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军亚

作品数:35 被引量:273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7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政治
  • 4篇社会
  • 4篇经济一体化
  • 3篇东亚经济
  • 3篇东亚经济一体...
  • 3篇政治学
  • 3篇韧性
  • 3篇小农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田野
  • 2篇区域经济
  • 2篇集体经济
  • 2篇共产党
  • 2篇国共
  • 2篇改革逻辑
  • 2篇产权
  • 1篇大一统
  • 1篇动力分析
  • 1篇对华反倾销
  • 1篇行风

机构

  • 28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中南财经政法...
  • 3篇北京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2篇陈军亚
  • 4篇徐勇
  • 2篇蔡洁
  • 1篇姚洋
  • 1篇王浦劬
  • 1篇朱光磊
  • 1篇徐湘林
  • 1篇郝宇青
  • 1篇张钰
  • 1篇卢福营
  • 1篇周光辉
  • 1篇郭熙保
  • 1篇肖滨
  • 1篇燕继荣
  • 1篇周平

传媒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江汉论坛
  • 2篇学海
  • 2篇理论与改革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新华文摘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当代经济
  • 1篇经济评论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权发展与集体经济的效率差异被引量:13
2015年
集体土地产权的发展程度,即权利主体的明晰程度、权利内容的多元程度和权利流转的可实现程度,决定了集体经济的效率差别。人民公社时期,产权结构单一,发展程度低,集体经济缺乏效率基础;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二元分离,激发了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体效率,但集体经济缺乏有效实现的产权基础;以土地确权和流转为核心的新一轮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重构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产权基础,激发了集体经济的效率,增强了集体经济实力。
陈军亚
关键词:产权制度产权发展集体经济经济绩效
“经验的自主表达”:概念建构的田野政治学路径——以“板结社会”概念为例被引量:9
2023年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建立在中国实践和经验的主体性基础之上。中国经验并非既有知识体系的“注脚”,或者创造性地适应于既有知识体系,而是要在学术研究的知识体系内做出中国经验的自主表达。田野政治学将田野现象和经验作为知识生产或概念建构的来源,“板结社会”是源于中国经验的概念建构,在国家建构的知识体系内,是基于国家权力进入乡村社会所遭遇的乡村社会政治形态做出的中国经验的自主表达。对于国家建构而言,国家权力穿透社会遭遇中间阻隔的一般规律赋予“板结社会”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有效性,它为20世纪上半期国家建构遭遇“内卷化”的结局提供了解释力,也为1949年后中国国家建构的实践进程提供了认识依据。
陈军亚
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陈军亚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
小农韧性与韧性国家
2020年
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徐勇教授致力于倡导"田野政治学",旨在从田野汲取理论源泉,将田野调查提升为理论,构建田野和理论之间的学术关联。在徐勇教授带领下,田野政治学研究团队提出了"祖赋人权""家户制""韧性小农"等一系列原创性概念和理论,为中国政治学的本土理论建构作出了贡献。7月2日,由学人创办的田野政治学公众号主办了"小农韧性与韧性国家"的线上论坛。论坛由徐勇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陈军亚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徐湘林教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周光辉教授,北京大学姚洋教授就这一话题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徐勇陈军亚徐湘林周光辉姚洋张弘(整理)
关键词:政治学研究学术关联中国政治学理论源泉
文书助力建构古代大一统中国的运行机制和机理解释
2023年
自秦以降的古代中国,虽历经兴衰,但能以大一统的局面长期延续。中国国家形态演进历程中所产生的历史性因素,是揭示古代大一统中国何以以及如何长期延续的密钥。作为关键要素之一的文书,在建构并维系大一统组织形态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统一书写机制与集中的中央权力的建立、规范传递机制与中央权力的统一运行、实施文书检阅机制与国家权力的安全运行、推行官道交通机制与国家权力的运行网络体系的完善共同构成了文书助力建构古代大一统国家的运行机制。在这些运行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文书系统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国家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由此为古代大一统中国的长期延续提供了机理解释。
陈军亚谢怡
关键词:文书
法治化、“缝隙社会”与国家建构被引量:1
2022年
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它与国家形态的演进、与现代国家的建设进程密切相关。秦以来郡县体制的确立解决了因地方分封而形成的国家权力的多元分散问题。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法令从“中央政府”发出,经由郡县体制而到达地方,实现了“法令一统”。但这个“一统的法令”并未穿透地方进入社会。从法治视角看,传统中国是一个国法疏漏甚至缺失的“缝隙社会”,这一社会表现为无法所及、法外难及、有法不及、及而不力四种样态。运行于社会之中的特殊主义的地方性规则与普遍主义的国家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导致了“缝隙”的产生。认识这一传统中国的社会形态才能理解当下国家建构的法治约束,也才能理解法治建设和国家建构的方向和重心。
陈军亚
关键词:法治化法治建设
超越内卷:“板结社会”与国家渗透被引量:31
2022年
中国先于欧洲近2000年出现了一个打破“分散而自成一体的管辖权”的“集中的国家权力”,但这一权力始终面临着“进入社会之中”的问题。中国传统乡村社会长期在内生权威的影响和控制下运行,形成了一个与国家保持疏离和张力并具有稳固根基的“板结社会”,不同程度地阻隔和消解国家政权,造成了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建设的“内卷”结局。这一历史困境决定了中国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社会路径:国家政权打破“板结”及“再板结”的社会土壤,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渗透,并履行其社会职能,将自身置于民众日常生活和服务的紧密联系之中,获得民众认同,由此形成了政权“超越内卷”困境的建设路径。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渗透,不仅重构了乡村社会形态,而且塑造了政权本身。
陈军亚
关键词:政权建设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分析
2009年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体现在能够推动该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客观有利条件。从经济层面上分析,这些有利条件包括该地区的贸易开放度、区内贸易依存度、贸易密集度以及区内相互投资的发展等方面。
陈军亚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
对华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被引量:2
2008年
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入手,分析了"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的影响,着重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减少和规避"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影响的对策。
陈军亚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现状及应对措施被引量:9
2007年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其隐蔽性和合法性的特点成为世界各国竞相采取的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并且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更好地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必须在研究和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现状的基础上,从提高产品技术标准、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加强我国的应对措施,同时根据WTO有关协议精神,加强反壁垒措施的研究工作。
陈军亚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