入黄查勘报告》,这是建国以后最初的调水之梦。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在听取了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关于从长江引水接济黄河的设想汇报后说:“
韩亦方
关键词:南水北调规划洪涝灾害输水干线水资源调水量
描绘中国水资源南北贯通的大蓝图被引量:1
2003年
1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重大战略措施 为什么说南水北调是一项战略性的工程,这牵涉到对我国水资源的认识。水资源短缺不仅是北方,就全国来说也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这种严重局面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譬如人口问题,现在近13亿,到2030年可能达到16亿,这是中国的特点;又如资源紧缺,耕地不足、油气接替资源不足、水资源紧缺等。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粮食、水和油气资源是三大战略问题。在这些资源中,水资源的问题尤为突出,而且是长期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经济、社会、生态对水的要求会越来越大,现在已到了给我们敲警钟的时候了。
韩亦方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耕地面积土地资源
求索路上的困难与艰辛
2003年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长距离、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由于要在大范围内重新调整水土资源配置,必然会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兴建以前必须慎重研究,周密计划,进行科学比选。由于南水北调涉及多流域、多水源、多地区、多部门、多用户,是非常复杂的多目标水资源配置工程,不仅有一般的工程技术问题,还涉及政治、社会、经济、环境、人文和法律等多个领域和学科。从宏观布局、资源配置到微观技术可行性都要认真研究,对调水区、受水区的利益都要兼顾,对各方面的意见都要认真听取、研究和沟通,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要有所考虑和对策。自1952年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南水北调宏伟设想,至今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经过了50年的勘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归结起来是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法律法规等四方面,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些已有明确结论,有些还需继续研究攻关。
韩亦方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水土资源生态环境
水价——南水北调工程的经济杠杆被引量:7
2003年
1 南水北调工程投资巨大 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工程总投资4860亿元(按2000年上半年价格水平),投资十分巨大。(见表1)
韩亦方
关键词:水价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污水处理市场经济
建立合理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机制被引量:1
2003年
1 建立南水北调管理体制的原则 南水北调工程属于跨流域水资源配置的供水工程,其建设与管理体制,既不能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建设,用水户无偿用水”,也不能采用完全市场化的“市场配置”,而是要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水的“准市场”配置机制和管理体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韩亦方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工程宏观调控
为南水北调默默奉献的人们
2003年
1 各级水利部门及政府各部门几十年来为南水北调工程做了大量工作 1.1战斗在西线艰苦条件下的水利工作者 1952年8月黄委组织查勘了从通天河引水入黄河的线路,编写了《黄河源及通天河引水入黄查勘报告》。1958—196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勘测设计工作队400多人,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在云南省北部、四川省西部、甘肃省南部和青海省东南部,总面积115km^2范围内。
韩亦方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引水
南水北调中线需求侧供水负荷管理调度初探被引量:3
2007年
需求侧供水负荷的管理调度(DSM)技术对供水负荷调峰、减少供需差和有效利用水资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南水北调中线调度运行初步研究,提出供水负荷的定义,通过供水负荷的调查分析,提出各种负荷的分类原则和标准。在分析南水北调中线调度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线相关调度准则下负荷管理的调度模型理论和多目标分层最优化的计算方法。
董延军蒋云钟王浩韩亦方鲁帆
关键词:需求侧管理错峰调度南水北调中线
大柳树枢纽及南水北调工程
本文对西部地区的水利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形势,阐述了大柳树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对解决西北水资源问题的重要作用。
曾肇京韩亦方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水资源利用水利枢纽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