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艺
- 作品数:10 被引量:78H指数:7
-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贵州粗毛淫羊藿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被引量:11
- 2013年
- 粗毛淫羊藿植物是贵州的地区性淫羊藿药材品种,对其利用完全依赖野生资源,由于大量采挖野生淫羊藿,其资源已消耗殆尽。对粗毛淫羊藿植物资源的分布、生长特性和利用状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运用中药资源生态学和植物种群构件理论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粗毛淫羊藿植物的基础研究,为具有贵州区域性分布特色的药材物种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 童红江维克周涛熊厚溪蔺阁肖承鸿艾强陈传艺
- 关键词:粗毛淫羊藿资源现状资源保护
- 野生粗毛淫羊藿生长周期的形态特征及淫羊藿苷的含量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阐明野生粗毛淫羊藿植物生长周期的形态特征与次生代谢物积累水平。方法:明确生境,运用形态观察、标本制作、生物绘图记录不同时期植物的形态特征;采用HPLC检测不同生长阶段植株各部位的淫羊藿苷含量。结果:粗毛淫羊藿生长周期可划分为营养生长阶段和有性与无性繁殖并存阶段。在林缘旷地生境中,植株需经7~8年的营养生长方开花结实,但在良好营养条件下,生长周期缩短至3~4年。植株营养生长期与有性繁殖期的淫羊藿苷总体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营养生长和有性繁殖初期可通过叶部的形态变化判断生长年限,但植株成年、根茎兼行无性繁殖策略后,难以从形态上判断植株年龄。在药材采挖上,药材品质受生长阶段的影响不明显,只要产量(生物量)达到经济合算,各生长阶段均可采挖。
- 周涛熊厚溪蔺阁江维克郭兰萍雷敏陈传艺张小波
- 关键词:粗毛淫羊藿克隆植物
- 不同生境对粗毛淫羊藿光合色素与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分析粗毛淫羊藿植物在不同生境中光合色素和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差异,探讨生境对药用植物生长与代谢的影响程度。方法:依据光照度与草本重要值将分布区划分为4种生境,设置样方采样。采用UV,HPLC检测各生境下植株叶中的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与总黄酮、淫羊藿苷的含量,运用SPSS 17.0软件比较分析。结果:在林缘旷地生境中植株叶绿素a(1.90 mg·g-1)、叶绿素b(0.66 mg·g-1)和类胡萝卜素(0.43 mg·g-1)的含量最低,淫羊藿苷(0.36%)、总黄酮(9.13%)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这2类物质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灌木林、杂草丛、河谷沟渠生境中植株的光合色素、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在林缘旷地强光胁迫生境中,粗毛淫羊藿植物叶中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下降,植物生长不良,但次生代谢物质积累增加,表明该植物有明显的逆境效应。
- 熊厚溪周涛刘光海郭兰萍张小波陈传艺肖承鸿
- 关键词:粗毛淫羊藿生境光合色素次生代谢物质
- 贵州太子参生物量与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分析贵州施秉太子参不同栽培类型、不同繁殖方式和不同生长时间生物量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施秉太子参品种选育、药材合理采收提供指导。方法以3个栽培类型、2种繁殖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定期记录植株生物量的动态变化,HPLC测定块根太子参环肽B含量。结果随着生长时间的变化,无性繁殖的栽培样本XZ-1、XZ-2、XZ-3分别在7月初、6月下旬和7月上旬达到最高地下生物量(9.86 g/株、3.61 g/株和10.40 g/株),太子参环肽B含量仅XZ-1在7月上旬达到药典规定(0.021 3%)。在采收期,XZ-1和XZ-3的地下生物量显著高于XZ-2,而XZ-1和XZ-2的太子参环肽B含量显著高于XZ-3。同一栽培类型有性繁殖XZ-1Y的生物量显著低于无性繁殖XZ-1,但太子参环肽B含量则显著高于XZ-1。结论综合考虑生物量和太子参环肽B含量,太子参XZ-1的品质较好,属于值得推广的栽培类型,也适宜作为优良品种的选育对象,其最佳采收期应为植株倒苗后10 d左右。
- 肖承鸿周涛江维克艾强廖明武熊厚溪陈传艺
- 关键词:太子参栽培类型生物量
- 不同种源太子参生物量与太子参环肽B含量的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种源太子参地下生物量及太子参环肽B含量的差异,为指导太子参栽培种植提供一定依据。方法:以9个种源太子参为研究对象,测量单株地下生物量,并采用HPLC法测定药材中太子参环肽B的含量。结果:9个种源的平均单株地下生物量和太子参环肽B含量均差异较大,其中6号种源(江苏句容)单株地下生物量最大,为9.10 g;7号种源(江苏句容)的林下种植的太子参环肽B含量最高,为0.0494%。结论:不同种源太子参地下生物量与太子参环肽B含量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太子参地下生物量与太子参环肽B含量的差异可作为太子参种源筛选、品种选育、栽培环境和繁殖方式的评价指标。
- 杨昌贵周涛肖承鸿艾强陈传艺熊厚溪江维克
- 关键词:太子参种源地下生物量
- 太子参品质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 陈传艺
- 文献传递
- 不同引种地与原产地太子参药材的品质比较被引量:8
- 2013年
- 为探索太子参适宜种植区域及合理选择种植材料,以3个引种地,2种种植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太子参药材的外观性状及采用HPLC法、UV法检测药材质量,比较各引种地太子参的药材品质。结果表明:贵州贵阳(仅为块根种植)的太子参单个块根干重最高,为0.253 9 g,最低为贵州贵阳(种子种植);贵州施秉太子参药材的太子参环肽B含量最高,为0.024 4%,最低为山东嘉祥(仅为块根种植);云南石屏(仅为块根种植)的多糖含量最高,为68.68%,最低为贵州施秉;贵州施秉太子参药材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2.01%,最低为贵州贵阳(种子种植)。贵州施秉和贵阳有较适宜太子参生长的环境,种子种植的太子参可作为增加抗性、更新复壮的优良种质材料。
- 陈传艺肖承鸿江维克杨昌贵熊厚溪艾强
- 关键词:太子参引种药材品质
- 贵州栽培太子参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及相互关系研究被引量:27
- 2013年
- 目的:对贵州施秉地区主要的太子参栽培类型进行农艺性状观察与比较,为施秉太子参的选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3种太子参栽培类型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田间测定,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多重比较、相关性、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太子参的3种栽培类型间各农艺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多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块根数、块根粗、一级分枝数、闭锁花数、叶长、叶宽和地上生物量是影响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块根数、地上生物量对地下生物量直接作用较大,同时全株长、叶长、叶宽、闭锁花数等性状对地下生物量亦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结论:地上生物量是太子参高产选育最佳的农艺性状间接指标,一级分枝数、叶宽和闭锁花数是太子参高产选育较好的农艺性状辅助指标。
- 肖承鸿周涛江维克廖明武熊厚溪艾强陈传艺
- 关键词:太子参农艺性状
- 低温层积及赤霉素处理对太子参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赤霉素浸种时间对太子参种子解除休眠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考察10个赤霉素浓度、5个赤霉素浸种时间结合低温层积的方法破除太子参种子休眠,测定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株高、主根长、鲜重和干重。结果:500~600 mg.L-1的赤霉素浸种24 h后层积至45 d,发芽率均达80%,其他浓度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00 mg.L-1的赤霉素浸种6 h后层积至40 d,发芽率达84.17%,幼苗鲜重和干重显著高于其他浸种时间及对照组,其他浸种时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500~600 mg.L-1的赤霉素浸种6 h结合-2~3℃砂藏层积可明显缩短太子参种子打破休眠的时间。
- 肖承鸿周涛江维克艾强熊厚溪潘仲萍陈传艺廖明武
- 关键词:太子参赤霉素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苗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操作性强、简便快速的现代生物学技术,从苗药种质资源评价、遗传图谱构建、道地性探讨和原植物鉴定等方面,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苗药的合理运用,苗药的基础研究,苗药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拓展,苗药现代化的应用进程进行了综述。
- 熊厚溪杜江周涛江维克艾强肖承鸿陈传艺
- 关键词:分子标记技术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