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炜 作品数:13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夏季鸟群种类调查 被引量:4 2008年 2007年8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的鸟群种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38种,隶属4目18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7种(44.74%),东洋界鸟类12种(31.58%),广布型鸟类9种(23.68%),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通过核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种。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分别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田瑞 李琼华 田锋 陈炜关键词:校园 夏季 Diurnal activity rhythms and time budgets of captive Qinling golden takin(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Shaanxi,China 被引量:3 2007年 In July 2006, the diurnal activity rhythms of 13 heads of captive Qinling golden takin were observed in Shaanxi Provincial Centre for the Breeding and Conservation of Rare Wildlife (SPCBCRW) at daylight (from 9:00 am to 4:00 pm in July). The behavioral ethnogram was identified through observation at the sampling site, with the behaviors of golden takin recorded at 5 min interval using instantaneous scannable sampling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sting of golden takin took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daylight activities. Meanwhile, drinking and urinating and defecating were 1.92 and 0.54 and 0.92 times per head per day. Ambient temperature had a strong effect on the diurnal activity rhythms of golden takin. The diurnal activity rhymes were affected by ages of the animals effectively, which was expressed through differentiation of the time budgets. Moreover, different individuals in the same population showed some non-synchronously activity rhythms. 陈炜 申琦 马清义 潘广林 雷初朝关键词:CAPTIVITY 秦岭羚牛序位等级关系分析(英文) 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对我国珍稀濒危物种—秦岭羚牛进行有效的保护,于2006年7月和2007年2月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SPCBCRW)对13头秦岭羚牛的白昼行为进行了观察。通过全事件扫描法和抽样法,对秦岭羚牛的日行为活动状况做了分析,结果显示(1)在秦岭羚牛的幼仔和雌性群体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社会等级越高。(2)在雄性秦岭羚牛群体中,相对年轻的个体占有主动和享有群体便利条件的权利。(3)秦岭羚牛的群体识别能力极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周边环境进行熟悉。 陈炜 申琦 马清义 田瑞 刘刚 陈宏关键词:秦岭羚牛 圈养 人工饲养朱鹮种群繁殖前期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增强朱鹮种群的人工繁殖能力和有效的保护这种濒危物种,2007年2月中下旬,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笼养的61只朱鹮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论为:(1)在朱鹮繁殖前期的日活动中,静栖约占55%,运动占15%,其次为取食12%、理羽10%和其他8%。(2)朱鹮静栖的高峰时间在13:00~14:00;取食有2个较为明显的高峰,分别出现在9:00~10:00和14:00~15:00;运动的高峰在10:00~11:00;理羽的高峰在9:00~11:00;其他行为主要分布在10:00~12:00。(3)朱鹮的活动节律呈现上午强下午弱的趋势。(4)朱鹮繁殖前期交尾的高峰期在上午和下午,中午的交尾次数最少。 陈炜 申琦 马清义 李新春 张强 田瑞 陈宏关键词:朱鹮 笼养 昼间活动节律 圈养秦岭羚牛冬季和夏季活动规律的比较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揭示圈养条件下秦岭羚牛冬夏季昼间活动的时间分配状况,以进行有效的迁地保护。【方法】分别于2006-07和2007-02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全天观察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3头圈养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行为活动规律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夏、冬季白昼秦岭羚牛的活动时间具有相同的趋势,均以休息为主,采食次之;夏季秦岭羚牛的饮水、排尿、排便分别为每头每天1.92,0.54和0.92次,冬季分别为每头每天1.23,0.31和0.85次;秦岭羚牛每天的活动状况与气温的变化相关。【结论】圈养秦岭羚牛的活动节律受气温影响较大,与野外生存的群体有一定差异。 陈炜 申琦 马清义 潘广林 田瑞 雷初朝 陈宏关键词:秦岭羚牛 圈养 昼间活动节律 圈养秦岭羚牛夏季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为了对秦岭羚牛进行有效的迁地保护和揭示圈养条件下秦岭羚羊的夏季昼间的时间分配状况,更好地加强饲养管理,2006年7月,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3头圈养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夏季白昼羚牛的活动以休息为主,采食次之,同时,羚牛的饮水、排尿、排便量均较低,分别为每头每天1.92次、0.54次、0.92次。羚牛每天的活动节律与气温的变化相关。年龄对羚牛活动节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羚牛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方面的差异。此外,从羚牛群体进行观察,同一群中的羚牛个体的活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陈炜 申琦 马清义 田瑞 雷初朝关键词:秦岭羚牛 圈养 昼间活动节律 武汉城市湖泊与城市湿地冬季鸟类资源及生境分析 被引量:11 2007年 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对湖北省武汉市城区湖泊和湿地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0种,隶属12目25科。其中古北界鸟类32种(45.71%),东洋界鸟类24种(34.29%),广布型鸟类14种(20.00%)。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二级保护鸟类7种。分别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陈炜 宋卓彦 国辉 王昊 魏婷 李楠 张开翼 杨书香 戴开甲 潘祖亭关键词:鸟类资源 湖泊 湿地 生境 笼养猕猴(Macaca mulatta)夏季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2006年7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17只笼养猕猴的昼间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笼养猕猴昼间行为时间分配表现为休息时间最多,其次是摄食和活动,梳理、社交、游戏及其他等行为最少。在白昼各时间段内的活动规律为:摄食的高峰期在11:00-12:00,休息的高峰期在14:00-15:00,活动的高峰期在15:00-16:00,梳理、社交、游戏及其他行为在全昼趋于平缓。笼养猕猴的性别对活动时间分配影响不大,但母猴群体的梳理行为较雄猴群体多1倍以上。年龄对活动时间分配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成年猴、幼年猴休息行为最多,青年猴摄食行为最多,幼年猴运动时间明显高于成年猴和青年猴。 陈炜 申琦 马清义 田瑞 雷初朝关键词:猕猴 笼养 全球气候变暖对武汉作为鸟类迁徙“中转站”地位的威胁 被引量:9 2008年 武汉市位于中国腹地,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这里一直是南北候鸟迁徙的"中转站"之一,更是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和停歇地。由于地处南北过渡性气候,适合南、北候鸟常年生活,再加上"百湖之城"良好水资源条件和湿地环境更为鸟类的取食及营巢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这些气候及地理条件,所以有很多候鸟在此安家。然而,随着全球气温出现了整体上升的现象,这样的气候条件对鸟类的迁徙、繁殖是十分不利的。本文结合作者及其他学者对武汉鸟类调查的结果与近年武汉市气候状况的比对分析,发现武汉作为鸟类迁徙"中转站"的生态学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并讨论了全球气候变暖对武汉作为南北鸟类中转站生态地位的威胁状况,阐述了对全球环境保护的建议。 陈炜 戴丽丽 徐哲 潘祖亭 戴开甲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 鸟类迁徙 中转站 武汉城市湖泊与城市湿地冬季鸟类资源及生境分析 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对湖北省武汉市城区湖泊和湿地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0种,隶属12目25科。其中古北界鸟类32种(45.71%),东洋界鸟类24种(34.29%),广布型鸟类14种(20.
... 陈炜 潘祖亭 宋卓彦 国辉 王昊 魏婷 李楠 张开翼 杨书香 戴开甲关键词:鸟类资源 城市湿地 生境分析 鸟类保护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