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陈薇

陈薇

作品数:34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滁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9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大学生
  • 13篇高校
  • 10篇教育
  • 10篇创业
  • 6篇就业
  • 5篇本科
  • 5篇创新创业
  • 4篇创业教育
  • 3篇大学生就业
  • 3篇学生就业
  • 3篇院校
  • 3篇政治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本科院校
  • 2篇大学生思想
  • 2篇大学生思想政...
  • 2篇新建本科
  • 2篇新建本科院校
  • 2篇应用型本科
  • 2篇影响因素

机构

  • 34篇滁州学院
  • 7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市教育委...

作者

  • 34篇陈薇
  • 8篇赵来
  • 8篇孙磊
  • 4篇谷家川
  • 2篇刘玉锋
  • 2篇邰玉明
  • 1篇马建国
  • 1篇郑爱龙
  • 1篇吕文辉
  • 1篇陈绍山
  • 1篇刘顺
  • 1篇沈洋
  • 1篇王燕
  • 1篇张跃
  • 1篇陈邵山
  • 1篇王滢

传媒

  • 10篇滁州学院学报
  • 2篇绥化学院学报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青年与社会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滁州职业技术...
  • 1篇石家庄学院学...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吉林工程技术...
  • 1篇高校辅导员学...
  • 1篇高校辅导员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用人单位视角反观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以滁州学院为例
2016年
用人单位调查结果显示,高校需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取向;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优化大学生就业制度环境;用人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家庭转变教育理念,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陈薇
关键词: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究被引量:8
2008年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正确分析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教育和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推动和促进毕业生成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大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问题提供参考。
陈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
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新建本科院校的二次定位与转型被引量:5
2019年
致力于转化性、嫁接性的应用创新应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这是由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和新建本科院校的校情决定的。这一定位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变轨超车”提供了可能。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把握理论知识到技术的转化性“应用”,瞄准产业中端,注重“转化性、嫁接性”创新创业。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转变办学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搭建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平台,构建鼓励应用和创新的学业评价标准和体系,打造一支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队伍。
陈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用人单位要树立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的正确观念;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创设大学生就业的良好环境;高等院校要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陈薇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
“精准扶贫”理论指引下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体系构建被引量:8
2021年
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正逐渐实现精准化,但在帮扶过程、帮扶责任、帮扶方式、退出机制等方面仍缺乏“精准性”。以“精准扶贫”理论为指引,按照“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思路,紧抓“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退出”的关键环节,构建“动态化精准识别、全员化合力帮扶、全程化个性帮扶、标准化帮扶成效”的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动态帮扶体系,实现对大学生的就业精准帮扶,提升帮扶成效,提高帮扶质量。
潘英陈薇刘玉锋
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动力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4
2022年
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在主体、环境、条件、资源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也面临许多特殊的问题,其中内生动力就是一个前提性、基础性且关系到创新创业能否持续并取得成效的根本性问题。内生动力可分为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绕不开物质利益问题,受到物质动力的驱动,但精神动力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围绕精神动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研究中仍存在缺憾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过于单一,研究视角过于局限,实践研究相对缺乏。未来研究应努力使研究内容深化、研究视角多维化、研究方法优化,不断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动力研究,推动研究成果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更多实效。
陈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动力
辅导员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思想政治教育“供需错位”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拉低和减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亟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合力化解。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全程陪伴者,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因此,辅导员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需求,以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为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应引导学生预期,实施民主管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助推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与行为习惯;应尊重和关注学生对教育结果的感受与评价,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努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陈薇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策略——以滁州学院为例
2012年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共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文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分析滁州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提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转变观念,建立激励机制;修炼内功,建设信心保障机制;凝聚校园文化特色,建设引领区域文化机制。
陈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被引量:20
2020年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还应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上,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统领,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混合式教学,在教学评价上应重视反馈与调整。要凝聚教师育人合力,实现“1+1>2”的目的,要做好体制机制建设保障,避免搞模式化教学。
陈薇潘英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高质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诊断学分析——基于生命有机体视角的考察被引量:1
2019年
构建高质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既需要有"三全育人"的外部协同体系,更需要"强身健体","夯实"、"强化"自身的制度体系。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供给侧改革创新为着力点,加强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构建结构合理、运行顺畅、协同有力、反馈及时、良性循环的高质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包括队伍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和评价体系等。其中,队伍体系、学科体系和评价体系是最重要且最薄弱的环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等相关学科建设和支撑,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积极探索建立以完成"核心任务"为主要依据的分门别类的评价体系,应成为构建高校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朱平陈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