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3篇护理
  • 3篇疾病
  • 2篇蛋白
  • 2篇性疾病
  • 2篇血回输
  • 2篇血浆
  • 2篇血清
  • 2篇有机磷
  • 2篇照射
  • 2篇中毒
  • 2篇球蛋白
  • 2篇紫外线
  • 2篇紫外线照射
  • 2篇紫外线照射充...
  • 2篇自血回输
  • 2篇脑梗
  • 2篇抗原
  • 2篇回输

机构

  • 9篇包头医学院第...
  • 9篇徐州市第一人...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霍美凤
  • 3篇刘霞
  • 3篇刘咏梅
  • 2篇黄嫣然
  • 2篇王丽
  • 2篇郭辉
  • 2篇滕晓梅
  • 1篇高峰丽
  • 1篇石岩
  • 1篇张加强
  • 1篇范乐明
  • 1篇孙丽茹
  • 1篇吕文丽
  • 1篇梁庆丰
  • 1篇任伟
  • 1篇张晓云
  • 1篇李明利
  • 1篇杨丹
  • 1篇赵春梅
  • 1篇卢秀兰

传媒

  • 3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工企医刊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华当代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护士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被引量:6
2010年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透析室护理人员是在一个特定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除每天负责急诊、门诊、病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规治疗外,在透析工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刘咏梅霍美凤孙丽茹刘霞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前列地尔注射液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50例,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临床疗效、生化指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清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患者的病情症状改善以及血清学指标控制有积极意义,安全性高,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石岩霍美凤
关键词:前列地尔注射液病毒性肝炎疗效安全性
原发性小血管炎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马瑛霍美凤赵洪张洁
关键词:原发性小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β_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本为旨在探讨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入选患者根据糖尿病病程分为DMⅠ组(病程≥5年)与DMⅡ组(病程<5年),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和尿液中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Ⅰ组和DMⅡ组糖尿病患者血清及尿液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在所检测的115份尿液样本中,尿白蛋白正常的患者(<20 mg/L)有45例,尿微量白蛋白(20~200 mg/L)有70例,所检测出其中尿β2-微球蛋白增高共78例,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共68例。结论β2-微球蛋白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提高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出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的检测方法。
霍美凤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Β2-微球蛋白血清尿液
B型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和4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所选患者在入院当天和治疗第3天、治疗第20天收集血浆样本测定BNP、Hs-CRP含量。结果患者发病当天血浆BNP、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3天达高峰,与入院当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逐渐下降,第20天已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观察血浆BNP和Hs-CRP含量是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和判断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
霍美凤
关键词:心力衰竭C反应蛋白质
小肠CT造影的护理配合被引量:2
2013年
小肠CT造影是使用大量对比剂充盈小肠肠腔,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将图像进行后处理,使小肠肠腔、肠壁、壁外系膜、血管、后腹膜及腹内实质脏器全景式多方位显示出来,小肠造影图像清晰、提供的信息量多、禁忌证少、患者耐受性好,所以小肠造影技术在临床上成为诊断小肠疾病的主要手段[1]。
刘霞霍美凤杨丹
关键词:小肠造影CT造影护理配合图像清晰实质脏器小肠疾病
冠心病患者血浆和肽素、白细胞介素1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hs-CRP、IL-18及和肽素(copeptin)与冠心病类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36例对照组,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4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均符合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肽素;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IL-18水平。结果:UA组与AMI组WBC、NEU、hs-CRP、IL-18、和肽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UA组比较,AMI组的hs-CRP、IL-18水平显著升高;IL-18与TG、LDL-c、hs-CRP及和肽素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和肽素与IL-18水平随着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其水平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临床危险分层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王丽滕晓梅权翠侠霍美凤范乐明
关键词:冠心病和肽素IL-18炎症介质
血清COLⅣ、CEA水平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Ⅳ型胶原(COLⅣ)与癌胚抗原(CEA)水平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患者212例,发生肝转移94例(肝转移组),未发生肝转移118例(无肝转移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COLⅣ、CE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COLⅣ、CEA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能。肝转移组28例仅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同期肝切除术,分析其术前血清COLⅣ、CEA水平与肿瘤复发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肝转移组与无肝转移组血清COLⅣ水平分别为(170.2±72.5)、(104.3±33.0)ng/m L,血清CEA水平分别为(6.4±1.6)、(2.6±0.8)ng/m L,两组比较P均<0.05。血清COLⅣ和CEA水平判断肝转移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15.0、2.8 ng/m L,二者联合判断肝转移的效能高于单独检测。肝转移组28例仅行手术治疗者中,复发17例、无复发11例,生存13例、死亡15例;肿瘤复发者血清COLⅣ、CEA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者,死亡者血清COLⅣ、CEA水平均高于生存者(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COLⅣ、CEA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肝转移及患者预后。
张红霞张一帆霍美凤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癌胚抗原
血液透析的风险及对策
2013年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保证。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人群不断增加,尿毒症患者已经成为肾脏内科重要的服务对象。患者对透析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而护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透析的效果,因此提高血液透析护理整体水平迫在眉睫。因血液透析治疗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在护理过程中易发生一些护理风险问题。所以必须制定、落实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加强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做好护患沟通和健康宣教工作,加强风险预防的管理是透析患者安全透析的保证,同时也使工作人员身心得到保障。针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工作,探讨发生的护理风险问题及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霍美凤刘霞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护理风险尿毒症患者肾脏内科护理工作
口服头孢菌素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2004年
目的:对口服头孢菌素的临床应用的纵深发展之势提起重视。方法:微机检索近几年来口服头孢菌素临床应用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具有临床价值的高效抗生素,其特点是:抗菌谱广、对厌氧菌有高效,引起的变态反应比青霉素少,约为青霉素的1/4,特别是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比青霉素少,使用较为安全。结论:头孢菌素是一类很有开发前途的较理想的抗生素,应当指出,任何抗菌类长期使用都可能产生耐药性,因此,合理用药、切忌滥用,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仍是医药界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石岩高峰丽高励聪霍美凤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口服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厌氧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