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腺瘤
  • 3篇肠腺
  • 3篇大肠
  • 3篇大肠腺瘤
  • 2篇蛋白
  • 2篇肿瘤
  • 2篇组织化学
  • 2篇胃癌
  • 2篇胃癌组织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基因
  • 2篇癌组织
  • 2篇P53基因
  • 2篇C-MYC
  • 2篇肠癌
  • 2篇大肠癌
  • 2篇BCL-2
  • 1篇蛋白酶

机构

  • 5篇上海市北医院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闸北区...

作者

  • 5篇陈崇稼
  • 5篇周汉高
  • 3篇孙燕翔
  • 2篇林万隆
  • 2篇师英强
  • 2篇郑颂国
  • 1篇潘伯荣
  • 1篇潘伯荣
  • 1篇洪兴中
  • 1篇陈强
  • 1篇李定国
  • 1篇罗建民
  • 1篇孙培龙
  • 1篇陈伟华

传媒

  • 2篇华人消化杂志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及探讨组织蛋白酶B表达与胃癌预后指标 (肿瘤组织学类型 ,TNM分期 )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 54例胃腺癌标本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结果 周围正常胃粘膜上皮组织蛋白酶B阳性率为 5 .6 % (3/ 54) ,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 61 .1 % (33/ 54) ,较周围正常胃粘膜上皮明显升高 (P <0 .0 1 )。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与胃癌预后指标 (肿瘤组织学类型 ,TNM分期 )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人胃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明显升高。
林万隆陈崇稼周汉高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组织蛋白酶B
胃癌组织中CASP-3和bcl-xl表达的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探讨胱氨酸蛋白酶 3(CASP 3)和bcl xl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及CASP 3与bcl xl表达相互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人胃癌组织中CASP 3和bcl xl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胃粘膜上皮和胃癌组织中CASP 3的阳性率分别为 96 .0 % ( 4 8/ 5 0 )、70 .0 % ( 35 / 5 0 )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正常胃粘膜上皮和胃癌组织中bcl xl的阳性率分别为 42 .0 % ( 2 1/ 5 0 )、6 6 .0 % ( 33/ 5 0 )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ASP 3和bcl xl的表达与胃癌的预后指标 (如组织学类型 ,TNM分期等 )明显相关 (P <0 .0 5 ) ,但CASP 3与bcl xl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人胃癌组织中CASP 3的表达较低而bcl xl的表达较高。CASP 3低表达和bcl xl的高表达导致的细胞凋亡异常降低及增生过度 ,可能是胃癌的发病原因之一。CASP 3与胃正常粘膜及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CASP 3和bcl
林万隆陈强李定国孙培龙周汉高陈崇稼陈伟华
关键词:BCL-XL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胃癌细胞凋亡
bcl-2与p53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被引量:9
1998年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cl2与抑癌基因p53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变化与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bcl2与p5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变化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别检测bcl2在33例大肠腺瘤和47例大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和p53在40例大肠腺瘤和63例大肠癌中的表达变化.结果bcl2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27%(24/33)和340%(16/47).p53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50%(18/40)和841%(53/63),bcl2和p53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其表达变化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bcl2表达在腺瘤向癌的演变过程中丢失,而p53表达则增加(P<001),表明它们参与了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共同通道,在大肠癌的发生。
陈崇稼孙燕翔周汉高周汉高郑颂国潘伯荣刘家华郑颂国
关键词:BCL-2基因P53基因大肠癌大肠腺癌
bcl-2,c-myc和p53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癌基因bcl 2 ,c myc和 p5 3在大肠腺瘤与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 ,检测 63例大肠癌和 40例大肠腺瘤的bcl 2 ,c myc和 p5 3表达。 结果 bcl 2 ,c myc和 p5 3在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分别为 72 .7% ( 2 4/3 3 )、62 .2 % ( 2 3 /3 7)和 45 .0 % ( 18/4 0 ) ,而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则依次为 3 4 .0 % ( 16/4 7)、82 .1% ( 3 2 /3 9)和 84.1% ( 5 3 /63 )。三个癌基因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但三个癌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bcl 2基因的异常激活在肿瘤的发展和演变出现较早 ,而c myc和p5 3的表达则较迟 ,且两者起协同作用。
孙燕翔周汉高陈崇稼师英强郑颂国罗建民冯蔚鹰
关键词:大肠腺瘤大肠癌BCL-2C-MYCP53
c-myc和p53在大肠腺瘤与大肠癌中的表达被引量:6
1998年
目的探讨癌基因cmyc和p53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9例大肠癌和37例大肠腺瘤的cmyc表达,及63例大肠癌和40例大肠腺瘤的p53表达情况.结果大肠腺瘤37例的cmyc阳性表达为622%(23/37),大肠癌39例的cmyc阳性表达为821%(32/39).而p53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的阳性表达则为450%(18/40)和841%(53/63).cmyc和p53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个癌基因的表达均不相关于临床病理特征.结论cmyc与p53的异常表达大肠癌的演变过程中均有增加。
孙燕翔陈崇稼周汉高周汉高潘伯荣师英强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C-MYC基因P53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