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
-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FABP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PCI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的风险评估
- 目的:探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心肌损伤及预后评价的意义。 方法: 1.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0例,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非心肌损伤124例(正常组)及心肌...
- 陈超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择期PC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肌损伤
- 带蒂壁层腹膜瓣翻转修补肝外胆管损伤的实验研究
- 目的:本动物实验通过带蒂壁层腹膜瓣翻转修补肝外胆管损伤,观察自体带蒂壁层腹膜修复肝外胆管的组织形态学及不同组织的相容性变化。探讨自体带蒂壁层腹膜瓣修补肝外胆管损伤的可行性,为临床胆管损伤处理探索新的手术方式。
...
- 陈超
- 关键词:胆管损伤组织形态学肝外胆管
- 文献传递
- 雾化吸入氨基胍防止肺纤维化大鼠肺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上调被引量:4
- 2009年
- 本研究观察了雾化吸入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博莱霉素(bleomycin,BLM)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growth factor,CTGF)上调的影响。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BLM复制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以气管内滴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作对照。在气管滴注BLM后第1天至第30天期间,给大鼠雾化吸入AG(2mmol/L、10mmol/L或50mmol/L,5min/次,一天两次),以雾化吸入NS作对照。采用硝酸还原法、氯胺-T法、Masson染色法、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出肺血浆NO2-/NO3-含量(代表NO含量)、肺羟脯氨酸含量、肺胶原纤维含量以及肺CTGF蛋白和mRNA含量。结果显示:气管滴注BLM后第14天大鼠出肺血浆中NO2-/NO3-含量、气管滴注BLM后第30天大鼠的肺羟脯氨酸含量、肺胶原纤维含量、肺CTGF蛋白和mRNA水平均高于相应的对照组大鼠(均P<0.01);上述指标均在雾化吸入10mmol/L和50mmol/L AG后有所改善(出肺血浆中NO2-/NO3-含量P<0.01,其余均P<0.05)。以上结果表明,AG能有效地防止肺纤维化大鼠肺内CTGF的上调,这可能是其防止肺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机制之一。
- 郭红陈晓玲陈超金辉李淑琴
- 关键词:氨基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博莱霉素纤维化
- 大鼠肺纤维化形成中肺内肥大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BLM)诱导肺纤维化形成中肺肥大细胞(MCs)是否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博莱霉素(BLM)组和对照(Control)组(n=16)。BLM组为气管内一次性滴注BLM(5 mg/kg);Control组为气管内滴注与BLM等容量的生理盐水(NS)。各组分别在气管滴注后第14天和第28天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样本。用氯胺-T法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以判断肺纤维化程度;用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肺组织切片中的MCs;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肺CTGF的表达和分布。结果:①与对照大鼠比,气管内滴注BLM后第28天大鼠的肺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高(P<0.01)。②与对照大鼠比,气管内滴注BLM后第14天和第28天大鼠肺内MCs数明显增多(均P<0.01),肺内CTGF表达上调(均P<0.01)。③对照大鼠肺内未见CTGF免疫阳性的MCs;而气管内滴注BLM后第14天和第28天大鼠肺内病灶区中有CTGF免疫阳性的MCs。结论:肺纤维化形成中肺MCs表达CTGF,这可能是MCs促进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 韩晓静陈晓玲康林郧晓静陈超
- 关键词:肥大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纤维化博莱霉素
- 指背系列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和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超比例邻指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以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手指背侧皮肤的血管分布特点及神经支配区域,改...
- 陈超
- 关键词:手指皮肤缺损
- 文献传递
- 黄芩苷对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观察黄芩苷(Bai)对博莱霉素(BLM)诱导的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机制。方法: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BLM+Bai组、BLM+生理盐水(NS)组、NS+Bai组和NS+NS组。气管内一次性滴注BLM(5 mg.kg-1bw)或等体积NS的当天腹腔注射Bai(12.5 mg.kg-1.d-1,×28 d)或等体积NS。检测肺羟脯氨酸含量、肺胶原纤维阳性面积、肺Ⅰ型前胶原[ColⅠ(α)]mRNA表达、肺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数量。结果:与对照大鼠相比,气管内滴注BLM后第28 d,大鼠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增高;肺间质胶原纤维阳性面积增大;肺内ColⅠ(α)mRNA含量增高;肺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均P<0.01)。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在腹腔注射Bai后有所改善(均P<0.05)。结论:Bai有阻止BLM诱导肺纤维化的作用;Bai的上述作用与其阻止肺内Ⅰ型胶原异常合成和阻止肺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有关。
- 刘威陈晓玲刘建辉陈超艾洁
- 关键词:黄芩苷肺纤维化博莱霉素胶原肌成纤维细胞
- 罗格列酮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动脉壁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SG)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动脉壁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上调、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博莱霉素(BLM)+生理盐水(NS)组(n=21)、BLM+RSG组(n=9)、NS+NS组(n=9)和NS+RSG组(n=9)。气管内一次性滴注BLM(5mg/kgbw),RSG灌胃(3mg/(kg.d),14d)。整体实验,气管滴注后第14天观察;离体实验,气管滴注BLM后第14天,分离大鼠的肺动脉,并用RSG培养液和单纯培养液孵育(37℃,5%CO2,24h)。结果:在整体水平,与对照大鼠相比,BLM模型大鼠肺动脉壁的CTGF免疫阳性表达增强,CTGF蛋白含量、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Ⅰ/Ⅲ胶原比值均增高(均P<0.05);RSG能阻止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P<0.05);在离体水平,RSG能阻止BLM模型大鼠肺动脉壁CTGF的上调(P<0.05),但对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RSG能直接作用于肺动脉壁,阻止肺纤维化大鼠肺动脉壁CTGF的上调,这可能是其减轻动脉壁结构重塑的机制之一。
- 崔茂香陈晓玲陈超胡晓杰金辉
-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肺纤维化博莱霉素
- 黄芩苷防止肺纤维化大鼠肺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上调被引量:16
- 2010年
- 为探讨黄芩苷(baicalin,Bai)防止肺纤维化的机制,本研究观察了Bai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上调的影响。将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NS组(气管内滴注NS,随后每天腹腔注射NS一次)、NS+Bai组(气管内滴注NS,随后每天腹腔注射Bai一次)、博莱霉素(bleomycin,BLM)+NS组(气管内滴注BLM,随后每天腹腔注射NS一次)和BLM+Bai组(气管内滴注BLM,随后每天腹腔注射Bai一次)。Bai的剂量分别为每天6、12.5或50mg/kg。各组于气管内一次性滴注BLM或NS后第28天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样本。采用氯胺-T法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反映肺纤维化程度的指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CTGF的表达。结果显示,BLM+NS组大鼠肺羟脯氨酸含量、CTGF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NS+NS组大鼠(均P<0.01),提示BLM诱导了大鼠的肺纤维化,且纤维化肺内出现CTGF表达的上调。BLM+Bai组大鼠连续28d每天腹腔注射6、12.5或50mg/kgBai后,BLM所致的肺纤维化明显减轻,同时肺CTGF表达的上调也得到明显抑制。以上结果提示,Bai可防止肺纤维化大鼠肺内CTGF表达的上调,这可能是其防止肺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机制之一。
- 贾慧陈晓玲陈超胡玉燕郧晓静
- 关键词:黄芩苷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纤维化
- 阿夫唑嗪及多沙唑嗪对映体对动物血压和膀胱排尿压作用的研究
- 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
- 陈超
- 关键词:膀胱压阿夫唑嗪多沙唑嗪
- 文献传递
- 雾化吸入氨基胍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氨基胍(AG)对博莱霉素(BLM)诱导的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博莱霉素+生理盐水(BLM+NS)组、博莱霉素+AG低剂量组(BLM+10mmol/L AG组)、博莱霉素+AG高剂量组(BLM+50 mmol/L AG组)和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NS+NS组)。气管内一次性滴注BLM(5 mg/kg)或等体积NS的当天,给大鼠雾化吸入生理盐水(NS),10 mmol/L AG或50 mmol/L AG,每次5 min,每日2次,持续30 d。检测肺动脉血NO2-/NO3-含量、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肺动脉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与对照大鼠相比,气管内滴注BLM后第14 d,肺动脉血NO2-/NO3-含量明显增高(P<0.01),气管内滴注BLM后第30 d,大鼠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增高(P<0.05),肺泡炎分级增加(P<0.01),肺动脉血中LPO含量增高(P<0.01)。上述指标均在雾化吸入10 mmol/L和50 mmol/L AG后有所改善(P<0.01,P<0.05,P<0.05,P<0.01)。结论:雾化吸入AG对BLM诱发的肺纤维化有防治作用;此作用与其阻止肺内氧化损伤有关。
- 郭红陈晓玲陈超金辉艾洁
- 关键词:氨基胍雾化吸入肺纤维化博莱霉素脂质过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