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春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根瘤
  • 2篇根瘤菌
  • 2篇表型
  • 2篇表型多样性
  • 1篇豆科
  • 1篇甘草
  • 1篇刺槐

机构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陈春
  • 2篇韦革宏
  • 1篇杨亚珍
  • 1篇万晓红
  • 1篇张兴昌
  • 1篇龚明福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西北地区甘草根瘤菌的表型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选用分离自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甘草根瘤菌 68株和 3 4株参比菌株 ,进行了 1 1 3项表型性状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地理来源、同一地理来源、甚至同一植株不同根瘤菌株在碳氮源利用、抗生素敏感性、抗逆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部分菌株具有较强的耐盐耐碱能力 ,其中有 5株和 1株菌分别能耐受 5 0g L、 60g L的NaCl;有 43 %的菌株能在初始pH1 2的YMA培养基上生长。从数值分类树状图谱发现 ,在 85 5 %的相似水平上供试菌株构成了 3个表观群。群I有 2 7株菌 ,除 4株来自陕西外 ,其余均来自新疆。群II有 4株菌 ,皆来自陕西。群III有 8株菌 ,6株来自陕西 ,2株来自宁夏 ,它们与R hainanense聚在一起。而群I、群II没有与参比菌株聚在一起 ,可能是新的表观群 。
杨亚珍韦革宏万晓红陈春
关键词:甘草根瘤菌表型多样性
刺槐根瘤菌的表型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从杨陵地区采集豆科树种刺槐的根瘤,经分离、纯化,获得40株未知菌株,并选取35株参比菌株,进行唯一碳源、氮源利用、对抗生素和染料的抗性、耐盐性、初始pH生长、生长温度范围及石蕊牛奶反应等共105项生理生化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刺槐根瘤菌在碳、氮源利用、抗生素敏感性、对染料的抗性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部分菌株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其中42.5%的菌株能耐受3.0%的NaCl,17.5%的菌株可在初始pH12的YMA培养基上生长.从数值分类树状图可见,在86%的相似水平上未知菌株构成了3个新的类群,其中第1、2类群各有10株菌,中心菌株分别为NWYC113和NWYC129,第3类群有7株菌,中心菌株为NWYC147.其分类地位需进一步研究和确定.
韦革宏陈春龚明福张兴昌
关键词:刺槐根瘤菌表型多样性豆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