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图兴

作品数:22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肝细胞
  • 5篇细胞
  • 4篇肝细胞DNA
  • 4篇表皮
  • 4篇表皮生长因子
  • 3篇肝硬化
  • 3篇DNA
  • 3篇出血
  • 2篇血糖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高血糖素
  • 2篇胰腺
  • 2篇食管
  • 2篇食管静脉曲张
  • 2篇曲张
  • 2篇肿瘤
  • 2篇误诊

机构

  • 9篇南京医学院第...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市大厂医...
  • 1篇医学部
  • 1篇马鞍山市十七...

作者

  • 22篇陈图兴
  • 8篇孙宏训
  • 3篇杨树平
  • 2篇于莲珍
  • 2篇吕秀珍
  • 2篇李萍
  • 1篇张小勇
  • 1篇缪锟
  • 1篇宋汉明
  • 1篇黄汉斌
  • 1篇吕秀珍
  • 1篇孙培莉
  • 1篇施瑞华
  • 1篇赵志泉
  • 1篇刘政
  • 1篇郜恒骏
  • 1篇王一平
  • 1篇李立芬

传媒

  • 4篇南京医学院学...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江苏医药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消...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肝脏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内镜
  • 1篇新消化病学杂...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4篇1991
  • 2篇198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内细菌过度生长与残胃癌变关系探讨——附74例残胃分析被引量:3
1994年
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肠—胃返流N—亚硝基化合物形成和胃内细菌过度生长(IBO)是残胃癌变的三大因素.本文就我院1977~1983年期间,对因胃的良性疾病而作胃手术10~15年后病人随防,并作为胃癌普查对象,进行胃镜检查,空腹胃液pH测定和细菌学检查,并对不同胃手术方式IBO比较,来讨论胃手术后的IBO是导致残胃癌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顾萍陈图兴
关键词:胃肿瘤细菌
将降结肠恶性淋巴瘤误诊为溃疡型结肠炎一例
1991年
陈图兴吕秀珍
关键词:误诊溃疡结肠炎
用流式细胞计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对肝细胞DNA合成的刺激作用被引量:5
1991年
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溴脱氧脲嘧啶抗体标记 DNA 技术检测了表皮生长因子、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大鼠初代培养肝细胞 DNA 合成的刺激作用。结果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对肝细胞DNA 合成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可以被胰岛素进一步加强。当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三者联合使用时,肝细胞 DNA 合成显著增强。提示表皮生长因子,特别是它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联合使用可以明显刺激肝细胞的再生。
陈图兴孙宏训冲田极村上知之佐佐木功典竹本忠良
关键词:DNA肝细胞
用两种方法检测EGF对肝细胞DNA合成影响的比较
1991年
分别应用单克隆抗BrdU和~3H胸腺嘧啶标记DNA方法检测了表皮生长因子对肝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证明EGF具有明显的刺激肝细胞DNA合成的作用。单克隆抗BrdU标记DNA方法较之~3H胸腺嘧啶法更特异、准确,可以清楚地区分DNA合成期与非合成期细胞。同时简便、完全和省时。
陈图兴孙宏训
关键词:EGF肝细胞DNA
胰腺激素对肝细胞DNA合成影响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
1992年
以CCl_4复制成大鼠急性肝细胞坏死模型,用单克隆抗溴脱氧脲嘧啶标记DNA技术,体内观察了胰腺激素对肝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胰高血糖素对肝细胞DNA合成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投予胰高血糖素后,DNA合成期细胞标记指数从对照组的0.04±0.02增高至7.40±1.61(P<0.01)。而胰岛素单独使用时对肝细胞再生无明显影响。
陈图兴
关键词:肝细胞DNA合成
表皮生长因子对肝细胞DNA合成作用的体内与体外研究
1991年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溴脱氧脲嘧啶抗体(Monoclonal anti-bromodeoxyuridine)标记DNA 技术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对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胰高血糖素(G)和胰岛素(I)对犬鼠肝细胞DNA 合成的刺激作用分别进行了体内和体外研究。
陈图兴
关键词:肝细胞DNA表皮生长因子
肝硬化患者血浆tPA、PAI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1996年
测定了30例肝硬化病人、10例正常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的活性水平,结果发现,肝硬化患者t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而PAI则显著降低,提示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纤溶活性增强。
杨树平吕秀珍陈图兴赵志泉孙宏训
关键词:肝硬化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原发性胆囊癌与慢性胆囊良性疾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1994年
总结10年中经B超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23例,其性别和年龄与胆囊良性疾病发病相似;临床症状常与胆囊良性疾病相混淆,故确诊肿瘤时多属晚期。本文指出胆囊癌的发生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长期刺激密切相关;本组病例合并胆石症15例,占65%。B超检查为最经济,准确率较高的检查手段,治疗应首选手术切除。
李萍宋汉明陈图兴
关键词:胆囊肿瘤超声波诊断
洛赛克治疗应激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2例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观察洛赛克治疗应激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62例应激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洛赛克组(40mg,iv,bid,疗程3~10天)共33例;法莫替丁组(20mg,iv,gtt,bid,疗程3~10天)共29例。结果:洛赛克组止血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63%和93.93%;法莫替丁组止血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4.48%和75.86%。洛赛克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4.63±14.47小时,法莫替丁组平均止血时间为35.68±20.02小时。结论:洛赛克治疗应激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法莫替丁。
于莲珍郜恒骏缪锟张小勇陈图兴
关键词:洛赛克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各种慢性肝病血清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活性测定及临床意义
1994年
各种慢性肝病血清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活性测定及临床意义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图兴,黄汉斌,孙宏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又名激肽酶Ⅱ、是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缓激肽系统的重要酶,故与机体的血液、水电介质生...
刘政陈图兴黄汉斌孙宏训
关键词:肝疾病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