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君芝
- 作品数:30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连续萃取精馏分离异丙醇-水的静态模拟分析
- 2020年
- 一般方法难以分离异丙醇-水形成的共沸体系,故选用乙二醇为萃取剂,采取连续萃取精馏的方法应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其分离过程并进行分析。萃取精馏塔的初始参数为物料进料流率4800 kmol/h、n(异丙醇)∶n(水)=3∶2,理论塔板数26块、物料进料位置为第16块塔板、最小回流比1.4、萃取剂进料位置为第4块塔板,可分离得到质量分数为99.5%的异丙醇,再用Aspen Plus中Model Analysis Tools模块的灵敏度分析对实验进行模拟优化,优化结果为理论塔板数28块、物料进料位置第17块塔板、最小回流比1.5、萃取剂进料位置第4块塔板,优化后异丙醇的质量分数可达到99.8%。
- 闫君芝黄栋马向荣
- 关键词:异丙醇萃取精馏灵敏度
- 有机硅改性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制备被引量:3
- 2021年
- 以丙烯酰胺(AM)为反应单体,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为配位剂,碳酸二甲酯为稳定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分散剂,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催化剂,偶氮二异丁氰(AIBN)为引发剂,在N-N甲叉双丙烯酰胺(MBA)交联作用下链接阴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DMAEA)、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并用硅烷偶联剂(KH570)进一步改性,通过胶束聚合技术合成阴/阳两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用离心机对合成品的稳定性做测试,总结出合成稳定絮凝剂各组分的用量范围:n(DMC)∶n(DMAEA)=1.0∶1.2, w(AM)=4%~16%, w(AIBN)=0.3%~1.5%, w(碳酸二甲酯)=20%~60%,w(KH570)=0.3%~0.9%,w(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14%。
- 闫君芝段林涛李瑞瑞刘玲娜
- 关键词:有机硅聚丙烯酰胺改性
- KH570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制备及应用
- 2015年
- 实验主要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1000)、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基本原料合成聚氨酯乳液,在合成乳液的过程中应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水性聚氨酯进行交联改性,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聚氨酯的分子量,同时也可以改善其涂膜的防水性能。实验表明,经KH570改性的聚氨酯乳液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NCO)∶n(-OH)=1.12,m(St)∶m(BA)=1∶2,w(MDEA)=5.50%,w(TMP)=0.55%,w(KH570)=0.7%,w(HEA)=0.92%,引发剂的加入量为0.2 g,聚合温度控制在80℃。此条件下合成的乳液性能最好。
- 闫君芝
- 关键词:改性无溶剂阳离子
-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为提高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在利用聚丙烯酰胺的基础上通过水分散聚合技术对其进行阳离子改性合成,使其絮凝效果提高15%~20%。以丙烯酰胺(AM)为本体,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PDMC)为稳定分散剂,在偶氮二异丁氰和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用下链接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MBDAC),确定了达到稳定时各条件的范围:n(DMC)∶n(MBDAC)=1.15w(AM)%=10%~20%;w(PDMC)%=2%~5%;最佳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区间3‰~8‰。并确定了达到最佳絮凝效果时各条件的用量:最佳的阳离子絮凝剂用量是0.85 g/(20 mL);最佳的2种阳离子单体摩尔比为1.15;最佳AM单体质量分数为20%;最佳PDMC质量分数为4%;最佳引发剂质量分数为5.25‰。
- 闫君芝刘英马向荣党睿
- 关键词:丙烯酰胺絮凝剂
- 豆渣中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豆渣中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数据建立起该提取过程的数学模型,同时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对应模型的回归方程,用该提取模型可以预测出最佳提取条件并进行验证,得出该提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2 h、提取温度50℃、料液比1∶30 g·mL^(-1),最佳工艺条件下豆渣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6.29%。
- 高晶晶刘丽娜王震闫君芝慕苗陈锦中
- 关键词:豆渣多糖响应面
- 煤气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模型特性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以煤气管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常用的剩余强度评价模型如ASME B31G(1984)、ASME B31G(1991)、DNV-RP-F101、PCORRC、BS7910、API 579-1、SHELL92、LPC-1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将以上8种剩余强度评价模型应用于低、中、高钢级管道,通过引入压力比和误差2个参数分析不同评价模型的保守性和准确性,从而选择最佳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从压力比出发,对于低、中钢级管道,DNV-RP-F101评价模型保守性最理想,对于高钢级管道,PCORRC评价模型保守性最理想,经济性能优良;对于所有钢级管道,API 579-1评价模型最为保守,经济性能差,不适合进行剩余强度评价。从误差分析出发,对于低、中钢级管道,PCORRC评价模型误差最小,对于高钢级管道,DNV-RP-F101评价模型误差最小,最准确,稳定性好;对于所有钢级管道,API 579-1评价模型误差最大,不适合进行剩余强度评价。所得结论对于煤气管道的正常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王战辉张智芳张智芳闫君芝武卫军
- 关键词:煤气管道保守性
- 基于ANSYS的非对称管板强度分析及优化设计被引量:1
- 2021年
- 以非对称管板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引入7种操作工况,对管板进行静力学分析和热分析,并进行安全评定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布管处管板与壳体连接处应力远大于非布管处管板应力,由于温差应力的影响,正常工作工况壳程最大等效应力远大于瞬态工况最大等效应力,容易发生强度失效;对于工况四、工况五、工况六、工况七而言,Path4-4已经不能满足强度要求,需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经过优化,选取管板厚度为43.313 mm,应力强度110.42 MPa,安全系数2.264。优化后,非对称管板换热器整体材料节省了20%,减少了生产成本,设计结果更加合理。
- 王战辉张智芳张智芳闫君芝
- 关键词:ANSYS换热器
- 有机硅改性无溶剂阳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 众所周知,用水性聚氨酯(PU)做成的涂膜具有比较好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化学品性还有柔韧性也比较好等特点,尽管如此,同时其涂层耐水性差、强度低、价格昂贵。不同于水性聚氨酯,用丙烯酸树脂(PA)做成的涂膜耐水、耐溶剂性好、...
- 闫君芝
-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乳液涂膜性能有机硅
- 文献传递
- 异丁醛氧化制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工艺流程模拟与优化
- 2022年
- 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异丁醛(IBD)氧化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与优化。模拟优化参数为:(1)IBD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酸(MAA)工艺阶段:反应温度325℃左右、空速1500 h^(-1)、原料气n(O_(2))∶n(IBD)为(2.5~3.5)∶1、原料气中IBD含量应不超过5.0%;(2)MAA酯化制备MMA工艺阶段:理论塔板数为11、原料进料位置为第5块塔板、萃取剂进料位置为第4块塔板、回流比0.6。
- 闫君芝潘建刘玲娜刘晓菊
- 硅烷偶联剂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乳胶膜的性能被引量:2
- 2015年
-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三羟甲基丙烷(TMP)、N-甲基二乙醇胺(MDEA)等为主要原料,通过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进行封端改性,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制备乳液乳胶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微分热失重(DTG)、Zeta电位、表面张力、力学性能等对其乳胶膜和乳液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测试,分析了不同单体含量对乳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St)∶m(BA)=0.5,w(MDEA)=5.50%,w(HEA)=0.9%,w(KH550)=0.69%时,合成的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聚氨酯乳液稳定性较好,乳胶膜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 闫君芝
-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聚氨酯力学性能