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玲玲
- 作品数:58 被引量:151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护理干预对提高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人工肝支持系统(MARS)治疗重型肝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MARS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性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做好心理护理。MARS治疗1周后,对2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ALT、TBIL、AST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MARS治疗重型肝炎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 陶玲玲
-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重型肝炎护理干预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并发血管瘤后心理体验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并发血管瘤后的心理体验和感知,为病人制定满足个体需求的、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策略及心理复原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扎根理论和知觉身体学观点,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对1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血管瘤病人进行访谈,借助NVivo11.0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通过提取节点来源数不少于10的子节点,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并发血管瘤后心理体验包括对社会支持系统的积极构建与期望、被迫接受、强烈担心、疾病逆商4个树状节点,增加自我管理意识、过程中的怀疑与坚持、寻找积极体验、社会支持需求迫切、积极就医等18个子节点,并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并发血管瘤后的心理体验模型。[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血管瘤后病人的心理体验呈现矛盾、复杂、动态变化的特点,医护人员应在了解病人心理特征改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专业化的指导策略,给予病人切实有效的健康支持。
- 李立群王建宁陶玲玲詹梦梅江丽玲
- 关键词:血管瘤血液透析动静脉瘘心理体验
- 肢体主动运动干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的效果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肢体主动运动干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压(IDH)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方法干预;试验组采用肢体主动运动干预。观察3个月,比较2组IDH发生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试验组IDH发生率为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主动运动能有效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频率,提高透析的充分性,且患者满意度高。
- 程静陶玲玲
- 关键词:症状性低血压
- 微量泵泵入尿激酶治疗带涤纶套双腔导管急性血栓形成的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微量泵泵入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带涤纶套双腔导管(TCC)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TCC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出现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2例)与对照组(22例),试验组通过微量泵泵入30万U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通过外周血管静脉滴注30万U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比较2组首次溶栓成功率、二次溶栓成功率及总溶栓成功率,观察2组治疗期间鼻出血、牙龈出血、局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首次溶栓成功率及总溶栓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次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鼻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局部肿胀及牙龈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通过微量泵给药途径对于血液透析导管内血栓形成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以及较少的临床并发症。
- 李敏陶玲玲
- 关键词:血栓血液透析尿激酶微量泵泵入
- 一种CRRT置换液加热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RRT置换液加热装置,属于CRRT置换液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CRRT置换液加热装置,包括保温外壳以及放入保温-外壳内部加热用的置换液吊袋本体,置换液吊袋本体的顶部连接有输液管,还包括,升温腔、加热组件...
- 高玲陶玲玲吴远红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达3个月以上患者39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数据,透析前后对所有患者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比较受试者透析治疗后HCV感染阳性患者(阳性组)与HCV感染阴性组患者(阴性组)的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感染HCV的危险因素。结果392例MHD患者透析治疗后HCV感染20例,丙型肝炎发生率为5.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透析时间长、输血次数多、频繁异地透析、肾移植史等因素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输血次数、透析时间长短及频次、肾移植史等因素密切相关。严格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认真操作,可明显减少医源性HCV交叉感染的发生。
- 陶玲玲程静李敏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丙型肝炎病毒
- 一种血透管固定防脱落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透管固定防脱落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一端安装有管槽,所述管槽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安装...
- 龚环陶玲玲黄琴殷鹭
- 改良口腔护理法对重型肝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改良口腔护理法预防重型肝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作用。方法将60例重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口腔护理法(口腔冲洗刮法加擦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法;观察2组口腔霉菌、呼吸道深部分泌物细菌培养、口腔溃疡及HAP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口腔溃疡(13.33%vs 43.33%)、口腔霉菌(10.0%vs 33.3%)、呼吸道深部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6.67%vs33.33%)、HAP发生率(6.67%vs 2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口腔护理法对预防重型肝炎HAP有着预防作用,并可缩短重型肝炎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住院费用及病死率。
- 魏建梅陶玲玲
- 关键词:重型肝炎医院获得性肺炎
- 改良置换液配方在重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日间间歇性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改良置换液配方在重症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日间间歇性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重症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日间间歇性CRRT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使用原有配套置换液配方,观察组采用改良置换液配方。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肾功能及血糖、钾、钠、氯、钙、血气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机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钾、钠、氯、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机6 h、下机后pH值及HCO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过程中低血糖、感染、失衡综合征、低血压及造瘘口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置换液配方用于重症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日间间歇性CRRT,能提升患者肾功能,有助于改善血糖、钾、钠、氯、钙、血气水平,且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 陶玲玲程静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与处理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调查和分析170例血透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分析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患者和未发生患者的生理指标统计结果,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措施。结果 170例患者行血液透析10 200例次,66例患者发生血透相关性低血压918例次;低血压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心源性低血压、透析中进食等;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体质量增长量均高于未发生低血压的患者。结论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高,其临床症状和发病原因多样且因患者个体而异,应全面加强预见性护理,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提高血液透析临床疗效。
- 陶玲玲李敏
-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