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黎明
- 作品数:55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检讨被引量:15
- 2004年
- 《语文课程标准》存在不少值得检讨之处。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调整为交际性,语文课程的核心要求应当是指导学生在真实的前提下独特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祖国语言,语文课程应当重视语文知识教学。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些细节也应当加以修正。
- 陈黎明
-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育知识教学语文素养教学评价
- 对外汉语语用研究的新开拓——评《对外汉语语用的多维度研究》
- 2008年
- 陈黎明
- 关键词:汉语维度科学规划
- “三百千”的用字及其流向被引量:2
- 2010年
- 《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简称“三百千”)作为我国古代最负盛名、最基本的一套蒙学教材,在汉语史、汉字史、汉字教学史乃至教育史等研究领域拥有独特的地位。孙钧锡先生在《中国汉字学史》中指出:“过去各个朝代编撰或流行的识字书,可以认为就是当时‘常用字表’。”对这套蒙学教材用字及其流向的认识,直接涉及对传统蒙学教育识字教学的认识与评价,间接涉及对基础教育识字教学字量、字种的择取,最终对我们深刻体会汉字的独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陈黎明张晗
- 关键词:用字蒙学教材《千字文》《百家姓》汉字史中国汉字
- 汉语识字教学法的分类问题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回顾了学者们对汉语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评述了目前重要的识字教学方法分类,提出聚合与组合是汉语识字教学法的两大基本类别。
- 陈黎明
- 关键词:汉语识字教学方法
-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汉字教育与课程开发——评《汉字文化教育与课程开发体系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汉字文化教育与课程开发体系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该书以汉字为坐标原点,以中华文化为横轴,以基础教育为纵轴,从识字、写字、解字、对联、灯谜、书法、篆刻、汉字艺术设计等视角构建了汉字文化教育与课程开发体系。
- 陈黎明
- 关键词:汉字教育文化教育文化传承中华文化艺术设计
- 独特而精彩的杜郎口课堂文化被引量:1
- 2008年
- 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教师因导引而提升,课程因灵动而高效,三者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而精彩的杜郎口课堂文化。杜郎口中学的每一节语文课几乎都是这样上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讨论确定学习目标,再由小组分配学习任务,然后小组自主学习,最后组内、班内展示交流。
- 陈黎明
- 关键词:课堂文化语文课教师课程
- 现代汉语基本字汇新探
- 2011年
- 自斯大林语言学说传入国内后,"基本词汇"虽然已经成为汉语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但终因其不符合汉语事实,致使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举步维艰。实际上,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单字,"字"不仅易于辨识,更具有心理现实性,尤其是其中的"基本字汇"构成了汉语汉字应用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现代汉语基本字汇,来源于对古今汉语用字的统计对比分析,不仅具有全民常用性、历史稳固性,更具有生成性。只有它们才能反映汉语"语言特点的本质","为构成新词提供基础",才是汉语"语言的基础"。由汉字在世界文字体系中的独特体制所决定,汉字的生成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也体现在文字层面,具有生成汉语新字能力的汉字总汇可以称为构字基本字汇。
- 陈黎明
- 关键词:现代汉语辨正
- 2008年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卷的比较分析
- 2008年
- 2008年大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与台湾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国文考科试卷.在试卷形式、语文能力考核的范围、语文知识方面同中有异。通过对两岸高考语文试卷的比较分析,不仅可以看出两岸语文教育的异同,也可为今后改进命题工作,提高试题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 王明建陈黎明
- 关键词:语文能力
- 百年语文功能观的演进被引量:5
- 2003年
- 语文功能观来源于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同时受制于教育目的。语文功能观一经确立,就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确定产生重要影响,并进而决定着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本文通过对语文单独设科以来教学指导性文件的分析,总结出百年语文功能观的如下演进:文以载道观→表情达意工具观→基本工具观→阶级斗争工具观→基础工具观→交际工具观。
- 陈黎明
- 关键词:教学指导语文课程中小学教育
- 虚拟教研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
- 陈黎明
- 关键词:信息化人才教育改革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校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