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用心电向量图与上胸部心电图标测分析J波的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确定心电图 ( ECG) J波的形成原因和机理。方法 :用前胸 ECG非同步标测及不同层面的心电向量图 ( VCG)研究 J波的特征。结果 :2 7例右胸导联 J波集中分布在第四肋间以上 ,以 V2 为轴线向上略呈扇形展开。其中 2 3例大 J波 ,其相应层面 VCG均有明显靠前上为主并向后下反折的终末向量 ,其 X、 Y、 Z轴除极向量曲线终末部分 ,Z轴 10 0 % ,Y轴近半数( 11/2 3)按常规 QRS终点以 J点划线时未回到基线 ,对比病例则无此特征。结论 :J波形成的原因与机理系心室基底部最后除极 ,并存在除极延缓所产生的终末向量所形成。局部除极延缓的原因可能与这些患者该处浦氏纤维比正常人少 ,甚至缺乏 ,或由于感染。
- 陈有昌陈汉华陈青萍黄建丽汪翠娟林当宁周云陈保根刘宇田简肇燕罗维
- 关键词:J波终末向量心电图心电向量图
- 胸导联心电图终末R′产生机理的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为研究胸导联心电图 (ECG)终末R′的产生机理 ,用不同层面的前胸部ECG及心电向量图(VCG)找出R′的特征。结果 CP的R′波与左右胸ERS的J波难以区分。除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R′外 ,其他胸导联的终末R′波或J波的产生机理是一致的 ,都是心室基底部最后除极并存在传导延缓形成。
- 陈有昌陈汉华陈青萍黄建丽汪翠娟陈保根周云林当宁刘宇田
- 关键词:终末向量ECG心电向量图VCGRBBB
- 51例右侧胸导联大J波的预后与临床意义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右侧胸导联明显 J波或大 J波的预后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临床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1例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共死亡 6例 (11.7% ) ,直接死因均与 J波及其相关特征无关。结论 右侧胸导联大 J波本身并无明显的临床意义 ,这些患者的预后好坏主要决定于原发疾病。但应与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右束支传导阻滞相鉴别 ,特别是 J波后 ST段明显抬高及
- 陈有昌陈汉华陈青萍黄建丽汪翠娟林当宁周云陈保根刘宇田
- 关键词:J波特发性J波BRUGADA综合征预后心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