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端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PARγ激动剂对肾病大鼠血清和肾组织Angptl4以及尿蛋白排泄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PPARγ激动剂对嘌呤霉素肾病大鼠血清和肾组织Angptl4以及尿蛋白排泄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腹腔注射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150mg/kg)制作微小病变大鼠肾病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治疗)、PAN组(PAN注射后行生理盐水灌胃治疗)、Pio0组(PAN注射当天开始吡格列酮灌胃治疗)、Pio4组(PAN注射第4天后开始吡格列酮灌胃治疗)、Pio10组(PAN注射第10天后开始吡格列酮灌胃治疗),吡格列酮灌胃治疗剂量为10mg/(kg·d)。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后4、10、21d收获大鼠并留取24h尿液、血标本及肾组织标本,测定24h尿蛋白、血清总蛋白、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ELISA法测定大鼠外周血Angptl4水平,RT-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Angptl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嘌呤霉素注射后第10天,Pio0、Pio4组与PAN组相比,大鼠尿蛋白量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中Angptl4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PAN组明显下降(P<0.05),外周血Angptl4表达量较PAN组增多(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可能通过增加肾病大鼠血清Angptl4的表达和减少肾脏组织Angptl4表达来降低蛋白尿,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 吴艺芳林君杰叶秋萍陈旭端陈旭端魏立新
- 成人单纯性肾小球性血尿9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 陈旭端吕永曼
- 单纯性肾小球性血尿9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分析成人单纯性肾小球性血尿临床和病理特点,探讨血尿类型与病理严重程度的关系,寻找能较好反映单纯血尿患者肾脏病变程度的指标。方法选取90例单纯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比较不同血尿类型以及不同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指标。结果90例患者中IgA肾病32例、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7例,为最主要的病理类型。镜下血尿组各指标中除球性硬化、血管玻璃样变及IgA沉积外,其余各临床与病理指标均与肉眼血尿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随着单纯血尿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各病理参数积分均显著增加。结论成人单纯性血尿最主要的原因是IgA肾病,病理类型以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多见。不能单纯以血尿类型来判断肾脏病理严重程度。肾小管间质损害可以反映单纯性血尿患者的病变程度。
- 陈旭端吕永曼邵菊芳
- 关键词:血尿肾小管
-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游离轻链对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分析血清游离轻链(sFLC)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初诊MM且有行sFLC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可能的肾功能损害相关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等方法分析sFLC在初诊MM患者肾损害和预后中的作用。结果:70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肾功能损害,相比于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损害组的血红蛋白(Hb)水平低,血尿酸(Uric acid)、校正血钙(Corrected calcium)、血肌酐(Scr)、血清β2微球蛋白(S-β2-MG)、受累sFLC(Involved sFLC)水平均高;ISS III期、受累sFLC≥500 mg/L、行血液透析的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尿酸≥430μmol/L、ISS III期和受累sFLC≥500 mg/L均是初诊MM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用ROC曲线分析提示受累sFLC为705.0 mg/L,这是预测初诊MM患者发生肾损害的最佳阈值(AUC为0.727,P=0.003,敏感性为65.0%,特异性为82.0%)。患者中位随访31.0(1-84)个月,受累sFLC≥500 mg/L组和受累sFLC<500 mg/L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0和5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sFLC高比率组(κ/λ>32或<0.03)和低比率组(0.03≤κ/λ≤32)的中位生存期同样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7 vs 40个月,P=0.436)。结论:初诊MM患者肾功能损害组的受累sFLC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组,血尿酸≥430μmol/L、ISS III期和受累sFLC≥500 mg/L是初诊MM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sFLC有助于肾功能损害的预测,受累sFLC的水平或sFLC比率不影响患者的预后。
- 陈旭端骆晓峰祖燕萍叶洪李琳琳陈巧玲谢文珍杨婷胡建达魏立新
- 关键词:血清游离轻链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预后
-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在肾病综合征高血脂症中的作用及洛伐他汀干预对其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构建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在肾病综合征高血脂症中的作用,以及应用他汀类药物干预对它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肾病综合征对照组、肾病综合征治疗组(n=6)。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7mg/kg构建肾病综合征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造模2周后,肾病综合征治疗组使用洛伐他汀20mg/kg灌胃2周,肾病综合征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灌胃治疗。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及PCSK9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肝组织PCSK9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大鼠相关血生化指标。结果肾病综合征对照组大鼠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对照组,肾病综合征治疗组的白蛋白与肾病综合征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大鼠的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与肾病综合征治疗组的血清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肾病综合征对照组[(1.18±0.14)、(3.29±1.84)比(8.39±5.57)mmol/L;(0.30±0.25)、(0.63±0.54)比(1.34±0.70)mmol/L;均P<0.05],但肾病综合征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LDLR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病综合征对照组、肾病综合征治疗组PCSK9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肾病综合征治疗组PCSK9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也高于肾病综合征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病综合征高血脂症中PCSK9表达上调,同时他汀药物治疗可以进一步上调其表达。
- 魏立新叶秋萍叶洪陈巧玲陈旭端石黎明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高血脂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 血液净化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经内科常规治疗效果较差,病死率较高。近年来,我院应用血液灌流(HP)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技术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石黎明张明郑祥雄陈旭端
- 关键词: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血液净化抢救中毒患者
-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分析
-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MM合并肾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肾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贫血、高血钙、高血尿酸、血p2微球蛋白、蛋白尿、骨髓原幼浆比例、血清λ轻链、...
- 祖燕平魏立新陈旭端叶洪郑金珠叶秋萍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 802例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在不同危险因素下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有尿路感染的802例患者的尿培养情况。结果:802例住院患者分离培养出988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26%,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占22.67%,以屎肠球菌最为常见;真菌14.07%,最常见的为白色念珠菌。病原菌的分布与性别、糖尿病、尿路结石、留置导尿以及入住重症病房有关(P<0.05),与恶性肿瘤(P=0.389)无明显相关。结论: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仍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病原菌的分布与性别、糖尿病、尿路结石、留置导尿和入住重症病房有关,与恶性肿瘤无显著相关。
- 叶秋萍陈晓文李琳琳陈旭端陈巧玲魏立新
-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