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陈锡辉

陈锡辉

作品数:95 被引量:60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0篇耳蜗
  • 19篇中耳
  • 17篇植入
  • 14篇人工耳
  • 14篇人工耳蜗
  • 14篇耳蜗植入
  • 13篇中耳炎
  • 13篇耳炎
  • 11篇植入术
  • 10篇手术
  • 10篇鼓室
  • 9篇人工耳蜗植入
  • 9篇鼓室成形
  • 9篇儿童
  • 9篇耳聋
  • 7篇年龄
  • 7篇慢性
  • 7篇慢性化脓性
  • 7篇慢性化脓性中...
  • 7篇内耳

机构

  • 85篇中山大学附属...
  • 8篇中山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广东省残疾人...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北京医院

作者

  • 92篇陈锡辉
  • 38篇熊观霞
  • 37篇刘敏
  • 35篇吴旋
  • 26篇江广理
  • 19篇苏振忠
  • 8篇庄惠文
  • 7篇陈垲钿
  • 6篇周蔚
  • 6篇姜鸿彦
  • 6篇李广智
  • 5篇张伟红
  • 4篇李倩斐
  • 4篇杨智云
  • 3篇明亮
  • 3篇袁勇
  • 2篇方铭达
  • 2篇苏蔼芬
  • 2篇史剑波
  • 2篇王仙仁

传媒

  • 9篇广东医学
  • 6篇听力学及言语...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5篇中华耳鼻咽喉...
  • 4篇中华耳科学杂...
  • 4篇中国听力语言...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新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14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圆窗堵塞对耳手术中器械噪声引起术耳高频听阈提高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圆窗堵塞在耳手术中器械噪声引起高频听力下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共117例的病历资料,住院期间均行'改良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术中使用电钻及吸引器,比较患者术耳在术前及术...
邹文婷吴旋熊观霞姜鸿彦陈锡辉
开放性鼓室成形术后术腔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开放性鼓室成形术后术腔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乳突术腔真菌感染45例患者(45耳)的临床特征、菌群分布,耳内镜清理术腔真菌病变后,将患者随机分为硼酸酒精组(20耳)和派瑞松乳膏组(25耳)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真菌培养多为曲霉菌,常合并细菌感染。治疗后4周,涂用派瑞松乳膏组痊愈22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半年后复发4例,复发率16%;硼酸酒精组痊愈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半年后复发12例,复发率60%。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再感染原因真菌感染常见,治疗方案采用耳内镜清理后涂用派瑞松乳膏疗效明显优于局部滴硼酸酒精,复发率低。
吴旋陈垲钿庄惠文陈锡辉
关键词:鼓室成形术真菌病
自体骨泥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术腔填塞的临床研究
wuxuan陈垲钿庄惠文江广理熊观霞陈锡辉
磁共振薄层及特殊成像技术在突发性聋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薄层及特殊成像技术在突发性聋病因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自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突发性聋患者,均进...
吴旋陈垲钿刘敏庄惠文熊观霞陈锡辉
关键词:突发性聋
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严重鼻出血22例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严重鼻出血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患者行股动脉插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出血血管并行栓塞。结果:DSA证实1例颈内动脉虹吸部假性动脉瘤,1例为蝶窦海绵窦假性动脉瘤,其余20例患者均存在颌内动脉末梢分支畸形或出血征象。本组均行栓塞治疗,鼻出血症状消失,有效率100%。结论: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颌内动脉或颈内动脉引起的严重鼻出血,是安全和有效的。
吴旋陈锡辉苏振忠
突聋的治疗及影响听力恢复因素的探讨
1996年
本文对92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突聋的有关治疗方法及影响听力的有关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92例,男47例(49耳),女45例(45耳);右侧53例,左侧37例,双耳2例;年龄5~73岁,平均39.62岁;其中:10岁以下4例,11~20岁5例,21~30岁24例,31~40岁18例,41~50岁15例,51~60岁17例,61岁以上9例。92例中伴耳鸣者73例(占79.35%)。伴眩晕者50例(占54.35%);
张灿崇陈锡辉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听力恢复
局部应用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中耳创伤修复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局部应用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中耳创伤修复的影响和组织愈合特点。方法:鼓膜创伤实验组中,30只豚鼠的鼓膜创伤面积为2mm×2mm,局部分别滴注rhEGF、生理盐水及空白对照;中耳黏膜创伤实验组中,将10只豚鼠的鼓膜紧张部切开,用小号中耳粘膜剥离子搔剥鼓室内侧壁粘膜,造成一个范围约为2mm×3mm的粘膜缺损区,中耳局部分别放置rhEGF明胶海绵粒和生理盐水明胶海绵粒。对两组豚鼠均进行预防性抗感染处理,并在不同时期用电耳镜、光镜及透射电镜对创面的愈合速度及鼓膜形态学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鼓膜创伤实验组中,局部滴注rhEGF 20耳的平均愈合时间为(8.5±3.0)d,局部滴注生理盐水20耳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1.8±2.6)d,空白对照20耳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2.8±2.3)d,局部滴注rhEGF的鼓膜创伤愈合速度明显快于生理盐水滴注耳及空白对照耳(P<0.001);滴注rhEGF的鼓膜在创伤后2周时外层的鳞状上皮已增生覆盖创面,内层的扁平上皮增生,两层上皮间未见明显组织结构;滴注生理盐水的鼓膜在创伤后2周时创面见少量鳞状上皮及肉芽瘢痕组织;滴注rhEGF耳和滴注生理盐水耳的鼓室黏膜结构均正常。中耳黏膜创伤实验组中,rhEGF滴注耳中有5耳的鼓室粘膜的上皮增生,覆盖部分创伤区表面,创伤区内见纤维组织增生;而滴注生理盐水耳中创伤区胶原纤维组织增生,其表面未见上皮被覆。结论:rhEGF能促进创伤鼓膜的组织恢复,对鼓室黏膜的组织形态未造成不良的影响,且中耳局部应用rhEGF后,在短期内不会引起组织钙化及瘢痕增生。
熊观霞陈锡辉史剑波刘敏苏振忠
关键词:中耳黏膜
开放性乳突根治术及乳突削减术治疗儿童中耳胆脂瘤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开放性乳突根治术及乳突削减术治疗儿童中耳胆脂瘤的处理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放性乳突根治术及乳突削减术治疗5-12岁中耳胆脂瘤儿童病例32例。手术方式为开放性乳突根治术,同时以自体乳突皮质骨粉行乳突填充、重建外耳道后壁耳道成形。32例完成了2年以上的术后随访。结果 完成随访的32例患儿,术后胆脂瘤复发率3.1%(1/32)。31例患儿术后10-12周达到干耳,干耳率为96.9%。32例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1年复查听力,与术前听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突腔填充骨粉外耳道成形术后外耳道形态良好。结论 儿童胆脂瘤的病例,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同时行自体骨粉乳突填充及外耳道成形术,恢复外耳道解剖形态,可有效预防术后内陷袋形成,减少胆脂瘤复发的潜在危险,提高听力。自体乳突皮质骨粉为理想填充材料。
李彩云吴旋陈锡辉
关键词:自体骨粉乳突根治术
小聋儿 手术要在5岁前
2015年
在中国,每年有2万-3万名新生聋儿。他们长大后,有的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有的只能一直待在无声世界里。决定他们命运最关键的,就是手术时机的选择。1-5岁是植入人工耳蜗的最佳年龄,在这个年龄范围内,越早植入,效果越好。
陈锡辉
关键词:语前聋耳蜗植入术神经性聋全聋重度耳聋听力损失程度
前庭导水管解剖与CT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测量和了解在体前庭导水管(vestibularaqueduct,VA)CT解剖形态和正常大小。方法:(1)26块颞骨标本解剖和CT轴位扫描,观察和测量VA的解剖结构及其与周围重要结构(骨性半规管、内听道)的位置关系。(2)对36例临床诊断为单纯性中耳炎,无眩晕和明显听力障碍者进行颞骨轴位CT扫描图像进行VA的观察和测量,并与标本解剖图像和数据对照。结果:VA解剖形态呈倒“J”字形,外口形态多样,CT上VA内侧段难显示,外侧段短线状小管,内径1mm左右,VA外口前后径1~10mm,平均7.5mm。活体螺旋CT83%显示VA外口、67%显示外周段。结论:前庭导水管位置、形态固定。VA外口变异大,CT上难以准确测量其大小,因此不能单凭测量的数据判断VA发育情况。
杨智云张翎江广理陈锡辉苏振忠孟悛非许达生
关键词:颞骨前庭导水管CT断面解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